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郵票中的道教聖地之嶗山

2024-04-26收藏

「勞山」最早出自【詩經】「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鄭箋雲:「勞勞,廣闊」。但對「勞山」的解釋也不盡一致。一說該山雄險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勞,故稱「勞山」。二說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考證,秦始皇到嶗山時,勞民傷財,因此稱為「勞山」。 【後漢書·逄萌傳】、【魏書·釋老誌】、【魏書·高祖紀】、南朝梁弘景【名醫別錄】、唐【元和郡縣誌】、【齊乘】、清【一統誌】沿用「勞山」。「嶗山」 最早見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明僧紹傳】。明末黃宗昌修【嶗山誌】後,「嶗山」一名逐漸被采用,。【神農百草】、【本草圍經】沿用「嶗山」,清黃宗昌修【嶗山誌】以後至今使用「嶗山」。

嶗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公尺,為嶗山的主峰。嶗山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東高而懸崖傍海,西緩而丘陵起伏,山脈以嶗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延伸較長,形成了巨峰、三標山、石門山和午山四條支脈,嶗山的余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區的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向的余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市區的十余個山頭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嶗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劍峰千仞、山巒巍峨和各種奇石怪巖。嶗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犬齒交錯的山峰,海拔近1000公尺。

嶗山山區共有23條主要河流,由山區中部呈放射狀擴充套件分布。其中,向西流入膠州灣的有白沙河、五龍河、石門河、惜福鎮河、小水河、李村河、張村河、王埠河等8條;向東流入黃海的有土寨河、石人河、王哥莊西山河、王哥莊河、曉望河、刁龍嘴河、泉心河、石頭河等8條;向南流入黃海的有南九水河、西登瀛河、小河東河、涼水河、流清河、八水河等6條;向北流入即墨市的只有葛家河1條。這些河的特點是源短、流急、屬季節性河、多直流入海。

嶗山屬基巖型海岸,故其海灘甚不發育,即有海灘之處,也多為巖灘、散礁、碎石和粗砂礫石。潮間帶之物質組成,主要為礫沙、細沙,或亞細沙、亞沙土、泥沙、沙泥或泥。主要有王哥莊灘、仰口灘、八水河灘 、流清河灘、東松口灘 、沙子口灘 、大江口灘。

嶗山東南兩面臨海,繞山海岸線長87.3公裏。嶗山海岸線北起江家土寨後小北河口,南至嶗山頭又折而西,直到麥島西山根,繞山區海岸線長達87.3公裏。由於受燕山運動晚期花崗巖侵入影響,嶗山山區的山體延伸入海,構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島礁、海灣和潮灘。嶗山海岸基本為海蝕地貌。嶗山沿海屬基巖海岸型別。

嶗山是道教名山。

自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就有方士、巫師在嶗山餐霞修煉,唐、宋兩代嶗山道教肇興,元、明兩代達到鼎盛,至清代不衰。

嶗山道教由於王重陽所創全真派的入統,開創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嶗山,邱處機三次來嶗山說法闡教,影響深遠。嗣後,北七真在嶗山各創宗派,爭建道觀,至明代達到鼎盛時期,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繁榮,使嶗山成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在嶗山道教發展的漫長過程中,有李哲玄、劉若拙、邱處機、劉處玄、李誌明、徐復陽、張三豐、孫玄清、耿義蘭、齊本守等著名道人受過皇帝敕封。

嶗山山區內尚存道觀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通真宮、華樓宮、蔚竹庵、白雲洞、明道觀、關帝廟、百福庵、大嶗觀和太和觀。其中,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太平宮皆修葺一新,成為道教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據山誌記載,秦始皇曾赴嶗山求仙,會仙人安期生;徐福入東海求仙藥時曾從山中出發,今太清宮前海中尚留有徐福島,為當年徐福東渡入海之處,宮東面有一巨石,上書「波海參天」,下書「秦始皇二十八年遊於此山」,傳說秦始皇曾於此東望蓬萊。

嶗山道眾常說:「嶗山道觀天上星,七真降臨歸正宗,若問宮觀誰為首,老君峰下太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