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萬年伏脈:從玉文化源流管窺中華文明從多元到一統

2024-10-17收藏

近年來,經科學發掘的黑龍江饒河縣烏蘇裏江西岸小南山遺址第二期出土的玉器已多達400余件,是迄今東亞地區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批系列組合型玉器,也是東北地區興隆窪、紅山諸文化玉器乃至長江流域各發達玉文化的直接源頭。

小南山玉器的種類包括玦、環、管、珠、扁珠、璧飾、錛形墜飾和玉斧等,器型豐富多樣,已經形成整套的玉器組合。這些玉器上多能觀察到砂繩切割技術留下的彎曲條形痕跡,是為目前世界發現最早的以解玉砂配合線繩以柔克剛加工玉器的技術證據。這種工藝與不少器型為稍晚的距今約8000年左右的興隆窪文化玉器直接繼承。

小南山遺址堆積共分五期,玉器集中出土在第二期(距今約9200-8600年)的墓葬中。尤須指出的是,盡管小南山遺址第一期(距今約 18000-13000年)尚無玉器發現,但其文化水平已經相當高超,遺存中包含有極其豐富的打制石器和珍貴的早期陶片。石制品以兩面器和石片為主,包括個別的磨光穿孔石器,以及在東北亞和北美早期印第安人中流行的以燧石或黑曜石等高級石材制作的極其鋒利的柳葉形尖狀器,後者可能是同時期世界上最鋒利的狩獵武器。陶片火候較低,夾砂,內外有壓印草痕。此外,還有地面建築的房子、規整的火塘等遺跡和猛獁象等遺存。無論從時間、空間和內涵多個方面來說,這期遺存在當時都屬於非常先進文化因素,可以為理解玉文化在小南山乃至東北亞出現和擴散,最後熔鑄進入華夏傳統,形成以玉通靈、以玉比德等華夏文明精神特質的重要底色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提供很好的基礎。小南山一期這些先進文化因素的出現及其與其他地區相關遺存的相互關系,可能引發對其全球性意義和玉文化形成原因的一些重新思考。

新的考古發現已基本確認現代智人形成於非洲並擴散到全球,他們向歐亞大陸東部的擴散至少存在南北二線,其中南線年代更早,現代智人率先抵達環境與非洲相似的東南亞甚至跨海登上了澳洲,對海洋等水生資源開發進行了更多嘗試,中國長江流域的一系列發現表明這批人也是新舊時期過渡階段最早發明和使用陶器的人群。北線稍晚,但這批現代智人適應寒冷氣候、狩獵大型動物和石器制作的水平更高,曾廣泛活動於歐亞大陸北部。兩支現代人中最具跋涉與開拓精神的先驅是否在位於東北亞黑龍江流域的小南山一帶實作匯合?目前因為人骨遺存保存狀況等缺憾,尚不得而知。但是,從小南山遺址第一期集中了同時期各地人類幾乎所有最先進的文化因素,包括以復雜的細石器和非常鋒利的柳葉狀尖狀器為代表的石料辨識與石器制作技術、早期陶器的制作與使用、房屋建築技術、火塘使用技術以及美石裝飾文化等來看,南北兩線現代人先後到達此地並有所交流是非常有可能的。

大致同一時期,東北亞的某些人群攜帶著與東北亞廣泛流行、在小南山也有發現的類似的柳葉狀尖狀器等工具組合,利用末次冰期的某個氣候波動間隙,追著大型獵物,跨越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時間節點就位於小南山一期的範疇之內,但是早期的美洲印第安人並沒有掌握制陶技術,他們後來經摸索重新發明了陶器,說明他們可能與小南山遺址所代表的人群並無直接關系。東北亞年代較早的陶器與華南地區傍水適應的豐裕采獵者更早年代發明的陶器有無傳播關系,因為缺環太多,且早期陶器可能的分布區域沿海大陸棚在全新世高溫期被上升海平面淹沒等原因而難以確認,但是年代學與型別學研究成功,以及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在基因上與東南亞現代人的親緣關系等,均強烈暗示著東亞地區早期陶器一源性起源與傳播的可能性,在黑龍江與環日本海的早期陶器也表現出明確的向西向南的大陸腹地傳播態勢。因此,可以推測,東亞南部率先制陶的現代人和北方以石器技術見長的高度流動性的大型動物狩獵者,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在東北亞地區已經遭遇並行生過文化上的融合,在歐亞大陸北部唯一東流入海的大河——黑龍江流域和環日本海一代形成長期持續的傍水豐裕采獵(漁)文化,和新舊石器過渡階段一個重要的文化創新中心。最早具有美石裝飾功能的玉石制品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北方現代人從艾爾泰經過貝加爾湖區地區帶到東北亞,並被小南山和興隆窪人進行昇華改造,為中華玉文化奠定了源遠流長的萬年基礎。

郭大順先生曾提出玉文化漁獵文化起源假說。他認為,玉器相關的材質、工藝、技術、觀念等既和近水生活有關,也與長期狩獵培養出來的特別的生命意識有關。這正是黑龍江與環日本海一帶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重要特質。系統梳理過玉石裝飾品從艾爾泰經過貝加爾湖區向東北亞傳播並行展為東北亞環日本海最早玉文化圈的鄧聰先生,也認為玉石材料早期作為裝飾品和通靈用品的特性,濃縮了早期人類的生命崇拜世界觀。傍水的豐裕采獵經濟可能是馴化動植物的農牧業產生之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發展水平最高的經濟體系,這種經濟在農業之前已經可以形成資源豐沛和相對安居的生活方式,而遠道而來的文化間交往碰撞,使得他們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因此,陶器以及玉石裝飾品發展出獨特的玉文化孕育於東亞大陸東段的傍水豐裕采獵經濟看來並非偶然。遷徙到新大陸、長期盤踞在北美西北段的印第安人豐裕采獵者此後甚至孕育了達到酋邦階段的復雜社會,也證明了這種經濟形態對於復雜社會的支撐能力。

