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葛劍雄:因讀書月結緣港中大(深圳),因大學文化加入港中大(深圳)

2024-03-22教育

3月中旬,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葛劍雄的一則微博:「我已於3月1日就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圖書館館長,在此向大家致意!」引起大量轉發。近年來,因讀書月和各區圖書館的邀請,葛劍雄是深圳的常客。2022年11月,他來到港中大(深圳)學勤書院,為同學們帶來關於城市文化的深度對話。正是那次的到訪,奠定了葛劍雄的正式入職。「我入職的時間是3月1號,2月29號早上我從紐西蘭回上海,第二天一早就過來了。」

葛劍雄教授是如何結緣深圳、結緣港中深的?3月21日,深圳特區報記者在港中深對葛劍雄教授進行了獨家專訪。

葛劍雄接受深圳特區報記者專訪。

結緣:從讀書開始

深圳特區報:2022年,您來港中大(深圳)給師生做講座,那個時候,想過有一天會來學校工作麽?

葛劍雄: 當時一點都沒想到,我好奇地問工作人員「為什麽安排我去這所大學做講座。」他們告訴我,港中大(深圳)很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校長經常去聽人文方面的講座。果然,活動當天徐揚生校長來了,現場還提問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徐校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猜,那次講座後,他萌生了請我來的想法。所以,我很感謝讀書月的安排。

2022年,葛劍雄來港中大(深圳)作講座。

活動後,學勤書院聯系我。我發現,這所學校的書院跟別的大學不一樣,4年裏,書院將不同學科和文化背景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提供形式眾多的教育機會。再後來,徐校長請我在學校研究生畢業典禮上講話。我覺得當時自己發揮的不錯,現場效果也很好。然後,我就收到了入職的正式邀請。完全出乎意料,在79歲時收到工作offer。我覺得有必要跟校長再見個面。

去年12月份,徐校長帶著幾位院長來了。校長很真誠,同時,他的育人理念跟我是契合的。他說:「港中大(深圳)的圖書館不缺做管理的人,希望您來,能在學校裏多做一點講座,把國內外先進思想和學者請到學校來,聚合更廣泛的資源。」我跟徐校長介紹了我在復旦大學圖書館的做事理念,他非常贊成。就這樣,我決定加入港中大(深圳)。

深圳特區報:您去過60多個國家,年近80,依然「玩心」不減。從上海到深圳有1500公裏,請問,深圳的哪些元素吸引您來?

葛劍雄: 深圳這些年我幾乎年年來,來參加深圳讀書月活動,好多圖書館我也都去講過課,有兩個圖書館跟我的關系很密切,一個是鹽田圖書館,一個是坪山圖書館。所以對深圳這座城市我並不陌生。了解一個地方,光走馬看花是不行的,得生活一段時間,了解城市肌理。我在美國待了一年,在英國三個月,在日本半年,在法國一個月。文化就是這樣,它的特點不是停留於事物表面,而是要看其內在深層次的東西。我將在深圳生活三年,在一所新體制的學校發揮作用,同時,進一步深入了解這座城市。

磨合:建成一流大學圖書館

深圳特區報:現在很多大學生把圖書館當作復習考試、寫論文的搶位場所,4年下來,圖書館有什麽書,學生們並不知道。您覺得大學圖書館,定位應該是什麽?學生該如何用好這一資源?

