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你的孩子嗎?我想這個問題,毋庸置疑。
每個父母都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愛孩子,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那你知道怎樣愛孩子嗎?
有的父母說:「我天天幫他煮早餐,洗衣服,這樣還不夠愛他嗎?」
有的父母說:「我也經常關註孩子的內心,但每次我問他事情,他都避而不答,我也很無奈。」
有的父母說:「對他再好,他也不領情。」
是啊,我們想盡各種辦法為孩子付出、為孩子著想,可似乎,孩子並不領情。
如何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深深愛著的呢?
怎樣讓孩子帶著在被愛中獲得的勇氣,面對未知的道路呢?
下面4句話,如果我們能經常對孩子說,將會讓孩子深深感受到我們的愛。
「沒有關系,慢慢來」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提出一個理念:無條件積極關註。
意思就是,當我們以無條件的方式去關註和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能從父母那裏獲得自信,從而由內而外的成長。
我兒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在班級裏一直坐第一排,平時排隊做操也是妥妥的第一名。
因為身高在同齡人中個子偏小,他經常很自卑。
幸運的是,帶他做完骨齡,醫生說還來得及,骨齡比他實際年齡小好幾歲,趁現在多喝牛奶、多跳繩就能趕上同齡人。
兒子聽完高興壞了,趕緊實施了每日跳繩計劃。
每天放學回來,哪怕作業做得再玩,他都要堅持跳繩 800 次才肯去睡覺。
連續跳了半年多去醫院復查,但結果顯示,他半年的身高幾乎沒有變化。
「不跳了,反正跳了也沒用」,兒子自言自語地賭氣道。
自己辛辛苦苦付出的努力,看不到一點報酬,就算是大人都會很失望,更何況他一個孩子呢?
我走過去,摸摸他的頭說:「沒有關系,我們能做的努力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媽媽知道,你已經盡力了。」
兒子聽完之後,好像瞬間松了一口氣。
後來,我發現,他漸漸放下了「跳繩、喝牛奶能長高」這個執念,而是試著把它們當成生活的一部份。
之後每次聊到身高這個話題,他一點兒都不避諱,反而侃侃而談:
「媽媽,你等著吧。我長在後頭呢,我對自己的身高有信心。」
有句話說:「孩子的大腦若是雕塑,父母的反饋就是斧和鑿。」
孩子做了一件事,產生什麽後果,得到什麽樣的反饋,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
一次小小的正反饋,就能影響孩子的動機,影響孩子的自主能力,他的思維方式,就是在父母一次次反饋中塑造出來的。
就像孩子在家拖了一次地,你給到他的是正向反饋「你拖得地真幹凈」,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
他就會越來越喜歡這種感覺,從而喜歡上拖地。
但如果孩子拖了一次地,你給到他的是負面反饋「連地你都拖不好」,孩子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挫敗感,從而排斥拖地乃至幹家務活。
要想養育出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先從看見孩子的每一次付出開始。
父母成長的一小步,就是孩子的一大步。
「你是怎麽做到的?教教我」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怎麽樣讓孩子更加自信?
有一個高贊的回答:「讓孩子成為你的老師。」
我兒子在小學的時候,英語成績一直不太好,屬於班級中下水平。
一次期中考試,英語老師發微信跟我說,他期中考試考了95分,班級第四名。
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英語底子不好的人,這次怎麽會發揮得那麽好?
