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研究生畢業「斷親緣」,導師不妨學會釋懷

2024-03-24教育

劉海明(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緣分。緣分是人與人之間締結的某種契約關系,有固定的,也有此生註定要維系的。血緣是最基礎的緣分,接著是地緣、學緣等更多緣分型別。

現代社會,城市化加速了人口流動,越來越多的人在陌生的環境中生存,地緣關系和學緣關系得到強化,甚至成為某種血緣關系真空狀態下的重要補充形式。隨著90後、00後進入成年,這個群體在塑造著新型的血緣觀和學緣觀。今年春節期間,有的父母吐槽自己的孩子不願意走親訪友,「斷親」話題沖上熱搜。

近日,某大學一位教授撰文吐槽研究生畢業後跟自己「斷親」,引發了有關教育領域中「斷親」現象的討論。

一些研究生畢業後,哪怕逢年過節,也幾乎不再跟之前的導師聯系。導師希望學生在春節期間主動聯絡一下自己,這樣的心理期待實屬正常。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曾經相處數載的師生呢?

期待落空,當導師的吐槽一下學生,原本也是常態的心理反應。有些網友從師生關系的功利化角度分析「斷親」現象:「師無德,則不親。師賢德,終生親。」「想多了。覺得你有用時則親,反之形同陌路。」「這就是我們從小教育的失敗對吧?這就是老師和導師教育的偏離航線的結果。」

對於研究生「斷親」現象,部份網友各打五十大板:「導師給學生求學的專業增值大多數有限或為負,如教不了啥有用學識卻猛用學生幹活,無償或低成本給導師掙錢。」「當今嬌生慣養,擅長索取,不會感恩的學生不在少數。」

也有網友以佛系的心態勸導為人師者:「研究生與導師和古代師徒關系差不多,按說關系應該極為親密。」「現在的導師有幾個真正地去關心自己的學生?又有幾個真的拿學生當家人?」「自己的父母都不經常聯系,何況老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繳學費,你捧飯碗,兩不相欠,各自安好。」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別說學緣關系終有時,即便是血緣關系,傳統社會也只是強調三代人的交往。研究生畢業不再跟導師聯系,當導師的如果學會釋懷,習慣這樣的新型師徒關系,大家「相忘於江湖」,或許也是一種超脫吧。

人生在世,總要「客串」不同的舞台,每個舞台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因此誰都很難做到「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友情的叠代,是社會發展的邏輯決定的。研究生畢業,進入他們人生的新舞台。作為導師,心裏惦記畢業了的學生,這是出於師者的道德義務。這樣的惦念,不是外在的強制規定,更多是師者的自我規定。道德義務不需要報酬,導師牽掛畢業生,但不必苛求對方心有靈犀,不必苛求他們逢年過節打電話噓寒問暖,也不必過於糾結學生的「失禮」。

在所有的緣分中,也許學緣最為純粹。僅僅因為知識的供需關系,讓老師跟學生結緣,讓學生之間結緣。知識是維系這種緣分的紐帶,隨著知識供需關系的結束,這樣的緣分淡化勢所難免。真正能很好地維系學緣、師緣的學生,恐怕只是願意履行善意義務的少數人。

善意屬於積極義務的範疇,一般情況下只會為少數人所有。一個導師,這輩子能有三兩個推心置腹的學生,並終生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已足以令人羨慕,何必再苛求所有的學生能終生銘記師恩呢?

一些研究生畢業即選擇「斷親緣」,雖然超出了人之常情,有的還顯得很是失禮,但只要導師們「知天命」,相信就能看淡並釋懷。如果一時不能釋懷,不妨多思考一下自己在教育事業中所處的位置。

研究生導師作為教師,這份工作包含著三重意義:一是完善自我,二是服務學生,三是獻身教育事業。如果研究生剛出校門就「斷親緣」,作為研究生導師,不妨反思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是否已經完善;如果勝任教學科研,勝任指導研究生,再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盡心盡力栽培了學生。

如果前兩項工作都做到位,不妨再追問自己進入教育領域的終極目的是什麽。是期待學生的報酬,還是純然熱愛教育事業?相信一個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不會過於看重並糾結畢業生逢年過節是否問候自己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友誼觀。真正有情懷的人,年輕時斷的「親緣」,興許到了一定歲數時會接續中斷的某些緣分。師生關系本是結緣,同時也要隨緣,懂得了這個道理,自然就能彼此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