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跟我學語文】手把手教你閱讀資訊類文本

2024-01-25教育

手把手教你閱讀資訊類文本

【2024九省聯考·資訊類文本閱讀】

材料一:

①遊牧地帶是遊牧生活與草原環境相互結合的產物。②中國境內屬於遊牧地帶的範圍很廣,除了位於大興安嶺以東的西遼河流域外,幾乎北緯 40°以北、大興安嶺以西的草原地帶也都可以成為遊牧民族的家園。③草原遊牧地帶經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歐亞大陸的腹地,成為世界上最廣遠的綠色長廊。

【詳解】介紹概念「遊牧地帶」。

①闡釋概念「遊牧地帶」的基本內涵;

②③介紹遊牧地帶的範圍。其中「除了……外……也都可以……」這個句子很重要,一個「也」字說明「西遼河流域」也屬於這個範圍。

①地學研究成果指出,推動畜牧業從原始農業分離出來的動力是氣候變遷。②距今3500~3000年歐亞大陸氣候轉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現,使得畜牧業在對氣候變遷最敏感的地方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並在草原環境下發展為遊牧方式。

【詳解】解釋概念「畜牧業」的特征:從原始農業分離,其原因是氣候變遷。

①氣候變遷與畜牧業的關聯。

②具體闡釋。

①成熟的遊牧業依托的環境為廣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卻在農牧交錯帶。②農耕區與畜牧區是依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而劃分的基本區域,介於兩者之間的則為農牧交錯帶。③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在環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當全球或地區出現環境波動時,氣溫、降雨等要素的改變首先發生在自然帶的邊緣,這些要素又會引起植被、土壤等相應變化,進而推動整個地區從一種自然帶內容向另一種自然帶內容轉變。④由於農、牧業生產依托的環境不同,農牧交錯帶的敏感特征也會影響史前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促使人們從一種生產型別轉向另一種生產型別。⑤隨著這一地區自然帶內容的更移,人類首先打破原始農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原始農業基礎上萌生了畜牧業,然後漸次形成獨立於農耕業的畜牧業。

【詳解】該段闡釋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變化(原始農業——畜牧業——獨立於農耕業的畜牧業)的緣由。

①遊牧業的萌生(起源)是農牧交錯帶。

②解釋概念「農牧交錯帶」。

③舉例解釋概念「農牧交錯帶」的特點:對環境敏感。實際上是對②的延伸解釋。

④「農牧交錯帶」這種特點會影響到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

⑤具體解釋如何影響人類經濟生活方式。

①萌生於原始農業的畜牧業,並不具備遷移特征,屬於放養型畜牧業,遊牧型畜牧業(遊牧業)則晚於放養型畜牧業。②只有遊牧業出現,畜牧業才真正從原始農業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生產部門。③遷移是遊牧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馴化馬匹,發明控制牲畜行動、適應頻繁遷徙的用具,是擺脫定居農業,邁向遊牧生涯的關鍵。④馬具是推動牧人與畜群走向草原的物質依托,從人們躍上馬背的那一刻起,廣袤的草原就成為他們的舞台。

【詳解】介紹遊牧業是如何產生的。馴化馬及發明用具,使得人可以遷移,所以放養型畜牧業轉變成了遊牧性畜牧業,即遊牧業。

①介紹「放養型畜牧業」「遊牧性畜牧業」兩個概念的時間關系,前者出現的早。

②介紹「畜牧業」和「遊牧業」的依存關系。

③介紹概念「遷移」所需條件:馴化馬、發明用具。

④是對③的進一步延伸。

①全新世溫暖期結束之後,氣候轉冷、轉幹的地區不只限於中國北方。②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在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歐亞草原的人們不約而同地作出了選擇:放棄原始農業,融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詳解】

①氣候轉冷、幹不限於中國北方。

②介紹「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兩個概念的平等關系。

歐亞草原和中國北方類似。要註意「不約而同」這個詞語,「沒有約定而有相同的情況」,說明兩地的情況是同時發生的,沒有先後順序。

【總結】材料一側重介紹核心概念「遊牧業(遊牧性畜牧業)」。這種介紹是逐層深入的。

第一段:推出「遊牧地帶」這個概念。

第二段:解釋前進演化原因是氣候變遷,這是客觀原因。

第三段:介紹前進演化首先發生在「農牧交錯帶」。

第四段:解釋人類遷徙的原因或條件(馴馬、發明用具),這是主觀原因。

第五段:歐亞草原與中國北方情況相同。

(摘編自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

材料二:

