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我是台灣的在大陸生活12年,僅靠擺攤在廈門買車買房不想離開

2024-07-11教育

一、1980年,陳玉婉出生在台北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作為四個孩子中的老四,她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父親是做工程的,母親在消防隊工作。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生活無憂,家人之間互相幫襯,充滿了歡聲笑語。

玉婉的童年大部份時光是在媽媽工作的消防隊度過的。她經常看到警報響起時,消防員叔叔們立即放下碗筷,奔赴救援現場的場景。這些英勇無畏的消防員成為了她心目中的大英雄。耳濡目染之下,玉婉很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什麽事,永遠不要抱怨。遇到什麽問題,就想辦法去解決,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學生時代的玉婉成績平平,2000年從大專幼師專業畢業後,她如願成為了一名幼師。回顧那三年的幼師經歷,玉婉感慨萬千:"雖然孩子們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但幼稚園經常上演'哭鬧大戲'。我每天左抱一個,右抱一個,哄完一輪又來一輪,弄得身心疲憊。"

最讓玉婉苦惱的是長期彎腰導致的腰痛問題。她回憶道:"我的腰部經常疼痛得直不起來。"正是在這個時候,她的高中同學,也就是後來的丈夫,建議她辭去幼師的工作。

婚後,玉婉決定專心在家備孕。然而,丈夫是職業軍人,聚少離多,備孕之路並不順利。感到無聊的玉婉決定重新找工作,但只有幼教經驗的她,只能在一家公司當起了總務。

玉婉回憶起那段時光,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每天的事情非常多,泡咖啡,打掃總經理辦公室,制定員工福利卡、做考勤等,做的都是簡單基礎的打雜工作。"她陷入了一種困境:對生活不甘心但又沒能力改變。直到2005年,一個意外的機會讓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二、2005年,玉婉懷孕了。因為之前的腰部受損,她不敢逞強,辭去了工作專心養胎。然而,產前產後的大魚大肉和飲食不規律導致她的身材發福,這讓玉婉十分焦慮。

為了減肥,玉婉嘗試了一款熱量很低的代餐產品。她回憶道:"本想著只是去嘗試下,但是在我嚴格的執行之下,確實是有點效果。"這個簡單的決定卻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看到玉婉的減肥效果,朋友們紛紛詢問產品來源。玉婉開始單純地分享,沒想到順便賣了不少貨。她興奮地說:"當你有了'想法',又看到了'效果'的時候,就有老師出現來幫助你做'規劃'了。"

就這樣,玉婉被這個代餐品牌邀請入會,開始了她的直銷生意。起初,生意還不錯,每個月都有會議,各個成功人士分享賺錢的經驗。玉婉被成功洗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脈和時間去發展下線。

玉婉的弟弟和丈夫的學弟們也開始跟著他們一起做。2005年,丈夫轉業回來,投入了100多萬台幣的轉業金。玉婉回憶道:"剛開始的時候我的直銷生意還是很不錯的。"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市場飽和,銷售變得越來越困難。玉婉苦笑著說:"越是推銷人家越是不買,眼看著家裏的囤貨一天天接近臨期點,我和老公心急如焚。"

為了完成業績,玉婉夫婦不得不自己承擔囤貨風險。她無奈地說:"我們整整囤了60萬台幣的貨在家裏。如果這些產品不能變現,那麽它們不光是物理意義上的垃圾,還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一種垃圾。"

最終,玉婉和丈夫的生意一敗塗地。他們賣掉了婚房,再加上丈夫的轉業金,賠了個底朝天,還欠了信用卡20幾萬台幣。玉婉感慨道:"真是造化弄人,我們憑運氣賺來的錢最終全賠進去。有了錢就想要更多的錢,沖動之下就會摻雜著很多盲目性。"

負債的生活很苦,但玉婉和丈夫決定不能讓孩子受苦。他們將兒子送到廈門,由婆婆照顧,而他們則留在台灣努力還債。玉婉堅定地說:"我們始終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很長,累了的時候,我會擡頭看看天,每次看到璀璨的星海,我都相信擼起袖子幹就能把苦日子給熬過去。"

為了還債,玉婉重返幼師崗位,而丈夫則去了4S店當銷售。生活變得異常拮據,玉婉回憶道:"記得有一次我特別想吃10塊錢的豆幹,於是,老公給我買了一包。我喊他一起吃,可是他說自己不餓。"後來玉婉才知道,丈夫常常把好吃的留給她,自己就只靠泡面打發。這一包豆幹讓玉婉吃得非常感動,也讓她更加堅定了要改變現狀的決心。

三、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玉婉來到一家台資企業應聘了電話銷售的工作。她說:"由於之前有過銷售經驗,我很快應聘成功。"沒想到玉婉在這個行業的業績異常出色,她興奮地回憶:"每個月都有六七萬台幣的收入,不到半年時間,我欠銀行的20多萬台幣全部還清了。"

玉婉並不滿足於此。她敏銳地發現了寫字樓區的一個商機:"一到吃飯的點大家就很頭疼,不是貴,就是不合胃口,自己帶飯又很麻煩,這時候我就無比想吃老公的拿手菜。"

正巧丈夫的汽車銷售生意也不如意,玉婉提議在公司樓下開個便當店。她說:"一來我中午有便當可以吃,二來我閑暇時也方便兼顧。"

這個決定證明是明智的。玉婉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沒想到大家都很喜歡我老公的手藝。"便當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就從一個人忙不過來,發展到僱用了幾個服務員。

2008年,台灣還沒有外賣業務。玉婉夫婦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拓展外賣服務。她回憶道:"我們盤下了另外一家店專門做外賣生意。那時候我們接的最多的單子就是各大電視台,一次就是100多份。"

