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趁早認清:給娃學歷的和給娃能力的,可能是兩個地方

2024-07-09教育

今年我線上下做了7場新書釋出會,有一個問題是被問到最多的:

AI強勢快速的發展起來了,將來很多職業都會被取代,我們教育娃重點要放在哪些地方呢?

對此,我的答案是,教育需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提出好問題的能力;感知美的能力;復盤叠代的能力。

另外最關鍵的是,當機器越來越強大的時候,我們更需要保護孩子的「人」性。

就那麽巧,寫完文章後不久,啟行【未來學習者大會】召開了。

其中一個話題就是,「破解AI時代的教育哲學」,分享嘉賓都是相關領域的老師們。

今天把我的筆記送上。文章比較長,但相信讀完肯定會有啟發。

01

你有什麽問題?

分享會,可不就是我們在台下,聽著台上嘉賓們一頓觀點輸出嗎?

但這次分享會的開場很有意思,幾位嘉賓並沒有急於發言,而是介紹了主題後,問台下的觀眾,你們有什麽問題嗎?

這個新穎的開場本身,也就引出了嘉賓們的第一個觀點:

提出一個好問題才是AI時代的核心能力。

提出問題的能力要遠遠高於回答一個問題的能力。

可是,而今大多學校的教育模式還是在考察「標準答案」,蘆校長也提出來一個大家可能忽略的現實問題:課堂上都是老師在提問題。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非常難的,可想要培養這種能力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裏也是最難的。

這兩年有一個趨勢已經慢慢顯現:在市場上,提供學歷的和提供能力的,已經是兩種機構了。

第二種機構不提供學歷文憑,但這些年,提供能力的機構做得非常好,而且比學歷教育還貴。

這句話是「給了我一棒子」的,我們一直擔心知識和學歷貶值,但似乎又不得不跟隨大流去拼學歷——原來這個問題可以分開看,學歷和能力是不同地方提供的。

當時有人就問了,為什麽會有父母願意選擇第二種機構呢?

分享會上的一位AI科學家就說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可能用不了5000天,公司將被拆解,未來可能是平台和超級個體的時代,在未來我們的現實世界與數位化將完美融合。

看到這裏你還認為,我們的教育還要以培養一個好的打工人,在好公司裏找到好工作為目標嗎?

從這些嘉賓老師分享的教育趨勢和教育環境來看,我們不能抓瞎,而是要看清,什麽才是真正重要的。

對我來說,具體的行動就是,學校沒有的,家庭就需要補足。學校考察「答案」,家庭能否創造條件多鼓勵「發散」。

這並不是方法論,而是一種心態,回家多問問孩子,對於老師,對於答案,對於考核有什麽疑問?允許另外一種可能性的存在。

要學會提問,需要先建立一種意識,如果我們內心喜歡「你告訴我」,我們自己對於一件事都沒有觀點和質疑,我們仍然害怕權威,那家庭環境是很難幫助孩子去學會提問的。

日常生活,尤其是寒暑假,有沒有可能多幫助孩子去體驗一些不一樣的學習模式,比如PBL學習方式等等。

大會體驗中的一個PBL計畫

說到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它是基於計畫的學習,和傳統教育不同的是,傳統教育孩子是被動的思考,而PBL倡導的是自我驅動,每一個環節都引導孩子的自發思考,真正的把問題交給孩子。

你可以這麽理解,PBL鼓勵學生像成年人一樣工作,帶著某個角色去完成某項任務。它是真正的實作了「讓孩子學會做事兒,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復雜的、有挑戰的問題。」

小組作業,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小的成本搭建最高的塔

在任何一個PBL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即它的核心一定是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Learning Goals(學習目標),整個過程是圍繞著這幾方面進行:

1、有挑戰性的問題(踮踮腳就能完成)

2、持續性的研究

3、真實性

4、學生的發言權和選擇權

5、反思

6、批判性反饋及修改

7、公開展示的成果

根據機構的老師反饋,第4項「學生的發言權和選擇權」是我們目前學校中比較少實施的,我們家長和老師更註重的是第7項「公開展示的成果」。

第一個「問題的設定」也是我經常提到的,給孩子的問題一定是要踮踮腳就能完成。

關於「反思」,老師的分享我也很喜歡,可以總結為下面三個環節,日常和孩子的聊天中我們就可以用起來:

Rose:玫瑰,高光時刻

Thorn:刺,挑戰與疑問

Bud:花苞,新啟發,想法

那中間的溝通呢,在家庭中,我們在與孩子的溝通就可以嘗試這個技巧——KSH的溝通標準。

其中K是kind (友善的),S是specific(具體的),H(helpful )給孩子的建議是有幫助的。

所以你們看,大家一直討論的理性思維、批判、自發探索等核心素養,其實都是要讓孩子真正的「學以致用」,而PBL的底層邏輯就是讓孩子擁有主動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真實問題、形成真實產品的機會。

這也就是我經常說的,讓孩子的學習模式從「知識」轉接到「生活」。

會上好幾位嘉賓都講到了孩子學習的底層邏輯,接下來詳細說一說。

02

「好的」學習方式該是怎樣的

有嘉賓首先提出,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促進一個人的成長,而成長就是建立在關系中的,這一點經常被忽視。

每個人從出生到最後離開這個世界,一路成長,不可能是被關閉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然後獲得成長的;

成長一定是建立在各種關系裏:我和別人的關系、和長輩的關系,和同伴的關系、和比我弱小的人的關系,還有和環境的關系,包括自己和自己的關系。

在這樣的語境下,AI時代帶來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它打破了傳統的關系,改變了關系中各種要素的位置。

你可以想象,未來幾十年,一個很強的AI設計者可以為了商業目標,把孩子與人的連結,變成孩子與機器之間的虛擬連結。人與人的交流可能就更依賴機器來進行了,這不是我們育人的根啊。

所以幾位嘉賓都提到了,未來的教育一定是聚焦於人性的。而從父母角度,他們也強調了,看似是養育孩子,更多的是重新洞察自我。

老讀者應該很熟悉了,我三年前就提出,育兒不是方法論,而是關系學,這也是為什麽我三年前開始寫的新書,不是關於育兒的,而是討論父母自己,如何梳理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我始終相信,如果父母沒有理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各種關系,那麽學再多育兒知識,仍然無從下手。代入一下,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從小缺失的課程,現在需要給孩子補上。

了解到教育的本質後,再談怎麽學習,我們要有意識地多把孩子帶到真實場景的學習,他才知道我是多麽的需要這些知識。

啟行營地創始人說了一段話:

「當孩子和家長共同學習的時候,你看看孩子厲害還是你厲害?

當我把孩子和家長都帶到大自然中,帶到真實的場景裏的時候,我們學一個新的東西,誰願意好奇,誰願意挑戰,誰願意嘗試,誰願意發問,那永遠都是孩子。

那個時候,父母就會轉換一個視角,說我的孩子原來是這樣,而不是每天在家裏看著他的作業,居高臨下地說‘你這都不會?我當年怎麽怎麽樣……’,這句話在我孩提時代,給我的壓力倍兒大,是因為你們是北大畢業的,我什麽時候才能變成那個樣子。」

孩子如果是在這種壓力下,爺爺說,爸爸也說,媽媽也另有期待,那孩子真的是沒有安全感,很有壓力,覺得我到底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你們那樣的人呢。

AI時代下,最關鍵的就是,跳出那個視角,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而這樣的能力,必須在真實情境下進行,而不只是記憶背誦書本上的知識。

03

到底什麽,是不會被替代的

現場嘉賓們提到,如今我們所說的規則也好,知識也好,都是可能被人為技術操縱的,在AI時代下,也愈發容易被替代。

那到底還有什麽東西不能被替代呢?就是人性。

什麽是人性?就是幫助孩子去關註到他身邊的人,包括他父母的感受以及這個更大的世界裏面需要我去探索什麽,我的意義在哪裏。

說到根本,就是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而歸屬感只有在跟人之間建立真實連結後,它才會發展起來。

有個例子,曾經有個女孩,物理課上著上著就不想上了,為什麽呢?後來一了解才知道,是因為物理老師在她回答問題後,露出了一個讓她當時覺得很震驚的表情。正是那個表情,讓這個孩子從心底裏覺得「物理老師不喜歡我。」

在這種不喜歡的氛圍下,孩子沒有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個學習者的那種安全和歸屬,在這個課堂裏面感覺自己是被他人評判的,於是,她就不喜歡物理了。

你們看,我們現在都在談怎麽樣讓孩子更喜歡學習,怎麽樣他能夠擁有幸福的人生,但是它的底層其實是自己的安全感,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關系,需要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

在這一切的基礎之上,他才能夠慢慢知道我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才知道我擅長什麽,我喜歡什麽,我在什麽樣的環境下最能做我自己。

所以它是一個長期主義的事,但我們現在都在忽略本質空談最終想要的結果,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對我來說,與其擔心AI時代帶來的改變,不如先把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那些基礎做好。

04

打造不被AI替代的能力

談完為什麽要這樣學,我們還要知道我們未來學什麽。

當天會場上,聊這個話題的,是個蠻「大咖」的陣容,他們有來自劍橋的AI數據科學家、有來自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還有清華大學畢業的建築設計師和知名投資人。

他們聊的就是,現在給孩子打造哪些硬實力,才能讓他們在未來不被AI替代呢?

