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五)為什麽說創新的源頭是高校

2024-01-26教育

【科技書推薦之【中國優勢】】(五)讀【中國優勢】有感之為什麽說創新的源頭是高校

如果把創新理解為科學發現的話,那麽進入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範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 第一正規化 是經驗觀察型的規律總結,像蔡倫造紙、愛迪生找燈絲,都屬於這一範式。 第二正規化 是抽象歸納型。 第三正規化 是數理演繹型。 第四正規化 是數據密集型。現在,逐步到了 第五正規化 智慧計算實踐,讓科學發現更加依賴高精密的儀器、大科學裝置和智慧計算的推演。只有一個地方具備儀器和人才雙聚集的,那就是研究型大學 。

一、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歷程

16世紀,英國高校就有了研發職能。到19世紀,美國、德國和法國建立了以高校為主體的科研體系。世界上第一所以研究型大學模式建立起來的就是美國於1876年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140多年的開發中,高校科研體系得到了充分的完善,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新的科學成果大量集中地。

當今,每一項前沿科技的背後都有高校科研的支持。

人工智慧產業 ,從高校醞釀而來。在AI產業演算法、算力和大數據訓練這三個核心領域取得突破的關鍵人物都出自高校。 2006年 ,多倫多大學教授傑佛瑞·辛頓提出了深度學習演算法; 2009年, 史丹佛大學教授吳恩達提出用GPU解決算力問題; 2011年 ,史丹佛大學的李飛飛教授找到利用大數據訓練人工智慧的關鍵方法——數據標註。

除此之外, 自動駕駛領域 的元老主要出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這三所高校。

風頭正勁的 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 的創始人馬克·雷波特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也是一位典型的學術派創業者。

基因編輯技術 ,其三位發明人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張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工作的艾曼紐·卡彭特。

可以說,以上這些熱門科技,追根溯源都出自高校。進入到當今大科學時代,更是如此,企業要想在產品上、在技術上有更大突破,沒有科研的支撐、沒有高校的支持是做不到的。 因此,在我們國家走向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一流高校就是扛起使命擔當的「領頭羊」。

第二,美國高校如何做技術轉讓

在美國,高校一般都會設一個「技術轉讓辦公室」,主要承擔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目前,全美有300多個技術轉讓辦公室,隸屬於高校。後面的工作就是:教授的科研工作有了進展,就要通知技術轉讓辦公室,註冊成專利。 然後,由技術轉讓辦公室在高校網站公布待轉讓的專利名單,面向社會釋出新聞,以及上報技術經理人協會資料庫,並尋找合適的企業,把專利授權出去,讓企業從事產品研發。

因此而產生了一個專門的職業叫 「技術轉讓經理人」 。筆者插一句,我們國家也在學習美國這條經驗,在2022年1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正式釋出,其中,技術經理人作為新職業被納入第二類「專業技術人員」中。這項工作才剛起步, 也算是有了一個突破點,未來會朝著這個切入點,撕開科研轉化的大口子。

國外「技術轉讓經理人」的基本技能需要做到 「三個懂」 一個「懂」 是懂該行業的通用技術,需要與高校的科研人員合作,評估早期研究是否存在可行的技術價值; 二個「懂」 是懂商業法則,能夠知曉其潛在的商業價值,並溝通技術轉讓的商業化細節; 三個「懂」 是要懂法律法規,能夠評估科研成果申請專利的可能性,在後續的商業合作中合法合規。

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學校的技術授權辦公室是全美國技術轉讓最頻繁的機構之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至2019年這五年間,學校每年都會產生約800項技術發明,其中有接近一半的技術發明獲得美國專利批準 。

但是怎麽講,無論是學校設立的「技術轉讓辦公室」,還是「技術轉讓經理人」,在國外怎麽看都是一個相對成功的案例,到2022年才引進到我們國家,下一步主要看一看哪個地方把這個試點模式跑通,跑出中國特色 。

第三,如何實作利益分配

【拜杜法案】是技術轉讓最為著名的裏程碑,一方面它分開了所有權和商業開發權,另一方面它也明確了利益分配方案。典型的有兩種方案:

