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被欺負後,七歲的女兒報了警

2024-07-14教育

5月的一天,古欣在網路上發帖,說七歲的女兒暖暖因為被小朋友欺負後報警。

之後的幾天,她的貼文下面不斷有人點贊、轉發和評論。古欣沒想到。「這件小事」會引發網友們的關註與熱議。

她回憶,那天下午一點左右,她帶著兩個孩子到自己經營的店裏。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到距離店鋪幾十米的遊樂場玩耍。恰逢客人很多,她忙著招呼。不久,她突然接到警察電話,說你家孩子報了警,被另一個孩子打了。

打電話給古欣的是民警魏孝雷。那天,他接到指揮中心的派警。從報警的錄音電話中,他聽到一個女孩的聲音,說遊樂園裏有小朋友用海洋球砸了很多人。但剛開始,他並沒有意識到報警的小女孩只有七歲。

魏孝雷的第一反應是,先到現場核實清楚事件經過。如果有人受傷,第一時間進行救助。他熟悉這一片區的路線,和另外兩名同事開車三四分鐘,便抵達現場。

過去的路上,魏孝雷打電話給古欣,讓她也趕緊過去看看。古欣說,她馬上就到遊樂場,不用浪費警力。但魏孝雷想,既然有小朋友被打了,要麽是孩子聯系不上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其他人沒有理會她,又或者是大人沒有當回事,所以才求助警察。

到了現場,有不少小朋友說,自己被另一個小朋友用球砸了。魏孝雷先看了看,在場的小朋友們身上沒有受傷,他又向他們確認是否被打的事實。他詢問報警的暖暖,有沒有被打,暖暖說有,問被誰打,暖暖用手指了一下旁邊的小男孩。

男孩只有五歲。他又問這個小男孩有沒有打人,小男孩承認了,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於是魏孝雷先安慰了一下孩子們,又批評了打人的小男孩。

魏孝雷告訴他,隨意打人是不對的。他讓小男孩道歉後,雙方監護人簽了和解書,把正常的出警流程走了一遍。為了避免引起孩子們的恐慌,他盡量平靜地處理這起小朋友之間的糾紛,「孩子可能也會學著冷靜面對特殊情況」。

民警來到現場。受訪者供圖

這是魏孝雷日常處理過的無數警情中的一起,但是他第一次遇到報警物件只有七歲。他思考過,為什麽這起事件會引發關註。在很多人眼裏,孩子之間的糾紛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如果從求助者的角度上看,因為他自己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所以才找我們幫他解決問題。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更理性的處理方式。」 魏孝雷說。

剛開始,古欣覺得只是孩子之間的打鬧,沒有達到霸淩的程度,家長過度介入,或者過度緊張,可能並不合適。

但後來她靜下來想,「對大人來說,或許是件小事,但對孩子而言,可能是很大的事情。」鄭重其事地去了結它,反而讓她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理解霸淩?家長和社會,應該如何應對孩子之間的沖突?

【以下是古欣的口述】

那天下午,接到民警電話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女兒怎麽會報警?

我把孩子送到遊樂場時,看到一共有十來個小朋友在那裏玩。因為我知道玩耍的小朋友都只有幾歲,應該不會嚴重到真正的霸淩。而且原本小孩之間總會打打鬧鬧,容易發生碰撞。

如果只是常有的小摩擦,我擔心浪費警力。等我接完電話趕到遊樂場時,已經有幾個民警也在現場。

警察問我女兒,她指著一個小男孩說他拿海洋球砸其他小朋友。打人的小男孩只有五歲。警察問他時,他承認自己打了人。小男孩的奶奶也在一旁。

小小的遊樂場裏突然走來幾名嚴肅的警察,我八歲的兒子和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奇地圍過來看著,我女兒也有些害怕,她一直緊緊抱著我,好像不確定自己是做對了還是錯了。

