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人事時間|這些著名科學家曾擔任中科大校長

2024-10-12教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近日,中科院副院長常進院士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常進,1966年5月出生,研究生,理學博士,中共黨員,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進曾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台長;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台長等,2023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他長期從事空間高能粒子尤其是電子探測技術方法及科學實驗研究,是「悟空」號暗物質體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

此前擔任中科大校長的是物理化學家包信和院士。

包信和,1959年生,無黨派人士,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2018年度陳嘉庚化學科學獎得主。包信和主要從事能源高效轉化相關的表面科學和催化化學基礎研究,以及新型催化過程和新催化劑研制和開發工作,研究成果曾獲評2014和2016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1995年從德國回國後,包信和長期在中科院系統工作,歷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包信和任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2017年6月起任中科大校長。

1958年9月,為培養研制「兩彈一星」的尖端人才,中科大創新立校。在60多年時間裏,中科大攻克了同步放射線加速器、鐵基超導材料、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等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主導或參與研制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暗物質體子探測衛星「悟空」,開通國際上首條千公裏級量子保密通訊骨幹網「京滬幹線」。

中科大成立之初,郭沫若以中國科學院院長身份兼職出任校長。一位文學家擔任一所理工科大學的首任校長,對於這所學校人文風貌的熏染極其重要,中科大成為一所既張揚科學技術風帆又不缺少文化傳承的大學。郭沫若要求中科大學子成為科學技術方面的專家,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學習一點文學藝術,形成科學和藝術的融合,在文學藝術中找到科學技術創造的靈感。

值得一提的是,常進為中科大第11任校長,也是繼侯建國後,中科大再次迎來「校友校長」。

2008年,侯建國任中科大校長(副部長級),2015年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16年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2017年任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2018年,侯建國履新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2020年12月至今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侯建國是物理化學家和奈米材料專家,研究領域包括奈米材料與結構、單分子物理與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系十九屆、二十屆中央委員。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何梁何利獎、陳嘉庚化學獎、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獎特等獎、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等多個重要科技獎項。

同為校友的中科大校長還有朱清時。

朱清時院士1963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學習,1968年12月畢業分配到青海西寧山川機床鑄造廠工作。1974年12月調入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從此開始研究工作。1984年8月調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開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建立中國科學院選鍵化學重點實驗室。1996年8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歷任中科大校長不少都有留洋經歷。例如,郭沫若曾赴日本留學,嚴濟慈赴法國,滕藤赴蘇聯列寧格勒工藝學院進修,谷超豪獲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科學博士學位,萬立駿在日本東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等。

此外,11位中科大校長中有多位中科院院士,包括嚴濟慈、谷超豪、朱清時、侯建國、萬立駿、包信和、常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