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姓名入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

2024-07-26教育

□雷欣悅 伊書文

當前各地高校招錄工作正在進行,各大高校紛紛開始「整活兒」,在通知書上下足功夫,可謂花樣叠出。今年,揚州大學文學院延續往年風格:為新生撰寫「藏頭姓名詩」,透過這種個人化的方式向新同學們表達熱情的歡迎和真摯的誠意,為新生創造獨一份的開學記憶。

在過去的四年裏,200余名師生共同參與詩歌創作,他們翻閱【詩經】【楚辭】【全唐詩】等古籍,反復潤色修改打磨,最終創作出809首姓名詩。每一首詩都是對新生姓名的獨特詮釋,蘊含著對新生未來的美好祝願。在給新生張譯文同學的姓名詩中寫著「譯書立說通今古,文辭垂世滿乾坤」兩句,希望他矢誌於學,求得真學問。

此舉不僅展現了揚州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獨特人文關懷的體現。可以想象到,師生們懷著滿滿的熱情,一只手握著筆,一只手忙碌地翻閱著厚重的文化典籍,在文字的海洋裏進行思想的碰撞,有時突然迸發靈感,寫下一兩句,也要再經過反復推敲與琢磨。紙上的每一句話每一行字都凝結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傳遞著對每位學生的期望和尊重,激勵著新生勇往直前,追逐夢想,開啟人生新篇章。

作為文學院,以姓名入詩,也不失為一種教育方式的創新,在新生心中播下文學的種子。在中國,詩歌自古以來就承擔著傳遞情感和啟迪思想的功能。一方面,學生以「接力傳棒」的方式扮演著「詩人」的角色,深化理解和運用漢字文化,將詩意與浪漫「代代相傳」;另一方面,新生也能夠借此感受到自己名字背後的獨特意義,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欲。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詩篇不僅是對新生的個人歡迎,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生動實踐。揚州大學的姓名詩創作,不是簡單地復制貼上,而是根據每位新生姓名的含義,尋找最貼切的古典意象,同時還融入了現代的元素,創作出既符合傳統古詩韻味又貼近現實生活的詩歌,引發學生共鳴,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是一種富有創意和意義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

揚州大學這一創新舉措,贏得了新生和家長的廣泛贊譽,不少學生在收到通知書後既感動又驚喜。它為學生搭建起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連線的橋梁,讓學生體驗到溫馨、互相尊重的校園氛圍,切身感受到文學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未來,這些獨屬於自己的詩篇或許會在學生們的心中成為不可割舍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