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照護服務,本來是想幫家長們減輕接送和看護孩子的壓力。但是呢,實際情況跟家長們期望的差得可遠啦。好多家長都覺得,這服務根本不像他們想的那麽好,好像還跟「雙減」政策的本意反著來,這邊說著要給學生減負,那邊卻不知不覺把學習時間給延長了。
家長們都一個勁地表示不滿,覺得現在的課後照護服務簡直就是教育方面的「敗筆」,它差不多把孩子們課後能自由活動和進行體育鍛煉的好時間都給搶走了,把孩子們弄得身心疲憊。怪不得現在學生的體質普遍都不行啦。
您就想想,一個小學生早上 7 點半進校門,一直到下午 5 點,甚至更晚才能走,這一天裏,除了 8 節安排得緊緊巴巴的課,還得在學校待超過 10 個小時,能出去活動活動的機會少得可憐。
特別是高年級的孩子,放學的時候天都黑啦,托管的時間差不多都用來上語文、數學這些主科課了,這些課平常教學的時候就占了好多時間,孩子們都覺得煩透啦。
老師們為了能讓成績變好,在這段時間不是講新課就是講評試卷,根本沒管讓學生在學校把作業做完的最初想法。最後,孩子們晚上回到家還得接著拼命寫作業,一直寫到大半夜。
課後照護的本來意思,是給孩子們一個又安全又有條理的環境,讓他們能一邊把作業做完,一邊還能參加各種各樣好玩的興趣活動。 可實際情況是,因為老師不夠、資源也有限,再加上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大多數學校只能把孩子們「關」在教室裏,不是接著上課就是寫作業。
家長們開始反思,這樣長時間的學習模式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們呼籲,應當重新審視並調整課後照護服務,避免讓孩子陷入無盡的學習迴圈中,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當然啦,課後照護服務推出來以後, 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幫一些家庭解決了實實在在的難題,像接送不方便、經濟壓力大這些。不過呢,要是這項服務變成「強制」的,不是自願參加的,那效果可就差多啦。 家長們心裏想的是,能看到孩子們在課後真正能放松放松,能好好成長,而不是繼續被一堆沈重的功課壓得快喘不上氣。
有人提出,課後照護服務應當回歸其本質,即提供一個多樣化的平台,讓孩子們在操場上盡情奔跑、在遊戲中釋放天性,同時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這樣的服務,相信會得到更多家長的支持和認可。
反正呢,課後照護服務一開始的想法是挺好的,可在實際做的時候走偏了。咱們需要的是一種更有人情味、更科學的服務模式,既能讓家長滿意,又能保證孩子身體和心理都健康,還能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