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老師是否真的能決定學生成績的高低?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許多人認為,一個出色的老師能帶出優秀的學生。但是,親身經歷過重點班和普通班教學的老師李明,卻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為,學生成績高低主要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努力,老師的作用被高估了。
李明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先後擔任過六屆高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帶學生從高一到高三。他曾經帶過兩個重點班,這些班級的學生成績非常突出,90%以上上了一本,還有十幾個考取了清北,一百多人進入了985院校。李明的教學成果獲得了各級表彰,被學校派去其它學校分享心得。
但是,四年前李明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休息了3個月。當他康復歸來時,原來的重點班已由其他老師接手 。恰好一個普通班的班主任請假,學校讓他代課。李明把工作熱情投入到這個普通班,希望像帶重點班一樣取得好成績。
這個普通班的學生入學時成績與其他班級相當 。可高考後,成績並沒有明顯突出,僅略優於其他普通班,與之前李明帶的重點班差距巨大。這段經歷讓李明對老師影響學生成績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李明的遭遇群體性案例研究結果表明,在中國目前的教育環境下,教師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被高估了。重點班取得好成績,不完全是教師的功勞,這些學生本身就具備更強的天賦和動機。而普通學生面臨的學習困難,僅靠老師的付出無法根本扭轉。
近年來,不少學者對教師影響力開展了調查。清華大學趙昱教授團隊針對北京地區20所普通高中的學生成績和教師數據進行研究發現 ,同一教師不同年份帶班情況對比,教師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僅為3.5%左右。這說明,教師只是眾多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之一,其重要性被過分強調。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誤解, 可能與中國的應試教育和統一高考有關。在這種環境下,教師被賦予巨大壓力,需要對學生成績負全責。殊不知,好成績需要學生自己努力,教師只能起到 LIMITED的輔助作用。
重點班任課老師並非人中龍鳳,普通班老師也非無能之輩,學生成績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在學生自身。
要提高教育品質,就不能簡單依靠替換教師。相反,需要從根本上最佳化學習環境,減輕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這需要積極的教育制度改革,而不應僅僅寄希望於個別「名師大腕」。
李明的經歷提醒我們 ,不應高估或低估教師的作用。良好的教師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但終究需要學生自己擔負主要責任。只有當學生內在學習動機被激發時,外在環境才能發揮應有的輔助作用。
我們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教育,不把希望寄托在某個人身上。每一位教師都應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學生共同成長。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本著「因材施教」的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活得更好。
已開啟全網維權,搬運抄襲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