小南山第二期遺存距今 9000 年前後,時間上比中原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和大地灣文化還要稍早,但遺址中已經形成明確的墓地分區,並有不同的積石埋葬形式,表明當時這裏的漁獵采集社會已經相當發達,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活動地域和比較嚴密的社會組織形式,不落後於中原等早期農業村落的社會形態。現在我們說中華文化的萬年起步,不僅指浙江上山文化的萬年稻作村居和華北壩上一帶的旱作原始農業村落,小南山遺址所代表的早期玉文化及其背後的豐裕采獵社會無疑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支點,它們都熔鑄進了此後華夏的文化與文明基因之中並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柴爾德將更全新世之交、新舊時期過渡階段的人類文化變化總結為已經被學界廣泛接受的新石器革命,這場革命不僅僅是以磨光石器取代流行了300萬年的打制石器,還包括農業和陶器等重大發明和普遍使用,而在中國,還應該加上作為石器文化最高表現的玉文化的初步形成。這些破天荒的新文化因素的出現和推廣,將人類社會帶入一個新時代,開啟一種新生活,並根據各地不同環境與適應模式,開啟向復雜社會和文明時代的邁進的步伐。

然而,從新石器革命經過農耕走向復雜的文明社會的道路卻同樣因各地不同環境和文化特性而有不同發展模式。最著名的西亞新月沃地是麥類農業的發源地,在向美索布達米亞(兩河之間)、尼羅河谷以及印度河谷的擴散過程中,分別孕育了舉世矚目的三大古老文明。這一馴化中心的年代最早,農業以及大致同時馴化的家養動物羊和牛等也更高產,但是陶器的發明與使用則比農業要晚數千年,因此,曾經存在一個前陶新石器時代。東亞的情況則更為復雜。東亞存在華南稻作與華北旱作兩個早期農業起源中心,但是華南地區傍水生存的豐裕采獵者在距今約2萬年前就發明了陶器,並在不晚於西亞麥類馴化的同時開始對稻作農業的探索,並在近海的豐裕采獵人群中比較迅速而廣泛第進行傳播,而稻作、旱作農業距今9千年左右在南北氣候交匯帶淮河上遊的賈湖-裴李崗文化中已相互接觸並實作初步的融合,最終經過仰韶、龍山、二裏頭等階段,在中原地區融匯發展出以復合型低產農業為支撐、區別於麥類河谷灌溉高產農業區社會分工相對發達的王朝式國家文明。發源於東北亞的玉文化南傳的步伐也相當快,8千年前西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繼承並行揚了小南山的飾玉文化,到6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時已經形成了以玉通靈祭神的豐富的巫玉文化體系。玉文化南傳到長江流域之後,先後出現淩家灘和良渚兩個玉文化的高峰,並在保持飾玉文化基因的同時,則創造出適應於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以琮璧等為代表的一套與敬天法祖有關的巫玉和禮玉系統,為華夏文明的大統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傳統的玉文化主要指被【周禮】等文獻系統記載和詮釋的玉器組合和文化內容,先人對於紅山、良渚等的豐富巫玉文化早已淡忘,僅在【越絕書】中有「玉兵時代」等語焉不詳的傳說,以及黃帝時代瓊漿玉台的模糊記憶。隨著小南山等重要發現的不斷面世,今天考古學已經大致上可以復原玉文化萌生與演進、傳播的全過程及其融入華夏文明的行程與實質性意義。今天我們討論中國文明形成及其特點,玉文化是一個亮點,甚至有人提出「玉器時代」的中國式概念,用於對應早於青銅時代的中國文明的考古分類階段。實際上,也的確是在巫玉階段中國的玉文化和復雜社會的文明特質才開始形成自己的特點,並在整體性文化結構中有了特色鮮明的獨特地位,脫胎於采獵文明的玉文化進入農耕文明並走向禮器化,成為禮制性國家文明的標誌性器物。除了禮儀之用,各類玉器也成為當時各色人等的身份標識,飾玉的裝飾性特性不僅長期保存,也逐步和人的德性修養等意識形態觀念緊密結合。由於地理環境和馴化動植物的特點,從農業社會到國家文明,中國的融合過程相對更難也更長,發明了最早的玉文化的東北亞采獵人群盡管向長江與黃河流域的華夏先民貢獻了玉文化基因,但卻長期盤桓在華夏邊緣,采獵人群和更晚興起的遊牧人群不斷以文化互動甚至是南下入侵的方式刺激華夏文明開發內部動力,進行升級換代,在由華夏文明走向多元一統的中華文明中,仍然持續不斷地貢獻各種文化活力。

總之,玉文化是華夏文明體系中一根獨特的線索,與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深層精神信仰具有密切關系,也與由多元走向一統的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密切關系,考古發現正在揭開這些神秘的面紗。

執筆:曹兵武

(成文於2024年6月22日中國文物學會黑龍江饒河縣「小南山玉文化論壇」會後)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孟慶齡

復審 | 馮朝暉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