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孩子走路前有爬與沒爬,有何區別?這三個明顯差距,家長知悉

2024-07-01教育

帶著兩歲的侄女和女兒在公園玩耍,看到一個男寶很調皮,總喜歡拿別人手裏的玩具,他媽媽讓他還給別人,譚寧可丟地上都不遞過去,媽媽氣得一直在跟小朋友們道歉。

我看不下去就說了那媽媽幾句,怎麽可以這麽寵著孩子呢,他拿別人玩具時我們就要及時制止了,語言制止不了就上手打幾下,要不然他覺得媽媽是預設可以拿別人手上的玩具,而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在聊天過程中,這位媽媽說兒子從小就很懶,脾氣也不太好,人家都是先學爬再學走路,她兒子是不學爬直接學走路,讓他爬著過來拿玩具,譚寧可在那裏吼著不要玩具也不樂意爬過去拿,最後大人只好拿著玩具過去給他,可能就是這個時候養成的壞習慣。

其實,孩子的性格跟學不學爬就走路沒多大關系的,主要還是後續家裏人對他的管教不夠嚴格、引導不夠正確。

但如果有學爬才走路對孩子是有好處的,畢竟這是爬行發育中的一個必經階段,與沒有學爬就走路的孩子是有些差別的。

1、先爬再走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的大腦是左半球掌管右邊身體的行動、右半球掌管左邊身體的行動。而孩子的爬行就是一前一後左右手交替著向前行動,這就促進了大腦的協調能力和神經系統交叉發展。

透過這一階段的發展,孩子長大後的協調能力就比較強,尤其是在幼稚園玩遊戲時能體現出來。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朋友走獨木橋左右晃,甚至還不怎麽敢往前走,老師說這孩子可能沒有學爬就走路了,孩子媽媽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所以說學爬是能夠促進孩子們的大腦發育,這對將來的 協調能力、邏輯能力 都有很大幫助。

2、感官世界的能力差距

孩子在一歲之前要學會很多的小本領,這其中就有爬行,在他們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得透過爬行來達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樣才能滿足好奇心、探索到想要的事務、感知到不同的觸感。

但是,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孩子,他們減少了接觸事物的機會,比會爬的孩子晚了一步感官世界的階段,這就讓大腦得不到及時「刺激」,對將來的學習、探索等可能存在一些遲緩。

3、促進消化

孩子的爬行過程有時候是腹部貼著地面「摩擦」,有時候是手腳前行,這無形中就促進了腸胃的蠕動,幫助了消化,也就讓孩子的胃口變好,對成長發育有很大幫助。

因此,爬行雖然只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影響到孩子大腦發育,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盡量讓孩子學會爬,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

如何讓孩子學會爬行呢?

首先,在孩子還沒學會爬行之前不要給學步車,一旦孩子習慣了學步車的「步伐」,他們就不願意爬了。

其次,孩子在8-10個月時是爬行的敏感期,而且他們也學會坐了,可能自由轉換從坐到爬、從爬到坐,不需要家長在一旁幫助。

剛開始學爬的時候,可能只是移動身體趴著蹬腿或者後退,我們可以用顏色鮮艷的物體去吸引孩子,讓他們有向前拿的想法。

另外,我們也可以輔助推進,用手掌推著孩子的腳掌,一步一步幫孩子找到手腳協調的動作,多試幾次他們就知道如何爬了,這是人類本能反應。

最後,在孩子學爬的過程中,我們要多鼓勵孩子。但是,孩子們即使沒有學爬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每個孩子的發育不同,也許在爬行方面的欠缺在其它方面補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