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劉小清:用愛與匠心守護「折翼天使」

2024-10-03教育

每天早上,劉小清微笑著在校門口迎接學生時,會響亮地喊出每一名學生的名字,把他們從車上抱下來,摸摸他們的頭。這種正向反饋讓送孩子的家長意識到,「我的孩子很重要」。

近日,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劉小清榮獲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和這份榮譽緊密相關的是她紮根特殊教育28年的經歷。

從普校來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任教時,劉小清25歲。她利用暑假突擊學了點手語,開學後,這項技能卻沒有派上用場:一些聽障兒童沒學過手語,看不懂,智障兒童只會說方言。劉小清和學生間的溝通相處「好像隔了一座山」,每天精疲力盡。

為了改變局面,下課後,劉小清蹲在教室裏抓住一切機會陪學生玩。下班回家,她坐到電視機前看手語新聞,去學校就把一本手語詞典揣在身上供需要時翻看。看到一名女生穿了新衣服,劉小清對她開起玩笑,「來,和我換件衣服穿」,對方搖搖頭,「不換不換」。看到學生吃零食,她也會「厚著臉皮」湊過去,「給老師一點吧」。就這樣, 她一點點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

教聽障學生開口說話、學會看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掌握每一個拼音字母的發音都意味著千百次練習。教讀拼音「b」和「p」時,劉小清對著一張A4紙用力地讀了起來,兩名學生仔細觀察著聲音給紙片帶來的振動。她讓學生把手貼在自己的喉部、腹部,感受聲帶的顫動和氣流的強弱;把壓舌板放在學生的舌頭上,教他們發音時舌頭該怎樣用力。面對一群特殊的孩子,劉小清很難體會桃李滿天下的榮耀感,不過,哪怕是一名學生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如學會了喊「媽媽」,她和同事都會有成就感。

劉小清辦公室的抽屜裏放著一雙黑色高跟鞋,鞋子並不是當下時興的款式,卻一直被她當作寶貝珍藏著。一名聽障學生畢業後,用自己第一個月的薪資買了這雙鞋送給劉小清。劉小清舍不得穿,有時會拿出來看看,以此勉勵自己,「走好特教路」。

平時,劉小清會叮囑同事不要把壞情緒帶到學校來,要把陽光積極的一面展示給學生。看到哪個學生穿得單薄,情緒不對,她都會問一問,對於學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問題更是沒少操心。有學生的家在外縣,周末回不去,劉小清就把他們接回家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一堅持就是幾年。

學校裏有100多個特殊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孩子一上課就往外跑,有的孩子暴躁、易怒,常做出過激行為,還有智障孩子把草席拆了塞進耳朵裏……劉小清明白,和普校學生不同,這些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學校的很多課程就來源於生活,比如勞動課。勞動基地就在操場旁,第一次種西紅柿時,有學生摘了3個沒有成熟的綠色西紅柿,劉小清認為根本原因是學生缺少生活常識。她把幾位班主任叫到勞動基地,讓他們在班裏講講西紅柿由綠變紅的生長過程,並囑咐學生,「綠色西紅柿不能食用」。

劉小清會特別關註學生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原因,因材施教。這樣的教學方式在這所特教學校延續下來。

有一次,幾名誌願者在學校勞動基地試種豆子,結果發現豆種被小鳥吃了,第二次,他們拿了一些塑膠杯把豆種罩住,直到長出豆苗。這件事後,劉小清把學生帶來基地,指著塑膠杯問,「這些杯子使用後怎麽辦」,學生們回答「丟掉」。劉小清告訴他們,這樣雖然解決了小鳥吃豆種的問題,但又產生了一個塑膠汙染的新問題。劉小清帶著學生第三次種豆子,這一次她找了塊雜草叢生的地,等地裏長出豆苗,才開始松土、除草和整地,雜草擾亂了小鳥的視線,豆苗得以安全地長大。種豆的順序換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事後,學生們回去畫畫,有個姓曾的聽障男孩給自己的畫取名「調皮的扁豆」。他解釋,「我們剝豆子的時候,豆子掉得到處都是,是不是像個調皮的小孩呀」。劉小清驚喜地說,經過一系列啟發和訓練,學生收獲了生活經驗,也體會了勞動的樂趣,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校訓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這7個字也是劉小清對特教事業的感悟,她希望學校教師能用發現和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群「折翼天使」學習、生活中的每一點進步,用愛與匠心努力幫助他們「向前一步」。劉小清說:「師生朝著目標一起努力,一定會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