①馬的馴化賦予人們從不曾擁有的流動能力,人們利用資源的範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②狩獵采集者步行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兩小時步行圈內,一旦人群的規模超過了這個範圍內資源的承載力,就會導致饑荒,這也是為什麽依賴步行的狩獵采集者很難形成大的社會群體。③不過,海岸地帶則擁有季節規律不同於陸生資源的水生資源,且有舟樣之便,有條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夠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樣的復雜社會。

【詳解】這段闡釋馬的作用之一:促進人流動,擴大人類生活半徑。

人要借助動物馬,才能擴大生活半徑。這類似駕駛汽車能擴大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半徑一樣。

①馬的馴化促進了人的流動。

②從反面解釋人(當時是狩獵采集者)不能過多的原因。

③列舉例外:海岸印第安人。因為他們有船。

①馬的馴化還讓人類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環境,此前草原因為單位面積的初級生產力(植物生長)比較低,所能支持的次級生產力(動物生長)也比較低,和沙漠、高原、極地等並列為狩獵采集的邊緣環境。②這個地帶的資源密度小,動物群的流動性非常大,狩獵采集者依賴步行是很難維持生計的,這是草原地區石器時代遺存較少的原因之一。③馬的馴化可以讓人類擁有更大的生態空問,這也是草原地帶青銅文化在馬馴化後興盛的主要原因。

【詳解】這段闡釋馬的作用之二:全面利用草原環境。

①指出馬的馴化還有第二個作用:人類全面利用草原環境。

②③具體解釋原因。

①遊牧業的建立意味著人們進一步依賴馴化動物。②牛羊的馴化本來就是遊牧業的必要基礎。③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則什麽都吃,它們之間構成很好的伴侶關係。④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還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僅僅依賴肉食,遊牧是不能滿足生計需要的。⑤馬與很早就馴化的狗則為大範圍流動放牧提供了條件。

【詳解】遊牧業和馴化動物的依存關系。

①遊牧業和馴化動物的依賴關系。

②-⑤解釋原因。

①畜牧意味著社會中進行農耕和負責放牧的勞動力的分化,遊牧則意味著人們徹底放棄了農耕,但遊牧並不是一種完全自給自足的生計方式,而是需要透過交換從農耕者那裏獲得金屬工具、紡織品、糧食等必需生活資料。②燕山-長城南北地區生計方式的分化不僅表現為農牧並重的經濟與遊牧業的產生,還表現為旱作農業系統的真正建立。③這一地區種植的作物以黍、粟為主,尤以黍為重,因為黍比粟更適應幹旱與寒冷的環境。④構成旱作農業系統的另一種農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質和脂肪的重要來源,而且種植大豆與其他豆類都有養地的作用。⑤有研究認為,大豆的馴化始於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長城南北地區則可能是最早馴化、種植大豆的地區之一,正因為有大豆的種植,傳統的旱作農業系統得以完成。

【詳解】介紹遊牧這種生計方式產生的原因(放棄農耕)、特征(不能自給自足,需要交換)及條件(旱作農業系統的產生,種植黍、粟、大豆)。

①介紹「遊牧業」的短處:不能自給自足,必須交換。要註意「畜牧」與「遊牧」兩個概念的不同。「畜牧」意味著分化,「遊牧」意味著徹底放棄。

②舉例介紹旱作農業系統的建立。

③解釋為什麽種植黍和粟。

④解釋為什麽種植大豆。

⑤進一步從時間維度上解釋為什麽種植大豆。

【總結】材料二側重介紹遊牧業的產生及基本特征。

第一段:馴化馬讓人類走得更遠,生活半徑擴大。

第二段:馴化馬讓人類全面利用草原環境。

第三段:遊牧業依賴馴化動物。

第四段:遊牧業的特征及原因。

(摘編自陳勝前【燕山-長城南北地區史前文化的適應變遷】)

【經驗分享】閱讀新課標卷的第一篇文本閱讀,即資訊類文本閱讀,需要註意以下三點:

1.抓概念。資訊以概念的形式呈現,閱讀文本首先要抓核心概念,然後分析文中從哪些維度闡釋核心概念。

2.抓首句。閱讀每一段要抓首句。對於資訊類文本來說,首句一般是觀點句、中心句。

3.抓關系。明確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可透過核心概念將不同段落進行邏輯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