打人的小朋友後來說他做錯了,也給其他小朋友道了歉,說自己再也不敢了,讓警察別抓他。

孩子的奶奶跟民警說,孩子太調皮,自己拿他沒辦法。警察告訴她,就算管不住,也不能讓他去打別的小孩,這樣對別的小孩不公平。

當時整個處理過程大概十幾分鐘。我覺得警察做得好的地方是保護好了所有孩子,用言行讓打人的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讓我女兒知道,她的做法是對的。她用這樣的方式保護好了自己。

民警在現場處理情況。

最初我看到這一幕,並沒有往霸淩想。畢竟那個孩子很小,身高還沒有我女兒高。所以我見到他時,並沒有指責他的想法。

我女兒也是第一次在遊樂場碰到這個小孩。我聽她的描述是,小朋友一開始拿海洋球砸她腦袋,還不斷對周邊的同伴動手動腳,她覺得小男孩太過分了,自己看不下去,但又覺得男孩比她小,她不能動手打他,而且打人是不對的,她才選擇報警。

我以平常心看待這件事情,小朋友並沒有真正打傷其他人,或者造成嚴重後果。他可能只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孩。也不希望用過激的行為影響到他幼小的心靈,適得其反,讓他成為被霸淩的物件。難道他小時候這樣,長大就一定會這樣嗎?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小孩是很常見的。我不想過度解讀這個小孩的行為。他就是一個很小的、有點任性的小孩。在這個事情裏,我更多關註的是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有民警負責任的處理態度。

所以我不太喜歡後來網上一些言論說,警察制止了一個小惡魔的成長,這樣的言論是在給小孩貼標簽,反而會傷害到孩子。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熊孩子」而已,沒有到不可原諒的地步。

我想如果小孩的媽媽看到這些議論,她也會很傷心的。可能這是我作為一個媽媽的同理心吧。

我們在生活中會碰到不少這樣的「熊孩子」,他們會做出調皮搗蛋的行為,有時甚至會讓人討厭,但這些行為和真正的霸淩還是有一定界限的。不過,大人眼中孩子之間的小摩擦,可能會成為孩子眼中的霸淩。

當然,如果面對的是真正的霸淩,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就很重要。我的兩個孩子讀的同一所學校,他們學校經常會舉辦「粉紅反霸淩」的主題活動,這天也被稱作「粉紅日」。

「粉紅日」起源於加拿大。早在2007年,新斯科細亞省一位九年級的男學生因穿著粉紅襯衫而被同學欺淩。同校的兩名學生聽聞後,在當地商店購買粉紅襯衫,並免費發放給校園的所有男生,隔天又將襯衫懸掛在欺淩者的教室門廳。

從此,欺淩行為停止了。訊息傳出,他們的舉動得到了學校與當地政府的強烈支持。第二年,在各省推動下,正式設立「粉紅日」,成為全國性的「反霸淩日」。

兩個孩子不只一次放學回家後,認真地把這個故事講給我聽。我有時會問,你們知道霸淩是什麽意思嗎?在孩子眼中,只要被欺負就是霸淩。包括動手打人、搶占別人的座位、罵人等都是。

比如昨天我兒子放學回來,跟我說,媽媽,今天早上一個同學罵全班人都是傻子。他能意識到說這樣的話是不對的,但至於不對的程度,他可能無法作出判斷。

這時我會告訴他,說臟話和罵人是不對的,這個同學有沒有跟大家說對不起?如果他一直罵人,你可以去告訴老師。

有時候,小孩也分不清楚對方是故意傷害自己,還是不小心的,又或者是開玩笑的,他們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的描述也容易讓家長誤會。

之前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我兒子和班裏幾個關系好的同學玩耍時,其中一個同學拿樹枝不小心扔到他臉上,劃出一道小口子。他放學回家後,跟我描述了整個過程,聽起來很像他被霸淩了。比如他說同學是用樹枝故意打他的臉。

