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晚潮|推開高考綠色通道的門

2024-01-11教育

潮新聞客戶端 葉輝

元旦前夕,一次聚會與原浙江省總督學魯林嶽相遇,談及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我們都很感慨。

高考是被認為是最公平的選拔人才方式。但最公平的制度也有缺憾——一些偏才、巫師、怪才被擋在大學門外。國家為此開通了綠色通道,卻鮮有人能從這一通道進入大學。20多年前,兩位偏才考生高考落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她們在全國率先透過這個綠色通道進入大學,而魯林嶽和我便是這一事件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2001年6月,我獲得一條資訊:德清一中有個被稱為「浙江女韓寒」的高二女生出版了一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她因此獲得浙江省第九屆青少年英才獎,她的長篇小說獲浙江省第三屆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獲獎的同時,她的另一部書稿已完成並正在聯系出版。

然而就是此事卻在浙江教育界引發一場「中學生出書是利還是弊」的爭論,一方認為,教育應為這樣的偏才提供更好的成才環境和條件,另一方則認為,中學階段學生以學習為主,醉心寫作會使她成為「高才留級生」。

中學生為何不能寫小說?主要是擔心其偏離應試考試軌域,影響高考。這是一個值得報道的選題。我決定去采訪。

同樣對這場爭論感興趣的還有人民日報駐浙江記者江南。江南是江南才女,小學時就出版過詩集,她也對這個題材感興趣,於是我們結伴去德清采訪。

「這是一個偽命題。」一位朋友對我說。「中學生想寫小說,為什麽不鼓勵?教育要考慮的是如何使此類學生更好地發揮專長,應幫助他們更健康地成長,而不是用世俗、功利的眼光看待這類事,不套用應試教育來扼殺她的寫作專長。」

朋友是教育家,他的觀點剛好可以為我所用。

我們趕到德清一中,見到了這位來自莫幹山區的農家女孩,她叫崔利靜,瘦小靦腆,在我們面前害羞得不敢擡頭,她拘謹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采訪很快結束,臨別,我給她留了一張名片,說:「有困難有需要,給我打電話。」

稿件很快刊發了,有些反響,一些朋友熟人來電話發表看法,我沒有做進一步的報道,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像以往一樣,稿子發完,我就把這件事丟開,小女孩那雙靈動閃爍的眼睛漸漸從我記憶的螢幕上消失了。

崔利靜高考剛結束。徐忠民/攝

一年後。

2002年7月25日,我意外收到崔利靜發給我的信件,她告訴我,她高考落榜了,她表示不參加高復了,準備外出打工,邊打工邊寫作。在信件中她對應試教育表現出強烈的不滿。

看完信件,我一時楞住。對一個作家來說,雖然人生中的挫折、失敗和磨難都會成為創作的財富,雖然人生有許多不同的選擇,但她正逢青春年少,是接受更好教育的時光,上大學是她當時最好的選擇。但她卻落榜了,生活逼著她到社會上去闖蕩,而一旦進入社會,沈重的生活壓力將嚴重擠壓她寫作的空間,一個可造之材就可能夭折了。

我從農村出來,深切體會到農村青年希望透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心態。落榜對她是一次沈重打擊,如果復讀,她還是有機會進入大學的,但她已決定放棄復讀,那就意味著她再也沒有機會上大學了,可惜啊!

我怔怔地坐著,思緒漫無邊際地漫遊著。

突然,腦子深處閃出一絲光亮,我渾身一個激靈。

因為長期從事教育報道,平時我對有關教育的政策比較關註,此時我依稀記起,國務院曾下發過一個有關破格錄取學生的檔,有發明創造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可以免試進入高一級學校就讀。高中的高一級學校不正是大學嗎?這個規定實施過嗎?適用這個女生嗎?這麽一想,我頓時感覺一股熱流在心中湧動,頓時感到有些激動。我馬上撥通了省教育廳總督學魯林嶽的電話,向他咨詢。

魯林嶽熟悉教育理論,掌握教育政策,同時又十分了解和重視媒體,懂得運用媒體的力量來推動工作。以往我在教育上遇到問題經常向他咨詢。

「2001年,【國務院關於加快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下發,今年開始實施。」魯林嶽的回答很肯定,他進而指出,高考雖然公平公正,但也助長了平均主義,導致中國基礎教育不能揚長避短,而是抑長補短。

「為什麽這麽多年來我們出不了世界級大師?文學上超不過魯迅、茅盾;自然科學上超不過楊振寧、李政道;音樂上超不過聶耳、賀綠汀;教育上超不過蔡元培、陶行知!真正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巫師、怪才一般都是嚴重偏科的學生,錢鍾書考清華,國語、外語都是第一,而數學只考15分,若按現在的高考總分來錄取,他也會是一個落榜生。」魯林嶽越說越激動。「國務院的決定就是避免此類人才被埋沒。崔利靜的情況應該符合這個檔的規定,如果她能透過專門的考核,完全有可能被破格錄取,那麽,她將可能成為中國高考改革破格錄取第一人!」

中國高考改革破格錄取第一人?這可是一條好新聞啊!我的猶疑頓時被一掃而空。放下電話,我直奔魯林嶽辦公室。我知道,我抓到了一個好題材。

采訪非常順利,魯林嶽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他也為這個學生的出現而激動。他說,國務院的規定還停留在檔上,有關部門應盡快拿出實施方案。中國關於巫師、怪才、偏才的討論已經有過多次,如關於上海小作家韓寒、南京電腦巫師王珂等。現在不要再停留在討論上,讓韓寒、王珂、崔利靜盡快透過免試直接進入高校就讀,使這些偏才、巫師、怪才經過培養成為大才。我們再不能讓崔利靜這樣的偏才在高考面前面臨尷尬了!