其中一個知名投資「大咖」舉了自己的例子,讓我有點意外。他說他投資了那麽多計畫,其實到頭來投資就是一種心法,能不能戰勝貪婪,戰勝嫉妒,這些心法就完全不是AI可以取代的。

所以當我們去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是把這些心法,知行合一的東西早一點告訴孩子們,而不是現在拼命地教他們「技法」。

另外2個AI科學家根據近年的創業經驗以及AI在各行各業的套用來分析,他們覺得,在AI時代,人才應具備的3個能力分別是:

設計創意能力、商業閉環能力、傳播學能力

且需要三個能力合一,而不光有其中一個,這就是未來需要的復合性人才。

你看,這就是「一個人就是一個team」的存在,不懂使用者不懂傳播學,再好的創意也不會被看到;不懂商業閉環,也難以實作其價值。

當然除了硬實力,能走多遠、能抗多大事,一定和心智、性格有很大關系,所以我們還要提高孩子的「心智生產力」:

逆商、同理心、好奇心

當知識變得廉價,什麽才更有價值?是思考,是好奇心。就像我前面說的,如果沒有好奇心,就無法提出一個好問題。

最後,3位AI科學家還給大家劃了個重點,如何培養未來人才,給大家參考:

一、培養娃的興趣,專註一個方向深耕;

二,天生具有好奇心,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才能很好的適應未來的世界。

三、好好生活、大膽生活,深刻生活(反思能力,去叠代)

反思就是讓我們更深刻地與自我連結。跳出快感去生活,打斷多巴胺的迴圈,學會抵抗多巴胺的快樂。在充滿多巴胺的誘惑中去成長,去找到自己。

而我,最喜歡最後一項答案:好好生活、大膽生活、深刻生活,這是說給我們每一位大小朋友的。

05

分享會的最後,校長讀了一段他寫給女兒成人禮的話,我特別有感觸,也想和大家分享:

「人生一遭總要證明自己來過,恰逢青春活力,意氣風發的,請你不要懷疑,不要猶豫,豁得出去瀟灑走一回。

無論前途平坦或坎坷,無論結果成王或敗寇,爸爸媽媽永遠在這裏敞開雙臂牢牢地守護你,以永遠的溫暖,無邊界的耐心收納你所有的喜怒哀樂,而你只需要守著自己的心,勇敢去做對的事,勇敢去追心中那個充滿陽光的夢。」

校長就著這個分享和大家說,佛性也好,雞娃也好,其實我們都坐在這裏探討教育,對的答案都在我們心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堅守。

最後我們都做了一份作品,每個人作為learner,或從個人或從為人父母,以孩子的空杯視角和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

這個氣球,給每個艱難前行的大人,也給那些承載著壓力前行的孩子們。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今天這篇文章很長,而且讀起來也有一點點難度。但前沿和有價值的東西,就是需要花點時間靜靜領悟的,希望對讀到最後的朋友們有啟發,那我花這麽多時間整理也就值得了。

認識啟行是前幾年帶小D去參加他們的寒假營,那時純粹好奇,因為業界傳言啟行就是「除了貴沒毛病」。

真實體驗下來後,我也一直說,如果有預算,那麽啟行絕對值得。

他們家的營運服務顆粒度做到了極致,而且從這次發起的大會就能知道創始人的能量和人脈。

他家營地設計是完全按照PBL,而且內容、選址和設計都是很有前瞻性,又非常以孩子為導向的。

那次參加營地的父母和孩子都是啟行的「死忠粉」,和我說的就是「一旦入坑了,就反復回購」。

但我從沒和大家推薦過啟行,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希望讓沒有預算的家庭焦慮,覺得這麽好的資源我無法提供給孩子。

教育產品是消費不是投資,再好的東西也是需要和家庭情況、孩子情況匹配的。今天這篇是幹貨分享,順著分享一下,對啟行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己去關註一下。

歡迎閱讀我的新書

解鎖思維模式,做個有能量的「自己」

覺得文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