放學回來,他一扔下書包,就走到廚房跟我分享了這個好訊息。
聽他說完,我很驚喜地問他:「兒子,你是怎麽做到這麽厲害的?教教媽媽,要知道,你媽媽當年的英語一直在及格線徘徊呢。」
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激發孩子的思考。
兒子略微思考了一下,很認真地對我說:
「這個嘛,其實很簡單,英語就是要把單詞記熟悉,記好了單詞,哪怕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也能根據上下文的意思猜出個七八分來。」
說完,他高興地走到客廳看電視去了。
在很多父母眼裏,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孩子做的好,是應該的;做不好,是不應該的。
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災難。
教育專家盧勤曾說過:「讓孩子做高山,孩子就會長成山;讓孩子當大傘,孩子就能頂天立地。」
當父母經常虛心地向孩子請教問題,多跟孩子說「教教我」,孩子的內心就會激發出很大的被需要感。
這種被需要會持續讓孩子的內心,變得豐盛而強大。
「不管你做什麽,我都愛你」
之前接過一次輕咨詢,一個50多歲的媽媽正在為剛剛畢業呆在家裏的兒子發愁。
她低著頭,輕聲地說道:「兒子畢業之後就一直呆在家裏,也不去外面找工作,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打遊戲。
每次我去敲門,理都不理我,而且他長期不運動,現在胖得差不多有200來斤,怎麽辦呀?」
大致情況了解下來,這位媽媽從小管兒子就特別嚴格,上什麽培訓班、交什麽朋友,媽媽都要把關、過問。
這導致孩子性格很內向,一直很依賴母親。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大學,遠離母親的兒子性格開始變得更加孤僻,不愛跟同學講話,整天待在寢室裏打遊戲。
別人在大學裏奮筆疾書,他卻在遊戲裏熱火朝天。
心理學上有一種「退行」的防禦機制,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感到焦慮時,會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
選擇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這位媽媽的兒子就把自己退行到了青春期階段,變得孤僻、自卑、不愛與人交流。
怎麽解決這種問題呢?
其實,「退行」實質是面對新的問題,沒有建立起新的行為反應模式,而退回到兒時的行為方式。
關鍵就是如何教會他一步步學會用新的方式對待新的問題,把他從自我退縮的迴圈中拉出來。
我對那位媽媽說:「慢慢來,不管他做了什麽,你要讓他感受到,你一直會在身邊陪伴他,鼓勵他,愛著他。這份愛的力量會讓他慢慢恢復能量的。」
半年後,那位媽媽跟我說,現在她兒子每天早上都會跟她一起去綠道散散步,偶然也會出去跟朋友聚個會,開朗了許多。
愛,是一個動詞。
可是在中國的家庭中,很多父母都不會或者不知道怎麽跟孩子表達愛。
當孩子沒有辦法感受到父母的愛,他的內在會缺失一份安全感和力量感。
長期以往,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差勁的,這份信念會一直伴隨著他的學習、工作、直到他擁有了自己的家庭。
阿德勒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何為幸運的孩子?我想,是那些在童年時期得到父母很多很多愛的孩子吧。
「相信你,一定能夠想出好辦法」
表姐家有兩個男孩,一個7歲,一個5歲,弟弟經常搶哥哥的玩具,哥哥就哭著鼻子來找她。
表姐哪個都不能幫,幫誰都會偏心,問我該怎麽辦?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成長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慌亂、手足無措、焦慮。
其實,任何問題都有正反兩面,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每個問題都是孩子成長的一次機會,結果是不是就大不相同呢?
表姐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孩子的問題攬在了自己身上,覺得自己應該要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但有時候恰恰相反,把問題丟還給孩子,孩子才能有機會變得更加獨立。
我讓表姐回去跟孩子說:
「媽媽也很想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一下子還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你有沒有什麽辦法,既可以不讓弟弟搶你的玩具,同時他又可以拿到玩具玩呢?媽媽相信,你一定會有辦法。」
表姐按照我說的去跟孩子溝通,結果哥哥果真找到了一個辦法:就是他自己先玩20分鐘,再給弟弟玩20分鐘,兩個人輪著來。
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替他感到開心,因為成長的機會來了。
當孩子遇到困惑時,我們應當適當放手,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很多時候,問題之所以是問題,是我們把它定義成了問題。
很多父母都會潛意識把孩子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徒增自己的煩惱。
換一種做法,把問題還給孩子,我們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
很認同一句話:「父母的格局,是孩子成長的天花板。父母是什麽樣,孩子長大後就會變成什麽樣。」
一個孩子,自卑還是自信,強大還是脆弱,往往取決於父母。
是父母平時的教育、日常的言行,塑造了孩子的現在和未來。
愛是需要表達的,而表達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透過我們的話語和行為。
讓愛成為孩子最堅強的盔甲,在今後的學業上、事業上、人生路上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作者 | 詩漫·陸小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