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是數學及其套用的自然方法,其實也稱不上什麽高大上的理論,舉個簡單例子,隨便算一塊地的面積,因為現實中不可能有四四方方那麽標準的土地,把土地分成若幹塊,加在一起得到總面積,這就是微積分思想。然而微積分卻可以說是開辟了數學的新紀元,它使人能夠掌控微觀細節和宏觀規律,使函式、速度、斜率等量能夠透過一套自洽的符號展開討論,極大促進了數學的發展。
據西方資料所寫,微積分是牛頓與萊布尼茲發明的,他們均於17世紀獨立建立微積分概念與方法。然而,偽史派們卻說微積分起源於明代中國,並且搬出多條「鐵證」,比如「Calculate」這個詞匯,在1822年的【華英字典】詮釋只有「推算」這個意思,到1866年該部字典有添加了不少具有華夏文化色彩的解釋,像籌算、看八字、量度等等,「Calculator」一詞也有「算士」的意思,現代的英語為「隱瞞事實」將其改成小算盤。
而1866年羅存德【英華字典】對「Calculus」詮釋僅有石痳、膽石等意,不存在微積分這樣的概念,這也就表示那時西方還沒有發明微積分,此外,偽史派還認為,萊布尼茲的積分號是采用漢字「禾」,「∫」並非「S」拉長,而是「禾」於1859年後演化而來。
不過這樣的邏輯也是太生硬了,就因為「calculate」一詞的英文轉譯裏有華夏文化色彩就斷定他們不是發明者?那請問算命該用英文怎麽說?還有,拿兩個符號近似就說微積分是明朝發明的?真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低階黑。
從世界數學學科的發展史看,中國的確曾經一直是走在前列的,不說別的,數學中最重要的0、1、i、e、π,其中π圓周率就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發現的,祖沖之還把其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但是,當初我們的數學太過於強調實用,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中國自古的算術傳統,是對數學的研究是歸納為主,而並非因果推理,邏輯思維不強,形而上學,因此不成系統。
當然不是說各朝代不重視算術,國孑監分科有專門的算學,算盤更是大眾性的東西,也不是都去學語文,至少在明未崇禎時代,透過對幾何原本的學習吸收後基本上就與西方縮小了差距,甚至在一些演算法解題程式上依然領先於世界,但笛卡爾提出的數軸座標理念把圖形和運算統一以後出現的解析幾何,就像分水嶺一樣,西方終於找到了數學的突破口,發展出了新的高度和領域,我們東方則止步不前,沒有跟上去,也就談不到能發展出什麽微積分了。
單論微積分的話,其實南宋的楊輝,金國李冶,元朝朱世傑已經接近發現導數了。到了明清,因為文字獄,不少知識分子改成去考證歷史了。當時,有一個「桐城學派」,就去考證古代的天文、歷法、數學,一直到十九世紀初,出了個最厲害的李善蘭,沿著李冶、楊輝的路子,自己推出來了微積分的萌芽。不過那個時候已經是1842年了,沒幾年西方數學就傳進來了,李善蘭研究的東西一百年前就讓西方數學家研究透了。
微積分是建立在極限理論之上。微積分也不是牛頓和萊布尼茲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背後是西方幾百年的甚至上千年的數學發展史,一代代數學家的努力才最後得出的東西,一些人過分看重所謂起源而忽略後續的發展,牛頓萊布尼茲嚴格來說也是微積分初步時期,真要奠定、完善微積分基礎,得18、19出現柯西、維爾斯特拉斯等大佬建立數學分析之後。
總的來說,現在有一些打著文化自信實則自卑的人,總認為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就是「編造偽史」時期,幾個傳教士把中國的歷史、文化、科技等書籍傳回西方,西方才從混沌中覺醒,一方面研究中國的科技文獻,另一方面仿照中國的模式,利用中東阿拉伯的傳說「荷馬史詩」,開始有計劃的編造歷史、文化書籍,編造科技神人。
但無論怎麽說,西方整個科學體系,總歸是否定不了的,說實在話,一是一二是二,中國歷史上對科學領域的貢獻少得可憐,我們應當自我覺醒,認清差距,這是獨立自主,發奮圖強的很重要的一步,而總是文化「過於自信」,稍說一些別人的好就說你是崇洋媚外,其用心才是何其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