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越好的學校越有派系?網友紛紛爆料,我看得差點笑發財了

2024-02-18教育

小時候,我看電影會被華爾街的五光十色所吸引。我對世面的認知都來自於電影和電視劇。

那會兒,我就知道一件事:想要進入華爾街,你得是常青藤聯盟的那些學校畢業。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開啟華爾街的門,只需要敲一下門;而其他學校的畢業生可能要敲幾十下門,才有機會。就算進去了,也不見得有多好。

以前,我以為這種現象只會在國外出現;後來,我發現,咱們才是人情世故的祖宗。

有個網友說,從他工作多年的經驗來看,越好的學校就越有派系(華五以上)。他還舉了個例子,比如說大家都是一般985的畢業生,那招聘和工作無差異;但是如果你去的一個組,某個院校占了80%,那派系的排他性就很明顯。

這就是所謂校友文化。

這個問題一提出,網友們就跟炸開了鍋一樣,大家紛紛開始討論,在互聯網大廠主要是什麽派別?

我看了一下,覺得很有意思。

我不知道大家說得對不對,大家可以看一下,僅供娛樂。

有人說微軟是南大的,泰康是中央財大的,百度是北郵的,工行是人大的,中興是南郵,一汽大眾是吉大和哈工大,網易是浙大……

還有人說中國協作家協會是北師大的,華為是華科的,還有上汽是同濟的,阿裏是浙大的……

我瞧著,大家都是靠感覺。

咱們也就隨意看看就好,不必特別當真。

校友圈文化的優勢很明顯。同一個學校的畢業生,大家會感覺有共同話題,可能還有師生傳承。

同一個工種,導師可能都是同一個人。那麽大家的教育背景、價值觀和文化就更容易交流起來,自然而然就建立了一種更緊密的團隊合作模式,人脈關系網出現了焦點。做事兒,聊天就更容易上手。

當新人進去,你會發現,哪個高校畢業就像一種接頭暗號一樣,更容易破冰。

這種現象在律師行業非常明顯,我的朋友混了這麽年,都還沒混到核心圈層裏,就是因為畢業院校沒有派系。

畢業院校派系的師兄弟關系,學長學弟關系很穩固。他們在學校裏可能就已經建立起良好的友誼,這種關系的信任感和凝聚力會更強。

最後到職場,老帶新,資訊網和資源交流網直接就打通了,整個團隊發展起來就非常迅速快捷,這張網會越織越厚。

有校園圈,外面的人很難進去。這些人聚在一起,你可能會聽到他們談到某一個校友或者某一屆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外校人根本插不上話。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旁人都能有排斥感,邊界感會拉的很滿。

圈子太強,大家的觀念和形式作風太統一,也很難有多樣性。

大家都是同一個學校,一個專業,可能是一個老師帶出來的,理念和知識體系過於集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太相似了,創新性就會下降。

如果在一個公司裏面,校友圈文化過於發達的話,融入圈子確實是一個難題。

如果融入不了,就不要強行融入。80%的人是一個院校,那就加入另外20%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