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什麽是紫砂壺的跳砂

2024-05-12收藏

紫砂壺的「跳砂」現象是指在紫砂壺的燒制過程中,壺體表面的砂粒因受熱不均或者內外壓力差異等因素而從坯體上脫落,從而在壺表面形成小坑或砂眼的一種現象。這一現象的發生與多個因素有關,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泥料特性 :跳砂多發生在使用純度較高、含砂量大的原礦紫砂泥料制作的壺上。這類泥料中的石英、雲母等硬質礦物顆粒在高溫下若未能與其他泥料成分充分融合,就可能因收縮不均而彈出。


工藝制作 :在制壺過程中,如果明針(一種用於修整壺表面的工具)使用不當,導致坯體表面受力不均或局部散酥,會使部份區域的粘合力減弱。在燒制時,這些區域就更容易發生跳砂。


溫度控制
:燒制過程中,溫度的快速變化或局部溫差過大也可能導致砂粒因膨脹系數不同而脫落。特別是當壺體內部和外部溫差急劇變化時,內部蒸汽壓力增加,促使砂粒從薄弱點彈出。


收縮差異 :紫砂壺在燒制過程中會整體收縮,收縮率依據泥料的不同,大約在5%至30%之間。較大的顆粒可能因為無法隨著基體均勻收縮而被擠出。


跳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瑕疵,但也是判斷紫砂壺是否使用高品質原礦泥料的一個標誌,因為非純正或添加了大量粘土的泥料不太可能出現跳砂現象。對於輕微的跳砂,透過日常的養壺過程,如用茶水滋養,可以讓茶漬逐漸填充並掩蓋這些小坑,形成包漿後幾乎不可見。若跳砂過於明顯影響美觀,可考慮與銷售方溝通更換。總的來說,跳砂是紫砂壺燒制中一個自然且常見的現象,反映了其手工制作及天然材料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