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潮聲丨師者,為大涼山帶去「久久回蕩」的希望

2024-07-15教育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王晶 吳越

7月3日,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下稱「涼山州」)人民政府釋出任免職通知,第二批從浙江寧波赴涼山州的掛職幹部被正式任命,新一輪為期三年的幫扶工作緩緩拉開序幕。

寧波,涼山,跨越時空,緊緊相連。三年前,寧波與涼山州正式建立東西部協作結對關系,一段「山海情」從此印證在青山、碧海,以及每一位普通民眾的心裏。

俯瞰涼山州山區。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一直以來,涼山州教育事業都是大眾關心的焦點。前段時間,潮新聞發現部份商業研學機構在涼山州開設「支教研學計畫」亂象,隨即深入調查並刊發了相關報道,更引發浙江駐涼幹部對當地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

「正如你們的報道,涼山州需要優質師資力量,寧波作為浙江教育強市,我們希望透過輸送源源不斷的支教人才和教育扶持,來推動涼山州教育實作高品質發展。」浙江省駐涼山幫扶工作隊隊長、涼山州政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怡洲說,他們的使命是讓教育成為涼山州學子跨越命運鴻溝、點亮人生夢想的強大引擎。

三年來,浙江寧波把教育幫扶作為重點任務推進。透過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實施教育「組團式」幫扶行動,選派了50名精英教師遠赴涼山州,他們的足跡遍布10個縣、13所學校,為涼山教育註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大涼山五彩斑斕的夜

煙花聲聲,傳遞喜報

「砰,砰,砰。」煙花在涼山州喜德中學上空綻放,熱烈而閃耀。五彩光芒照亮了大涼山的黑夜,每一束迸發,都直沖雲霄,就像中、高考生三年厚積薄發,向養育他們的重重青山交出精彩答卷。

操場上,圍滿了學生,他們仰頭觀賞,無比享受考試後這一幕的放松和驚喜。那一刻,許多學生也隨煙花燃起強烈願望——「希望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能像煙花一樣閃爍璀璨光芒」「為學生燃放煙花的母校多麽可愛,將來我也想成為一名老師」……

煙花在喜德中學上空綻放。受訪者供圖

彼時,學生們還不知道,畢業煙花策劃者正是房鵬校長。作為「寧波東西部協作——組團式教育人才幫扶」的一名支教老師,今年是房鵬在涼山州喜德中學的第二年,他送走了1650余名初、高中畢業生,畢業生人數創下本校歷史之最,升學成績也較往年有了明顯進步。

「學校今年高考交出史上最好成績,最高的622分也是前所未有的,文科本科上線率較上年提升44%。」房鵬向潮新聞記者介紹,此外,寧波幫扶的涼山州10所普高,每所學校一本上線學生均打破0的記錄,實屬不容易。

中考成績揭曉的當晚,在喜德中學教授初三政治的寧波支教老師鄔曉淩,陸續接到不少學生電話。

「鄔老師,我考了500多分,但政治考得不太好,只有36分(滿分50分),都不敢跟您打電話。」電話那一頭,喜德中學光明校區初三學生馬華有些羞澀,說話聲不大,生怕鄔曉淩失望。

「這已經非常棒了,鄔老師真替你高興。」鄔曉淩不忘囑咐馬華,到了高中也一定要努力,三年後要再傳來好訊息。掛了電話的鄔曉淩有些激動,因為她知道馬華的中考成績足以在全校名列前茅。馬華入學時,成績並不理想,這一年在鄔曉淩鼓勵下進步明顯,考進了縣城最好的高中——喜德中學。

即將結束支教啟程寧波,潮新聞記者陪同鄔曉淩完成在涼山的最後一次家訪,受訪者是一名剛畢業的初三女生阿依(化名),父母在外打工,除了上學,阿依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妹妹的衣食起居,她也是鄔曉淩最放心不下的學生之一。得知阿依今年中考上了400分,同樣考進喜德中學,鄔曉淩如釋重負。

鄔曉淩接到了學生打來的報喜電話。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煙花聲聲,傳遞喜報。

那一晚,涼山州的黑夜在煙花映照下,五彩斑斕。眼前,萬家燈火在山澗星星點點,遠處的霓虹燈照亮了前方山路。在學生們看來,來自寧波的支教老師亦是那點點星光,在三尺講台上為他們照亮求學路。

跨越千裏的「山海情」

從幫扶一校到帶動一方

透過寧波「教育援涼」這扇窗戶,人們看到了喜德縣教育取得的進步,這也是整個涼山州教育變化的其中一個縮影。

在寧波支教老師們愛心傳遞下,涼山州每年都在發生「化學反應」,涼山學子的夢想正慢慢照進現實——有學生從涼山州考上四川省最好的大學四川大學,也有很多學生受寧波支教老師影響,高考誌願填報師範,他們期待能像寧波老師一樣教出一代代學生反哺涼山州。

