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柴窯的北方內容與現象

2024-06-16收藏

以【格古要論】記載柴窯產生於北方。五代至北宋時期禦貢窯與官窯都是建立在具體窯系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在裝燒工藝,釉色裝飾手法上都沿用傳統的技術。對於柴窯的研究雖未發現具體的窯址但對於五代時期北方窯系產品的時代特征與歷史記載相結合,探析柴窯的奧秘所謂柴窯即是後周世宗時期燒造的東西。後周世宗在位六年。柴窯的制瓷工藝水準較高並且以世宗柴的名諱制作款識,可見柴窯是在周世宗統治時期專為宮廷燒造瓷器的窯口。從屬五代時期的北方窯系。【格古要論】之後,明清歷史記載多沿用此說法對柴窯予以進行描述,其中也有關柴窯實物的記載【天水冰山錄】記載查沒嚴嵩家產賬目其中有柴窯碎磁盆五個,柴窯碎磁碗二個。但與明代歷史所記錄的柴窯特征相比它並不是以開片紋為主要裝飾,而是以釉色與造型相媲美。明中期由王佐增補的【新增格古要論】記載:「柴窯器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周世宗姓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結合柴窯特征描述,證明柴窯為五代時期中國的北方窯口在釉色上追求天者色在裝飾上追求推陳岀新。

明代謝肇淛的【五雜俎】是古代文人筆記小說中第一部記載所司清色和周世宗禦批的古文獻書中記有「陶器柴窯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翠同價矣,蓋色即鮮碧,而質復瑩薄,可以裝飾玩具,而成器者查不可復見矣」。世傳世宗時燒造所司其清色,禦批雲:「雨過青天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在美學表現上即繼承了北方青瓷基礎,也有柴窯裝飾個性的特征。可惜在現實當中柴窯的窯址還沒有最終探尋到,以物證史雙方互為左證是考古人的最終目的不見棺材不落淚也許是最理想的。探究真相提高收藏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