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構建勞動教育校家社共育責任鏈條

2024-04-29教育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

讓學生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全時空中感知勞動教育,實作個體性、集體性、社會性勞動教育的統一融合,是勞動教育協同推進的重要前提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定了三大類勞動的十大任務群。要全面覆蓋三大類勞動,應構建校家社全場域彼此連線、相互配合、深度呼應的連環式課程集群

當前,校家社協同推進勞動教育,面臨著師資隊伍建設的諸多挑戰與困境。一方面各地各校勞動教育師資整體數量供給嚴重匱乏,另一方面勞動教育師資品質、專業化水平整體偏低

讓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真正從政策化為行動,從理念變為現實,從空中樓閣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必須構建起校家社共育責任鏈條,凝聚「三位一體」共育合力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近年來,勞動教育在全國大中小學普遍實施,已形成了蓬勃發展的新局面。但從整體看,勞動教育依然存在理論研究相對薄弱,實踐體系比較零散,系統性、綜合性、貫通性不足,缺乏規律性總結等問題。此外,社會上普遍對學校勞動教育關註較多,對家庭和社會勞動教育研究不夠,對各方如何協同推進勞動教育的研究更為欠缺,亟須構建共育責任鏈條,才能發揮最佳育人效果,共同推進勞動教育的高品質發展。

整合貫通資源 打造全時空勞動教育資源矩陣

當前,在勞動教育實施中,空間有限、資源供應匱乏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整合貫通校家社勞動教育資源,提升資源共享能力,形成全覆蓋的勞動教育資源庫,讓學生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全時空中感知勞動教育,實作個體性、集體性、社會性勞動教育的統一融合,是勞動教育協同推進的重要前提。

一是開發家庭勞動教育資源。家庭是進行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的最佳場域,是體驗勞動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是個體化、生活化勞動教育的純天然資源地。廚房、客廳、臥室、院子(陽台)美化、收納等都是可以重點開發的資源。需要註意的是,家庭中的勞動教育並非簡單的擦桌子、洗碗、掃地等家務勞動,而是應向個體揭示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深度和廣度,豐富個體對生活的意義體驗和價值建構,從而實作個體人格和精神的健全發展。例如,太原市第四實驗小學組織學生開展了「小廚房大學問,重勞動傳孝心」主題勞動教育活動,不僅讓學生體悟了勞動的價值和學問,還弘揚了中國的傳統美德與文化。

二是挖掘學校勞動教育資源。很多中小學校充分挖掘校內勞動教育資源,利用各類空間改造勞動場所,對校園可利用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空間、每一個場館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或利用樓道、窗台、食堂等,建設勞動園地、勞動角、勞動實踐教室等,努力為學生提供校園內的勞動實踐場所,讓學生不出校園即能開展勞動實踐體驗。比如湖南省長沙市實施的「校園+邊角」「學校+家庭」「區域+基地」等模式,打造了立體校園、同心校園、開放校園,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資源,為學校勞動教育開拓了廣闊空間。

三是拓展社會勞動教育資源。與學科課程不同,勞動教育對實踐場地及設施裝置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當前,許多地方在社會資源拓展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形成了非常好的經驗和模式,例如江蘇省常州市統籌全市各類優質勞動教育資源,推動「農業+」「工業+」「科技+」「生態+」「企業+」等具有鮮明社會特色的勞動教育基地布點,采用「基地+學校」共建模式,形成生態農業體驗類、地方文化傳承類、智慧制造實踐類、未來職業探索類四大類勞動教育基地群。天津市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安排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及城鄉社群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並支持各區、各學校依托普都青年畫、泥人張等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設一批勞動教育合作基地,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教育課,認定不少於60個中小學實踐課堂資源單位。

強化內涵建設 構建全場域勞動教育課程集群

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式主要是回答「如何培養人」的方式方法問題,建構什麽樣的課程、覆蓋哪些重要內容、透過什麽樣的路徑來實施等問題,直接關系到勞動教育的發展品質。據調查顯示,雖然全國各地各校基本都開設了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但是大部份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處於零碎開設、相互孤立的狀態,缺乏校家社三方面的整體規劃與科學設計,無法起到協同發展學生勞動觀念、培養勞動精神及提升勞動能力等作用。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定了三大類勞動的十大任務群。要全面覆蓋三大類勞動,應構建校家社全場域彼此連線、相互配合、深度呼應的連環式課程集群。課程群的建設基於整體、充分考慮勞動教育的所有型別構成部份,把同類勞動、發生在校家社不同場域的相關任務群編排到一起,組成課程群,按照學生勞動素養的發展性原則,進行系統性、持續性、進階性建構,以避免勞動教育課程的零散化、割裂化、分散化導致的教學效果不佳。可以說,這是勞動教育強化內涵提升、協同推進的重要路徑,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建立橫向統整式課程群。從當前勞動教育課程群建設的現實情況來看,一些學校積極探索,開發了豐富、多元的統整式勞動教育課程群,為校家社科學實施勞動教育提供了豐富載體和有力依托。比如浙江省富陽區富春七小依據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目標指向,系統開發了農事勞作課程群、勞動創意課程群、美好生活課程群等。每類課程群下設定多門課程,例如美好生活課程群下主要設定生活整理課程、誌願服務課程和垃圾分類課程等,每門課程下又設定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