截至目前,涼山全州11個受扶縣一本、本科上線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寧波支教老師讓我們明白學習是為了什麽,又該如何去學。」學生馬華說,如果沒有這些老師的鼓勵引導,他至今都是別人眼中不愛學習、頑皮好動的「問題學生」。在涼山州,還有很多學生的命運和馬華一樣,因為寧波支教老師們的到來,清晰了人生目標:努力學習,考上大學。

教育幫扶隊伍的到來,幫助大山裏的孩子飛向更廣闊的天地。而教學教育品質的提升,則為孩子插上實作夢想的翅膀。

課間,喜德中學學生們在操場上打籃球。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在過去的一年多裏,房鵬帶領團隊對喜徳中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籌集經費提升學校硬體設施,增設物化生專用實驗室,建立「三全」育人成長導師制組織架構,實作「人人有導師,項項有顧問」,分批次組織老師到寧波交流學習,還把教育名師請進校內作「問診」。

房鵬認為,教育提升是項系統工程,「高考再創佳績和當地越來越好的生源密不可分,而寧波支教老師在築牢教育基礎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低年級段,寧波支教老師們也在用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夯實教育基礎。涼山州的一所小學裏,三年級寧波支教老師杜建偉帶著班裏彜族學生遠赴2000多公裏參加寧波市第二十六屆少兒風箏比賽,4名學生們經歷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後,榮獲「三金一銀」好成績;四年級寧波支教老師倪同舟,自掏腰包獎勵學生過「六一」,他們第一次嘗到了炸雞、漢堡的滋味,為日常學生生活增添樂趣。

涼山教育的變化,正是寧波教育協作堅持「輸血」和「造血」並重的生動彰顯。近年來,寧波教育幫扶團隊爭取到5000余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大力改善涼山州受扶學校辦學條件,為家庭困難學生爭取公益基金270萬元;為帶動涼山本地青年教師快速成長,138名幫扶人才與234名本地教師結成師徒關系,與州縣教育部門聯動為「組團式」受扶高中培養出108名州級骨幹教師、補充新入職教師423名;還為11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發展註入「銀齡」力量,「銀齡」支教團有關活動累計惠及涼山師生5000余人次……

「我們要打造一批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本土教師團隊,體現教育合力和永續性。」浙江駐涼山幫扶工作隊掛職幹部、涼山州教體局副局長吳勇介紹,寧波市教育「組團式」幫扶團隊透過「牽線搭橋」,以「點對點」「手把手」的方式,建立團隊帶團隊、師傅帶徒弟的幫帶機制,將寧波地區的教學理念、成功辦學經驗帶到涼山,碰撞出新的「火花」,達到「幫扶一校、帶動一方」的提質效應。

讓支教成為「回音壁」

在大山裏將希望久久回蕩

不過,未來的挑戰仍不小。「涼山州學生數量多,學校點多、面廣,師資力量、教學裝置底子薄的現象已經有所改善,但是需要優質教育幫扶會是長期狀態。」在涼山州走訪中,多位學校負責人向潮新聞記者坦言,目前涼山州教師數量配比相對不充足,師資力量結構性短缺明顯,不僅是音體美等學科,數理化等主科教師也同樣緊缺。

在甘洛縣一所鄉村學校中,記者看到6個年級總計60余名學生,如果算上4名「頂崗支教」的大學生,教師人數只有13名,相當於每個年級平均只有兩名老師。在喜德縣一所高中,高二年級890名學生,卻只有一名物理專任教師,支教教師任務過重,進而導致無法有效開展「傳幫帶」。

硬體方面,部份多媒體教學裝置也有待更新。涼山州某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給潮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一些多媒體教學裝置「班班通」采購於2014年,一般6年就到了裝置報廢期,如果這批超時限「服役」裝置更新,全縣需采購800多台,花費至少1000萬,一次性更新確實存在經費困難。

涼山州一所高中的物化生專用實驗室。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提升教育品質仍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註入,而如何幫到緊要處,扶到點子上,也考驗著浙江駐涼教育幹部,他們在不斷思考和摸索——

「理科學科不能僅停留在課本講解和課件播放,應該讓學生們有機會動手實操,在每一項實驗中自行尋找規律,主動思考。」

「我們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大山外世界的精彩,更應該給這些孩子帶去思想認識的提升,給他們走出大山的‘勇氣’,回來建設大山的‘希望’。」

「要以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環境、新角色,將寧波教育人的精神永遠留在索瑪花開的涼山上。」

……

涼山州山區一角。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據了解,下一步,寧波將持續加強教育「組團式」幫扶。選派名優教師赴涼山州開展涉及各個學科的支教工作,並且依托當地重點學校,成立教研室分部,聘任這批教師為兼職教研員,指導當地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

與此同時,充分將援涼「1+5體系」落實落細,以實作「課程援涼」全覆蓋,不斷破解涼山州教育發展瓶頸,為涼山發展貢獻寧波教育力量。

正如我們在此前報道中所寫的,這裏需要「熱情、深情,在青山間久久回蕩」的支教老師。浙江省駐涼山工作隊隊長張怡洲期待,未來會有一批又一批來自寧波的教育人才,從東海之濱奔赴涼山腹地,為大涼山的學子帶去「久久回蕩」的希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