生意越來越好,玉婉辭去了銷售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便當生意中。她驕傲地說:"那一年的收入,每個月都有30多萬台幣。"

四、好景不長。2011年,由於成本上漲,他們不得不提高便當價格。玉婉嘆息道:"就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導致後面的生意一落千丈。原本的便當是50~60台幣,後來是漲價到55~70這樣,折合人民幣1元多錢。"

這個決定導致生意急劇下滑。玉婉無奈地說:"短短幾個月時間,生意掉了一半多,即使後來我們把價格減回到原來水平,也難以挽回失去的客戶。"

就在玉婉夫婦為便當店的經營發愁時,一個意外的機會為他們開啟了新的大門,指引他們走向了人生的下一個舞台。

五、2011年,正當玉婉夫婦為台灣便當店的經營陷入困境時,一個意外的機會出現了。玉婉回憶道:"婆婆那邊的親戚跟我們說,廈門這邊的人和路要弄一個台灣小吃街,問我們有沒有空去看看。"

趁著中秋節全家團聚的機會,玉婉和丈夫特地去廈門考察。她興奮地說:"這是首條設在大陸的台灣小吃街,小小的街巷薈萃了台灣知名度較高的夜市美味小吃。"

看到台灣小吃在大陸如此受歡迎,玉婉夫婦心中燃起了希望。她感慨道:"這些美食不僅僅讓'吃貨們'品味到了地道台灣風味,也搭建起了兩岸文化交流平台,在歡樂氛圍中深化了兩地的情誼。"

2011年9月,玉婉的丈夫果斷在廈門開了一家台灣小吃店。玉婉笑著回憶:"那時候我還顧著台灣的便當店,我開玩笑地和老公說,如果一個月你在廈門的台灣小吃店能賺到2萬人民幣,我們就一起到廈門定居生活。"

看到廈門店的成功,玉婉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回憶道:"於是,婆婆回到了台灣幫我們接管便當店。當天我安排送完了100多個便當後,就果斷坐上了從台北到廈門的飛機,和老公團聚。"

玉婉感慨地說:"那時候人和路台灣小吃街的人氣一度異常火爆,後來我們全家都決定定居在廈門了,並全款買了房。"

這個決定標誌著玉婉家庭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他們不再是台灣的過客,而是真正融入了廈門這座城市。玉婉充滿感激地說:"我們在這裏不僅找到了事業的新起點,更找到了第二個家。"

就這樣,玉婉一家開始了他們在廈門的新生活,踏上了一段充滿未知和機遇的旅程。

六、2014年,玉婉夫婦的創業之路迎來了新的挑戰。玉婉回憶道:"因為城市街道要整改,很多商戶面臨著轉行的局面,其中有不少沿街商家為搶商機紛紛轉型改做餐飲。"

面對這種情況,玉婉和丈夫決定轉型。她說:"我們覺得景區既然做不下去了,那就轉行做居民餐飲。我們在廈門勘察了好久,最後選在一個商圈的一層樓,接手一家店面,開了家台灣的火鍋涮涮鍋。"

然而,這次轉型並不順利。玉婉無奈地說:"但因為競爭對手太多,而我們的口味又沒有什麽獨特之處,回頭客並不多,生意越來越慘淡。"她坦言:"幾個月時間,我們算了下流水,不但沒盈利,還虧了不少。"

面對困境,玉婉夫婦並沒有放棄。他們決定再次調整策略,玉婉說:"無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們又換到了鼓浪嶼做台灣小吃,就是起司馬鈴薯。"

玉婉解釋道:"這個不像我們傳統認為的台灣小吃,比如大腸包小腸,起司馬鈴薯還是比較新穎的小吃,在台灣的各大夜市都有賣。"

為了減輕經營壓力,玉婉選擇了擺攤的方式。她說:"擺攤沒有房租,壓力會小一些。但是擺攤的錢全部用來交了火鍋店的房租。於是我和老公決定暫時關了火鍋店。"

除了白天的攤位,玉婉還開始嘗試新的經營模式。她興奮地說:"晚上,我還做了星光車尾,就是後備箱集市。我想要把它打造成是一個移動的夜市,把台灣的夜市引進來。"

七、在後備箱集市上,玉婉不僅找到了新的商機,還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她感慨道:"在那我們也認識了很多人,他們並不是底層的打工者。聊天之中得知,他們大多數人也和我一樣有故事的人,不少車主曾經也和我一樣賺了很多錢。"

玉婉繼續說:"有的是開飛機做空少的,空姐的,還有很多在國企上班的。後備箱集市對於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個平台,大家一起在平台上抱團取暖,相互支持。"

這段經歷讓玉婉對廈門,對大陸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她由衷地說:"讓我不僅收獲了大陸的友誼,也對這裏有個更深的了解。"

回首過往,玉婉感慨萬千:"回首過往,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坐過山車。"她和丈夫一起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從台灣到廈門,從富裕到貧困再到重新創業。

玉婉深情地說:"這麽多年的打拼,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不過就是信念。有時候也想要逃離,可一方面孩子已經在大陸上學,我們作為父母更不能有鴕鳥心態。"

如今,玉婉和丈夫的婚姻已經持續了整整20年。她驕傲地說:"我們始終是別人眼裏的模範夫妻。我們相互走過了很多艱難坎坷,回首往事,感嘆緣分的美妙。"

在廈門生活了12年的玉婉,已經把這裏當成了第二個家。她堅定地說:"我很幸運,有愛我的家人,有我喜歡的事業。"

對於未來,玉婉充滿期待。她真誠地表示:"我比誰都希望兩岸早日統一,這樣,我回娘家就方便多了。"這句話不僅表達了她對家鄉的思念,更體現了她對兩岸關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