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淒慘福州話(009)福州「頭碗」不能吃

2024-03-25教育

【福州話「淒慘」是喝彩】

福州「頭碗」不能吃

川東開縣一帶,現在應該說重慶開州區一帶,民間宴席中,有一道菜,以馬鈴薯打底,中層是酥肉和酥排骨,上層用豌豆尖覆蓋。這道菜,是宴席九大碗中第一碗端上桌的,所以稱之為頭碗。

(川東名菜:頭碗。)

福州也有「頭碗」。

但就不是菜,跟菜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這是一個粗俗語。

當福州人說:「頭碗也有?!」

文雅的轉譯是,哪有?

粗俗的轉譯是,有個屁。

套用場景如下:

甲:聽講你發大財了?

乙:頭碗也有!

乙的回答意思是:發個屁財。

為什麽頭碗這麽糟糕呢?

頭碗是什麽呢?

是頭蓋骨。

完整的福州話是:頭碗骨。

搞屁,福州人說,做骨。

搞什麽屁,福州人說,做什乇骨骨。

總之,福州人的「頭碗」一點都不好吃。

美猴王在福州的封號

孫悟空,有個福州大名,叫:猴中王。

在北方,孫悟空被叫做猴王、美猴王。

福州人不直接說猴王,非要加一個字,變成猴中王。

什麽原因呢?

我猜,可能是因為,福州話裏,「猴」不是好詞兒。

猴馬鹿兔,不三不四的人。

猴頭老鼠耳,長相醜陋的人。

還有一個詞,叫,猴sa鬼戳。

「sa」是詈語,少+利刀旁,字柯瑞沒有。

猴sa鬼戳=畜生養的。

猴還可以作為動詞,是「不停罵人」的意思。

網友「藍光的書房」要我說說麻九儂。

麻九儂,意思是,心術不正,人品不好的人。

這個詞,有的福州話詞典,是「麻九」,有的福州話詞典,是「貓九」。

麻九,貓九,福州話說出來,一樣。

不管哪種組合,麻九也好,貓九也好,都有「九」字。

可是,「九」字,沒有不好的意思啊。

貓九儂,會不會是貓猴儂的變音呢?

無中生「冇」

「冇」字,全國許多方言區都表示「沒有」,發音大致都是以「m」為聲母,韻母稍有區別,ao或ou,當是地區口音的差別。

可是「冇」字到福建卻變了。

首先是讀音變了。

聲母變成「p」。

韻母,各地稍有不同。

福州,韻母是「ang」;閩南,韻母是「ann」,建甌,韻母是「ong」。

意思是:物體內部結構疏松,不堅實。

冇柴,密度不高的柴。

冇粟,幹癟的稻谷。

講冇話,講空話。

冇講,聊天。

冇,不是正宗漢字,是方言字,也叫俗字。

福州還有一個方言字,是在「冇」裏面加一橫或一點,讀如福州話的「墊」,意思跟「冇」相反,表示物體內部結構堅實,密度高。

字柯瑞沒有。

實體福州話字典裏有。

但其實,標準漢字裏面沒有「冇」反而有它的反義詞,是:橂。

【集韻】【類篇】:音奠。木理堅密也。

「冇」字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廣東通誌】裏,說廣東人「無曰冇」。

粵語裏面,「無」字跟「冇」字同音,都是念mou,意思也一樣。

有的粵語字典就說了,冇,同無。

古漢語裏面,「無」就是念mo。

我有證據。

佛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譯音。「南無」不念nan wu,念na mo,說明古代「無」字讀mo。

我猜,明代的廣東人之所以造出「冇」字來代替「無」字,大約只是為了圖省事。

因為,繁體字「無」字實在太多筆畫了。

這叫:無中生「冇」。

而福州人發明「冇」裏面加一橫來取代「橂」,應該也是為了圖省事。

閩北的建甌話很像粵語?

20多年前我剛到香港的時候,還不會說粵語。

跟幾個朋友一起去餐館吃飯,餐館門口的服務生問我:gei do go?

我聽懂了。

服務生問的是:幾多個。

為什麽我能聽懂呢?

因為這太像建甌話了。

建甌話是我的母語之一。

建甌有的鄉鎮,「幾多個」是這麽說的:gi de go。

不完全一樣,只是像。

我嶽母是廣東人,1950年代從馬來西亞歸國,被安排到建甌工作。

她說,當時,有一個領導給她介紹建甌的特點,其中說到,建甌話跟廣東話有點相像。

網上有個建甌人說,他看粵語電視劇,覺得建甌話貌似有50%跟粵語差不多。

建甌跟廣東並不接壤,建甌在福建北部,坐動車去廣州要9個多小時。

不知道建甌話跟廣東話是怎麽像起來的。

建甌人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

北方有一句歇後語,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下人(嚇人)。

建甌話,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洗孩子,洗囝。

為什麽是洗孩子呢?

我猜,大約是因為,古代女人分娩,要不停地洗。

古裝電視劇,演到女人分娩的時候,必定會有熱開水伺候。

古代中醫就已經認識到沸水能夠消毒。

兩千多年前的【呂氏春秋】就有「九沸九變」的說法,水燒得越開,就會變得越幹凈。

在水裏面加一些中草藥一起煮,那就是消毒藥水了。

古代女人分娩,就是用這樣的中草藥沸水,不停地洗。

當然先要晾一晾,降低水溫才行。

產婆不停地為產婦擦洗,為新生的嬰兒擦洗,產婆自己也要不停洗手。

所以,建甌人把生孩子叫做洗孩子,洗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