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教育界「大洗牌」?多所「雙一流」高校擬撤銷本科專業點,啥意思

2024-07-17教育

一周之內,好幾所「雙一流」高校紛紛公示了它們打算撤銷的本科專業點。

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撤銷專業,難道真的是因為那些專業太「冷門」,不受待見了嗎?

這背後到底有啥秘密?

一、突如其來的「撤銷」

「四川大學公示2024年擬撤銷31個本科專業點!」

公示裏提到的專業還真不少,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這些專業咋說撤就撤了呢?

緊接著東北林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寧波大學等幾所「雙一流」高校也相繼釋出了類似的訊息。

難道教育界的「大洗牌」開始了?

幾位同學和專業老師關於撤銷專業的對話

「我學的就是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這下子不會真的要失業了吧?」

「其實這很正常,高校也要與時俱進嘛。」

「撤銷一些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才能更好地集中資源發展優勢學科。」

二、撤銷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那麽,高校為啥要撤銷這些專業呢?

我深入研究了一番,發現這背後可是有著多重原因的。

1. 社會需求的變化

首先,咱們得承認,時代在變,社會需求也在變。

以前熱門的專業,現在可能就不那麽吃香了。

比如,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傳統行業逐漸衰退,而新興行業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自然得緊跟時代步伐,調整專業設定,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舉個例子 :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新能源等專業備受追捧,而一些傳統工科專業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高校撤銷部份傳統工科專業,轉而增設新興專業,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2. 教育資源的最佳化配置

高校撤銷專業也是為了最佳化教育資源的配置。

大家都知道,高校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包括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科研經費等等。

如果某個專業招生人數少、就業率低、發展前景不佳,那麽繼續保留這個專業就會浪費大量的教育資源。

高校撤銷這些專業,可以將有限的資源更加集中地投入到那些有發展潛力、符合學校定位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上。

3. 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

高校撤銷專業還與國家政策的引導密不可分。

近年來,教育部等部門多次發文強調要最佳化高校專業設定,淘汰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

比如,【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定調整最佳化改革方案】就明確提出,到2025年要最佳化調整高校20%左右的學科專業布點。高校撤銷部份專業,正是響應這一政策號召的具體行動。

三、撤銷專業,學生咋辦?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擔心:撤銷專業了,那些正在學習這些專業的學生咋辦?會不會成了「犧牲品」?其實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高校在撤銷專業前會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確保這一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高校也會提前通知學生並做好相應的安置工作。比如,為學生提供轉專業的機會、加強就業指導等。

撤銷專業並不意味著這些專業就徹底消失了。

很多高校在撤銷部份專業的同時也會增設新的專業或者對原有專業進行改造升級。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重新選擇專業。

舉個例子 :學校撤銷了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但同時也增設了大數據管理與套用專業。在了解了這個新專業後覺得非常感興趣於是選擇了轉專業。

四、撤銷專業,高校在思考什麽?

其實,高校在撤銷專業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不僅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最佳化教育資源的配置、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還要考慮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如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熊丙奇教授的觀點: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一所高校來說新增或撤並某一專業主要要看適不適合本校本校有無條件把這一專業辦好。」

他認為不能僅以專業的新增或撤並來判斷專業的好壞、優劣。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師資力量、裝置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撤銷某個專業。

五、未來展望:高校如何更好地發展?

面對未來,高校應該繼續加強市場調研和預測能力,緊跟時代步伐調整專業設定;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品質監控體系建設,提高人才培養品質;

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聯系與合作,實作產學研深度融合;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撤銷本科專業點只是高校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一個縮影。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看到了高校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洞察,也看到了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高校們會繼續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