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北大才女田曉菲:28歲嫁53歲美國教授並加入美籍,她現狀如何?

2024-01-26教育

前言

在生活的舞台上,有些故事如同閃爍的星辰,引人註目。北大才女田曉菲,曾是校園裏的耀眼之星,卻在28歲選擇了一段略顯匪夷所思的姻緣。她嫁給了一位53歲的美國教授,並最終加入了美國籍。這樣一段跨越國界和年齡的婚姻,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奇異情感?她的現狀又是怎樣的?

一 天賦異稟,神童入北大

1976年夏日,一位穿著淡藍連衣裙的5歲小女孩坐在父母書房中的地毯上,手中緊握一本詩集,神情專註。昏黃的下午光線從她背後照進屋內,將她嬌小的身影拉長成溶於書海的倩影。

她似乎被書中的詞句深深吸引,時不時擡頭向窗外望去,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說著,田曉菲抓起身旁的紙筆,塗塗改改起來。沒過多久,一首小詩躍然紙上——她天真爛漫的文字裏透出超越同齡人的聰慧與藝術天賦,讓她的父母無比驚喜。

「她用了排比和擬人手法,這思維如此成熟,實在不像6歲孩子能寫出的作品!」 讀過詩詞的母親激動萬分,她預感到女兒身上潛藏無限可能。

從初次嘗試寫作開始,田曉菲就像發現新大陸般熱愛文學創作。她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名著和典籍原文,汲取養分;又刻苦鉆研各類文學技巧,在自己的詩歌創作道路上不斷突破。

「我希望將來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能感動他人,甚至改變這個世界。」少女時常對母親吐露夢想。在父母全力的支持與鼓勵下,10歲的田曉菲已經憑借一串串優秀詩作在全國性報刊上嶄露頭角,受到不少文學前輩的賞識與肯定。她身上逐漸散發出的與眾不同的光芒,也讓鄰裏親戚無不津津樂道。

「寫作似乎已成了她表達自我、探索生命的重要途徑。」母親如是感嘆。的確,田曉菲投入創作的樣子如癡如醉,自有一番對文字的執著與醞釀。

1984年的一天,一則訊息傳來,顛覆了田家的平靜——北大英美文學院決定破例提前錄取一些文學天才少年。其中,田曉菲的傑出才華令評委聯想到年輕時的海明威,她輕易躋身錄取考生。

父母為女兒由衷地感到驕傲與興奮。他們鼓勵田曉菲接受北大的橄欖枝,在那個廣袤的學術殿堂去吸收更豐富的文學養分,完善自己的藝術家成長之路。經過深思熟慮,13歲的田曉菲踏上北京這片風起雲湧的土地,開始了星光熠熠的北大生活。

二 藐視成規 出國深造

時光飛逝,轉眼間田曉菲已經17歲。1988年夏,她以優異成績從北大英美文學院畢業,備受矚目。本可重金被國內頂尖高校聘為年輕教授的她,再次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抉擇——她決定放棄國內優渥的工作,轉戰美利堅,開始為期兩年的碩士學習。

「她還太嫩,我擔心她挑戰的是自己的極限,而不是另辟蹊徑。」北大某位教授如此評論。但是田曉菲絲毫不放在心上,她只聽從內心的召喚,毅然決然地走下自己的路。

很快,19歲的田曉菲便以優異檔次被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錄取。異國的學習環境和學術要求絲毫不比國內輕松,但是田曉菲毫無懼色,她勤奮學習,又在校報上發表大量評論文章,很快就被同學們視為「另類才女」。

兩年後,田曉菲以極優秀的成績完成了碩士學業,並直接申請跳級進入哈佛大學文學院的博士計畫。當時,她僅21歲,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外籍博士生之一,備受矚目。「我相信哈佛會是另一個屬於我的理想國。」田曉菲在簡歷最後寫道。

三 博士戀愛 嫁人加入美籍

在哈佛的頭兩年生活平穩而豐富,田曉菲遇到了一個特別的人——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宇文所安(原名史帝芬·厄文)。

這位耄耋的學者,思想開明,學識淵博,對中國古典詩詞及東方哲學頗有心得。他那溫和而睿智的思想氣質,深深地吸引著田曉菲。於是,兩人不僅在學術探討上誌同道合,也經常課余漫步校園公園,暢聊音樂、藝術等話題。宇文所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睿智見解常常令她耳目一新。

漸漸地,他們珍貴的兩人世界在知識層面上昇華為精神戀愛......田曉菲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真心被這個博學的長者征服了。她為自己心動的物件是比自己年長整整25歲的導師這件事而略感惶恐,但又抑制不住內心越來越洶湧的愛意。

1997年,田曉菲博士論文答辯前一天,宇文所安給他最得意的弟子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答辯前夕晚宴——燭光下的紅酒、鮮花祝福,以及老教授鄭重其事的愛的告白。

「田小姐,這些年我既是您的老師,也是知音。看著您從青澀少女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學者,我由衷地欣賞並愛慕著您這顆聰慧的頭腦和靈魂。我衷心地希望,畢業之後能和您結伴一生,接受我如此鄭重的求婚嗎?」

田曉菲激動得淚水盈眶——她何嘗不是早已被這個睿智長者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我願意!」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順應自己多時的真心所向。

就這樣,1999年,28歲的田曉菲和53歲的博士生導師宇文所安喜結連理,二人的異國婚姻一度轟動國內外。從此,田曉菲也隨丈夫加入了美國國籍,與心愛的學者開始海枯石爛的婚姻。許多國人不解田曉菲的決定,但她不在乎世俗眼光與評論,她只忠實於自己的內心。

四 事業有成,卻啟動隱居寫作之旅

結婚後,田曉菲輾轉於各大名校任教,孜孜以求在學術上立足。同時,她也兢兢業業地幫助老伴整理文獻、出版學術著作。2006年,她如願以優異的學術成就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女教授之一,在學界贏得響亮口碑。

時光流轉,田曉菲和宇文所安如膠似漆地走過20個春秋。今年,他們將會歡慶珍貴的銀婚紀念。盡管二人終生未得子嗣,但溫馨的家庭生活已足夠幸福美滿。

最近幾年,52歲的田曉菲逐步減少了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把更多的心思放回自己最初的文學創作之上。她計劃明年與老伴一同啟動為期一年的世界創作之旅——途經昔日的風花雪月,尋思往事;最後回到中國安家立室,在故鄉完成心之所系的長篇小說。

2018年,田曉菲隨宇文所安回國參加頒獎典禮,並趁機探望了年邁的父母。和父母久別重逢的時候,他們盡管不解女兒年少時的抉擇,卻由衷地為她驕傲。田曉菲也懇請他們理解,自己生活的選擇,只是聽從了年輕真心的召喚。

未來,田曉菲將常駐國內一段時間進行寫作。因為畢竟,文學創作是這位跨國女子最原初也是最終的精神歸宿。

結語

當年那個13歲便已天資過人的女孩,如今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時空的洗禮與成長,終於在生命的本源處完成了自己的輪回。不管她的人生選擇是否符合常理,她的內心始終潔凈明澈——因為有詩,便不再恐懼塵世的荊棘;有愛,便可以堅定自己的品格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