稿子很快完成,當天我就把這篇稿件發報酬社。

7月27日上午,我拿到當天的光明日報,【專家呼籲給偏才建立綠色通道】在二版頭條刊出。

按多年的經驗,我敢斷定,這則訊息應該有反響。

果然,我正在看報,魯林嶽的電話就來了。

「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崔利靜有希望上大學了!」

這麽快?我一陣激動。

魯林嶽在電話裏告訴我,他拿著當日的光明日報找到省教育廳廳長侯靖方,向侯靖方報告了這件事。

聽了魯林嶽的介紹,認真看了光明日報的報道,侯靖方馬上表態:由浙師大對崔利靜進行面試,面試結果上報省教育廳和省高校招生委員會,如果考試透過,則正式上報省政府特批破格錄取。

這意味著浙江將開通「升學直通車」,崔利靜將可能是第一個搭乘「升學直通車」的考生!

聽到這個訊息!我既激動,又振奮,我知道,這個農村女孩的命運將因媒體的幹預而改變。同時我感到,就新聞而言,中國第一個高考直通車乘客將在浙江誕生,這又將是一條好新聞!

我馬上撥通崔利靜家的電話,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她。她非常意外,也非常激動,電話裏,她的聲音發抖了。一個毫無背景的農村女孩,能在高考落榜之後被破格錄取,這是她絕對沒有想到的。

接著,我的第二篇報道於8月3日刊出:【偏才學生有望跨入大學之門,中國高考綠色通道將迎來第一個考生】。

這篇報道馬上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正在陜西師範大學采訪的光明日報教育部主任汪大勇給我打電話,陜西師大校長表示,他對光明日報報道的偏才女生很感興趣,願意破格錄取。這位校長還讓汪大勇把校辦主任的電話告訴我以便聯系。

我馬上把這個訊息告訴崔利靜,她當即決定趕往西安。畢竟,多一個渠道多一份把握。

崔利靜赴西安不順,第一次出遠門缺乏防範意識,剛到西安錢包就被盜了,後來家裏匯錢給她,她才趕到學校,透過了面試考核。

很快,訊息傳來,考核透過了!陜西師大表示,只要浙江省在招生時投檔,他們就錄取!

正在此時,又有訊息傳來,浙師大專門成立考核小組,由副校長梅新林領銜,有中文系幾位教授參加,考核組將對崔利靜進行專業水平的考核。崔利靜接到通知馬上趕赴金華。

浙師大的考核也順利透過。近水樓台先得月,後來是浙師大先下手為強,錄取了崔利靜。

8月31日,我的第三篇報道刊出:【崔利靜成為浙江高考直通車首位乘客】。

其實,圍繞崔利靜的錄取,有關部門曾發生過爭議。多年後,魯林嶽向我講述了這場因我的報道而引發的爭議。他說,當年錄取崔利靜的過程並不一帆風順,侯靖方告知省招辦,國務院檔規定「在科學研究、創造發明以及有特殊才能並取得突出成就的學生,可免試升入高等院校學習」,根據魯林嶽的建議,高中階段能寫出源自生活的長篇小說,只要證明是她本人創作的,應該視為檔中提到的「有特殊才能」,可以破格錄取!此事在有關部門引發爭議,高考招生是歷史上最公平的錄取機制,其公平之處就在於憑分數從高到低錄取,現在要錄取一個沒到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其公平性如何體現?再說,憑一本小說就能上大學,這樣做合適嗎?這樣做如何體現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當然,因為有國務院明文規定,而崔利靜又透過了專業考核,最後省政府批示同意將其錄取。

中國高考直通車錄取的第一個考生就這樣在浙江誕生了。

使魯林嶽感慨的是,在已有國務院決定的背景下,全國竟然除浙江外沒有一個省能貫徹落實決定精神,浙江也是在光明日報報道的推動下,才出現崔利靜這樣的幸運者,崔利靜實際上成為新時期高校「自主招生」第一人。他認為,光明日報的報道撬動了高考改革,推動了國務院決定的貫徹落實,而浙江成為貫徹決定、首開高校「自主招生」的發源地。

崔利靜畢業後先在一家出版社當編輯,後在一家網路公司主持遊戲的研發,成為職場金領,不久她結了婚,有了溫暖的家和一個孩子,生活幸福美滿。

崔利靜破格進大學一年後,德清一中又出現了一位高中時出版長篇小說的偏才女生,也同樣因為偏科高考落榜。雖然這已不算新鮮事,但我還是決定去采訪,並確認這個學生是一個偏才,符合高考直通車的入學要求,於是我第二次刊發報道為其呼籲,魯林嶽第二次為其奔走疏通,侯靖方廳長再次作了批示,這位偏才考生後被湖州師院中文系錄取,她畢業後在一家媒體工作。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