我聽完很生氣,第二天立馬跑去學校找老師,也想了解清楚情況。結果老師告訴我,這件事可能有誤會,因為這幾個小孩平時性格都很溫和,關系也很好,經常在一起玩。

最後,老師把另外兩個小孩都叫到一起,了解後才知道是在玩鬧的過程中,他是不小心弄傷了我兒子的臉,並不是故意的。

而且當時他們幾個小孩是手拉著手一起過來的,三個人又重新高興地玩在一起了。所以後來我就跟兒子說,有時候同學朋友之間玩鬧過程中,會有誤傷的行為,但對方並不是故意的,沒有關系的。這樣一來,他自己慢慢就會去辨別,也不會影響到孩子之間的友誼。

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會透過表情來判斷對方的用意,例如看小朋友有沒有笑,判斷對方是不是故意打人。不過一旦發生這樣的摩擦,還是需要雙方家長先進行溝通,不管是真是假,要了解清楚才能進一步判斷。

當然,如果孩子跟你說自己被欺負時,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撐腰,不能忽視他們的需求。在孩子暫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時,父母應該幫他們判斷。

根據我的經驗,小朋友之間很容易起沖突,當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時,教會他們如何自己解決問題、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更重要。有時他們要獨自去分辨善惡,或者尋找身邊可以幫助自己的辦法。

這次我女兒會選擇報警,可能也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我的網帖下面,也有網友說,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但是被欺負時沒有我女兒那麽勇敢。女兒同學的家長在手機上刷到她報警的新聞,都誇她很棒。

還有人問我,為什麽我的孩子知道去報警?我說,女兒報警的舉動並不是偶然為之。

我感覺兩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比較獨立,自理能力也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我經常告訴他們,我們不能欺負別人,但是當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去反抗,勇敢地對抗不公的待遇。

我女兒在家跟她哥哥也會爭吵打架。女兒嘴巴很厲害,比較能說,經常用語言去攻擊她的哥哥,哥哥的性格比較安靜,說不過時,他著急起來就想揍人。

我跟他們說,罵人是不對的,但是打人是最錯誤的行為之一。本來罵人的一方是先錯的一方,但如果你動手打人,那麽一定是變成你的錯了。我們就會忽略掉你被罵時受到的委屈,因為我們會先關心身體受到傷害的人。

有時我會跟他們講,語言上的傷害也是霸淩。比如這次,我也是隨手記錄釋出了這件事情。我覺得挺意外的,這麽小的孩子居然做了一件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分享出來了。

只是我沒想到有一些刺眼的、帶有詆毀意味的言論出現在我的評論區。比如有人說,孩子有你這樣的媽真倒黴,還有人說,你不配做一個母親。

但這些人並不了解我的全部。平時我經營自己的店鋪,幾乎所有時間都在陪伴孩子。那天我帶他們到店裏,他們覺得無聊,就提出去旁邊的遊樂園玩,平時他們也經常去那裏玩。

我的店鋪和遊樂園相距四五十米,周邊店鋪的人都互相認識,我自己清楚孩子的處境是安全的。有一些家長比較敏感,說你怎麽把小孩獨自放在那裏?剛開始,我不想回應,也不想爭論,但越想越不能忍受誤解。於是又去解釋一番。

也有人說,我的女兒第一時間沒有找我,而是報警,我應該反思。其實當時我的手機放在前台,忙碌起來時沒有接到女兒的電話,等警察打來時,我接到電話後,就立馬趕到遊樂園。

這些言論讓我感覺自己經受了一次霸淩。原本發出這次經歷,是希望更多人看到孩子的勇敢,以及警察想保護孩子的那顆心。

報警事件之後,孩子們好像已經完全忘了這件事,他們依然只是無憂無慮的小孩。這次事件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還有一個讓我開心的地方是,報警時,她冷靜且清晰地講出了事情經過、時間和大概位置,把我的電話號碼準確地告訴給警察。她的勇氣和理智讓我相信,無論以後遇到什麽事情,哪怕是面對真正的霸淩,她也有能力去解決。

後來我再回想,面對一些事情時,大人並不會當回事,但是可能在小孩的世界裏,那其實是他們尋求自我保護的路徑。

原來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會去處理一些糾紛。我覺得如果一直過度保護孩子,他們反而可能沒有那麽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