二是建立焦點式拓展課程群。這種方法是註重以某個學科課程為基礎或核心,圍繞此學科課程開發一定的勞動教育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例如,重慶市人民小學充分挖掘重慶及學校周邊的勞動教育資源,從「勞動美」的一個視域出發,構建了「美物」課程群、「美者」課程群和「美景」課程群。「美物」課程群下設定了「山城紅」「重慶產品代言人」等課程;「美者」課程群包括「尋訪最美勞動者」「城市美容師」等課程;「美景」課程群則包括「山城小導遊」「橋都的橋」等課程。這種從一個學科視域出發,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及校情,利用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生態園、產業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勞動教育資源和空間,全方位打造的融生活性、實踐性、社會性和時代性為一體的課程體系,也形成了校家社貫通的課程群。

推進擴容提質 培育全鏈條勞動教育師資隊伍

當前,校家社協同推進勞動教育,面臨著師資隊伍建設的諸多挑戰與困境。一方面各地各校勞動教育師資整體數量供給嚴重匱乏,另一方面勞動教育師資品質、專業化水平整體偏低。從解決當前問題和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推進校家社勞動教育的擴容提質增效,打造教師團隊是關鍵。

一要重視家庭啟蒙導師的基礎作用。家庭和父母在勞動教育中無疑擔負重要責任。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第十六條明確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二要重視學校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新時代勞動教育被賦予了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綜合育人價值,對師資品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不僅需要學校勞動教師自身具有正確的勞動教育觀,而且還需要具備較好的勞動知識與技能,以及較高的勞動課程設計與開發、課程實施與評價、課程管理與指導等能力。另外,學校專業教師還肩負著對家庭勞動教育進行指導的重要職責。一方面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學校可透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方式,向家長宣傳勞動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價值、勞動課程開設的意義等,促進家長對勞動教育形成正確認知。另一方面要指導家長把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學校要及時讓家長了解學校本學年、本學期勞動課程規劃方案、實施要點、任務清單等,指導家長將相關勞動內容作為家庭勞動的重要組成部份,使家庭勞動教育與學校勞動課程建立強關聯,使學生習得的勞動技能得到及時的套用和鞏固。學校可以建立勞動清單制度為主要途徑,提高家長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識,增強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的計劃性和持續性。

三要發揮社會拓展教師的支持作用。建立發展共同體,凝聚社會勞動教師的群體力量,才能實作勞動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培育出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例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開設「勞模工匠大講堂」,講授「開學第一課」、班會課等,開展「致敬勞模交流會」「工匠課堂」「勞模家長上講台」等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努力成為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時代新人。

固化凝練成果 完善全要素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做好勞動素養評價,是常態化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保障。可以從家庭勞動教育的個體性、主體性,到學校勞動教育的集體性、發展性,再到人的社會性等成長維度,建立「學生勞動成長檔案」,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公布後,許多地方和學校都基於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勞動習慣與品質四個核心素養,建構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

許多地方為凝練勞動教育成果,開發了視覺化立體評價平台,整體建立家庭、學校、社會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體評價機制。比如,江蘇省常州市向全市中小學生發放了12萬多冊【未成年人新時代社會實踐成長護照】,實作線下勞動活動留痕。再比如,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利用數位賦能,研發「一網一冊一表一單」評價機制,架構了校家社勞動教育全要素「協評」的評價鏈。所謂「一網」,是指研發「樂實踐」網路評價平台,將學生與家長自主評定、學校同伴與教師評定、社群與基地教師評定等各種評價,透過數位平台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一冊」指【家庭勞動成長手冊】,實施學生日常勞動家庭評價。從學生家庭勞動參與情況、勞動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勞動收獲等不同維度,設定「初階—中階—高階」三級學生評價指標,彰顯家庭基礎。「一表」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評估表】,實行學校整體推進評估。評估學校在勞動教育規劃制定、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學生勞動評價等方面的工作實效,納入學年度辦學績效考核,凸顯學校主導作用。「一單」指【鎮街基地示範建設清單】,督促鎮街勞動教育基地建設,孵化社會支撐力量。

在國家數位化戰略行動的大背景下,各地各校都在努力構建基於資訊化、數據化、智慧化,集「數據采集、記錄、儲存、分析、評估、管理」於一體的勞動教育評價系統和管理監測平台,以實作「評價要素和標準科學統一、參與主體和實施方式多元、小初高一體和家校社貫穿」的勞動教育評價,保障勞動評價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社會認同度,激勵和引導勞動教育向更高品質發展。

因此,讓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真正從政策化為行動,從理念變為現實,從空中樓閣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必須構建起校家社共育責任鏈條,凝聚「三位一體」共育合力,形成協同推進勞動教育的資源矩陣、課程集群、教師團隊、評價體系,註重挖掘勞動的綜合育人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讓學生真正懂得並理解誠實勞動的價值與意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發展、勞動精神的成長,讓他們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讓更多的孩子透過勞動教育創造美好的明天,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勞動與社會實踐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計畫「數位教育背景下勞動教育教學範式創新與實踐探索研究」[編號:BHA23015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