學生在港中大(深圳)圖書館看書。

葛劍雄: 固有的思維下,圖書館就是看書的地方。如今這個時代,書的本質沒有變,但閱讀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像咱們圖書館,每年花2000多萬采購資料庫等電子資源。因為理工科、經管類、法律類方向的師生,主要是透過網路獲取學習資源。而且,電子資源海量,也方便檢索。

從功能上來講,圖書館到底要起什麽作用?第一,它應該是大家獲取知識、資訊的地方,但如果只從是否到圖書館來看書、借書衡量一個人的學習用功程度是不適用的。第二,圖書館應該是一個各種資訊、各種人、各種觀念、各種行為交流碰撞、發展創新的地方。圖書館是公共空間,可以說是學校裏最主要的公共空間。這裏可以放下全校最大的螢幕、最新的遊戲軟體、最新的3D打印裝置,文科、理科、工科、醫科的人自由聊天,專題辯論,隨心所欲。如果達到如此效果,圖書館才是真正的天堂。

港中大(深圳)圖書館書墻。

深圳特區報:請問您的館長工作計劃是什麽?

葛劍雄: 港中大(深圳)圖書館的建築理念很新,但缺少空間分割、內外有別。作為一所深港合作辦學的典範,應該有國外書籍、國內書籍、教師專區、校外專區等劃分。同時,圖書館專業館員很重要。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圖書館,要起到學術引領作用,不僅僅是提供圖書,更要告訴讀者某個領域最新的學術動態、最新的發展成果。世界上很多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拿到課題後,不是先問老師,而是到圖書館找相關學科的館員,了解學術動態、學術前沿。今年,港中大(深圳)在校生人數要擴大到25,000人左右,下一步我們要加強調研,給學校送出方案:最佳化空間、培養專業館員,讓港中大(深圳)圖書館符合一流大學的定位。

期待:城市活力在於開放

深圳特區報:這些年,您去過60多個國家,在您看來,深圳是什麽樣的地方,如何保證其發展活力?在您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又是什麽?

葛劍雄: 深圳的活力來自全世界。

首先,深圳的開放是主動的,其移民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城市,而且移民不僅來自於國內各個地方,更來自全世界,這就形成了各種文化的碰撞交流,賦予城市發展的活力。

其次,深圳在持續開放。深圳隨時歡迎五湖四海的人們,移民源源不斷。這對於深圳保持活力來說很重要。同時,「深圳人」有進有出。根據發展需要,城市不斷吸收新的元素,也更新原有資源。在這裏,資源是流動的。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最大的問題,我覺得不在於物質層面,而是文化和體制。不同的文化交流是有好處的。如果交流不充分,就不能消除本質上的差異,影響大灣區建設。體制上,無論哪種發展,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域文化是需要實實在在的發展,既要保持它的特色,又能夠相互交流。從這點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優勢賦予了其發展文化、共同繁榮的良好機遇。

記者手記:

「年輕人要大膽的想,沒有好奇心是不行的」

8點57分,葛劍雄教授來到了采訪點,比約定的時間早了三分鐘。「每天早上8:30,我都會到圖書館轉一圈。這是我作為館長的工作。」從入職到接受記者專訪當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葛劍雄已經裏裏外外把圖書館「掃描」了很多遍,連空調的開關時間都十分清楚。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他指著學校裏的壁畫說:「這面墻很有意思,畫滿了畫。學校的草地上連一片落葉都沒有,環衛師傅很厲害。」

葛劍雄來回復信件。

請辭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就任港中大(深圳)圖書館館長,葛劍雄都是透過微博釋出的,當被問及是不是很喜歡使用社交媒體時,葛劍雄表示,新事物出來,只要是對自身有用的,他都會嘗試、舍得花錢買。「我在復旦大學,很多新鮮東西都是全校嘗試的第一人:第一個裝空調,第一個買肩扛攝影機,第一個用數位相機、數位錄音機,第一個買手提電腦……我書裏有很多照片是當時我在南極拍的,獨一份。」葛劍雄對記者說。

也許是中意嘗試的原因,他選擇在近80歲的時候入職深圳這座「夢想之城」。「我喜歡畫畫、喜歡閱讀,喜歡嘗試很多新鮮事物,興趣很廣泛。雖然夢想不是都能實作的,但沒有夢想就註定沒有希望,所以年輕人還是要大膽的想,沒有好奇心是不行的。」

(作者: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文 記者 劉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