  • 1.人們常規知道固定比例「三三制」原則 ,即學校、發明人/團隊、企業家各得1/3,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采用的都是這種分配制度。
  • 2.人們不太熟知的分配比例方式 ,也叫「累計遞減制」。計算方式有一點復雜,用文字來表述就是「發明人所得收入被劃分為好幾個梯度,每個梯度的收入比例隨著專利授權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拿劍橋大學的分配比例為案例:專利授權收入在1萬英鎊以內,發明人可得90%;收入在1萬至5萬英鎊,發明人分配的比例在50%至79%;收入在5萬英鎊以上,發明人可得30%左右 。
  • 根據美國大學技術經理人協會釋出的報告,1996年至2015年,大學技術轉讓對美國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為 1.3萬億美元 ,對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貢獻為 5910億美元 ,並提供了 430萬個 就業崗位。

    第四,困擾高校技術轉讓的三個「攔路虎」。

    雖然有「技術轉讓經理人」,也提倡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報酬利益也清晰。但是科技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仍然存在兩個「死亡陷阱」:技術轉讓期和量產期。技術轉讓這個環節的三個主要的攔路虎分別為:

    1. 科技企業家的稀缺性 。前段時間,在夢中與世長辭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商湯科技創始人 湯曉鷗 先生,發明了 人臉辨識技術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辨識能力的電腦演算法,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樣的科學家進行硬科技創業,既要像科學家一樣懂科技,又要像企業家一樣懂商業營運經驗 。所以,本身他們就是稀缺資源。如果沒有其他靈活的體制機制,僅靠精英中的精英也是難以完成龐大的技術轉讓任務,也難以走出一條全民創新之路。
    2. 技術轉讓辦公室隸屬於高校,和產業界的聯系脫節 。「技術轉讓經理人」大多來自高校或科研院所,除了在官網上對外釋出資訊之後, 就是坐等著企業家上門談合作,這種被動合作飽受詬病, 導致高校技術轉讓辦公室的實際功能很大程度上僅限於履行程式,並沒有真正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
    3. 產業界與學術圈之間沒有一個很好的對接界面 。技術轉讓的資訊不對稱時有發生,歸根結底在於沒有一個即時更新的、覆蓋所有高校的、可轉讓的智慧財產權庫可供查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痛點,今後誰要是解決這個痛點,誰在上面的利益就會變大 。

    也正因為這個痛點,才引發了三種現象: 一是好技術未被挖掘 。五六年沒有被發現,高校停繳專利費用,導致專利失效; 二是好技術未趕上科技潮流 ,被深藏起來,產業界不了解,錯過科技套用浪潮; 三是好技術由導師自己帶的學生做商業轉化 ,沒遇見好的技術經理人,待融資耗盡時,公司也倒閉。

    第五,如何破局

    作者有兩方面的建議:

  • 一方面,是成立專門機構來支持高校成果轉化 。利用個人的影響力,將一些企業家朋友請過來,作為 「駐點企業家」 ,一起討論教授的計畫有多大的商業價值。舉了一個例子,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創業工坊」,是這種模式最為成功的代表,至今已經擴大到了150人的模式 。
  • 另一方面,是以名校校友會為紐帶的人脈網路 。作者總結這種模式叫作名校效應:學校越好,吸引教授越強,教出來的學生越優秀,進入好公司的機率越大,走出來創業的人也越多,同樣也會有更多技術的集聚 ,這算是一種學術界和產業界最有效的匹配方式。
  • 但無論是哪一種,這些都是基於人脈網路建立起來的擴散方式,僅局限於所在的學校和校友圈,整體來講開放度不高,覆蓋到的人群也十分有限,無法形成鋪天蓋地的效應。

    綜上所述, 高校是創新的源頭不假 。後面需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學術界和產業界之間建立一個更大的協作界面,對接全世界最好的技術和全世界最好的企業家。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企業家能夠及時辨識出最先進的技術,也能讓高校挑選出最適合的企業家做技術轉化。

    縱觀全球,中國和美國是僅有的兩個國家,有這個實力做出一個智慧財產權庫或者高校技術轉讓資訊庫,可供全球人們的查詢。這一場科技大長跑,就看未來誰先跑贏這一局。

    【以上為讀後感分享,主要內容來自王煜全著的【中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