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中國藝術領袖】——名家謝榮

2023-12-22收藏

謝榮,廣東封開縣人,中共黨員,高級工藝美術師,2008年創辦「天硯軒」,2010年創辦「端寶名硯」。【任職經歷】現為肇慶市端硯協會理事、肇慶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端州區端硯協會副會長、肇慶市古玩鑒藏協會副主席、肇慶市收藏家協會會員、肇慶市工商聯會會員、廣東省廣府文化研究會會員。從事工藝雕刻和藝術理論研究多年,傳統藝術理論豐富,擅長於利用天然石品進行創作,多種雕刻手法並用,作品天趣與人藝相結合,雅俗共賞,具有較高的思想和藝術性,集觀賞和收藏價值於一體。【王子硯】、【祖國硯】、【仙翁垂釣硯】是其代表作。【獲得榮譽】老坑作品【王子硯】在2013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榮獲金獎。硯雕作品【南山聚賢硯】榮獲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國藝杯」金獎。硯雕作品【明月松間照硯】榮獲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國藝杯」金獎。硯雕作品【福如東海硯】榮獲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國藝杯」金獎。端硯(坑仔巖)作品【風聲水起硯】榮獲第五屆(2016)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端硯(麻子坑)作品【麒麟吐寶硯】榮獲第五屆(2016)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端硯老坑作品【根深蒂固】榮獲2018中國工合一帶一路藝術文化節暨手工藝大師精品展「工合杯」。是中國硯都肇慶硯界的硯藝新秀。

談硯的雕刻技藝:巧奪天工·端硯之美硯文化可謂悠久綿長,它以優雅細膩的氣質和書寫實用雙重價值,在九州大地沿襲幾千年。她是歷史的見證,是藝術的載體,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藝術反映生活,道出了藝術創作的真諦:源於生活,表現生活。這也是硯雕藝術所表現的基本創作之路。端硯,作為四大名硯之首,也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傳播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端硯的雕刻技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具有學術意義又有現實意義。

硯的雕刻技藝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既是工藝品也是藝術品。但技術不等於藝術、工藝品不等於藝術品。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刻硯賞硯時,往往對技術和藝術的認識模糊不清,「以工代藝」的現象在當代硯的制作中仍然存在,而且更為突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於硯的欣賞性沒有正確的認識,把硯只作為擺設品,刻意追求其紋樣的發展,再往前一步就成為其他雕刻工藝品了。大家都清楚,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度,超出這個度就會發生質變。硯雕的發展也是如此。因此硯在造型、圖案、雕刻的發展和創新上都不能離開硯的本意。當代硯在制作過程出現的「以工代藝」的現象,在歷史上也有之,這種現象並不能代表硯的雕刻風格,也不是硯雕的發展的方向。我們這裏說的「工」是指硯的雕刻技術,而「藝」則指硯雕的藝術性,即在硯的表現形式中所體現的思想情感以及其所達到的藝術感染力。雕刻技術是硯在制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段,硯的表現形式靠雕刻的技藝來體現,技藝的高超可以引起人們的驚嘆,而藝術的精美則能喚起人們的共鳴,達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和美感。就硯的雕刻藝術而言,與其他藝術有著相同之處,在硯的雕刻中需要立意、構圖、表達主題思想與形式的美,還需要有相應的雕刻技藝及在雕刻中註意刀法的變化和美感。

早期硯的創作大都很少有主題思想的交代,缺少具體內容和感情的表達,所以作品的內涵也就比較少。盡管在刀法上和布局上下了很多功夫,可品讀之處卻並不太多。漸漸地加進了一些內容後,卻又大都局限在有限的幾個題材上,表現手法也比較單一,讓人有「一目了然」之感。隨著社會對硯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硯台雕刻也出現了不可忽視的現象,有的急功近利,有的雕琢粗俗,不求品質,有的膚淺俗陋、形制守舊、缺乏創造,有的張冠李戴、圖案不協調,有的照搬西方藝術從而缺乏東方藝術的韻味。一件好的硯雕作品必須是作者各方面綜合修養的集中體現,諸如:文學、書法、繪畫、雕刻等等,加強各方面的修養是具備創作一件好的硯雕作品的基本條件。如今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的需求愈來愈高,對美的渴望也愈來愈強烈,因此硯台收藏家和愛好者們的眼光也日益提高。雕刻師在工作之余必須「舞文弄墨」一番,好讓觀賞者們不僅得到硯雕工藝方面的享受,同時也讓作品在天然美得基礎上,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形象和意境,起到硯雕藝術之美感。

我們的前輩能在一無所有的環境中用自己的雙手制成硯,而當今在高科技的時代如不能讓硯這朵奇葩重放光彩,實在令人難以安心。今天,硯在人們生活中幾乎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所顯現的是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而硯在開發中,必須遵從自身的特性和美的規律。硯的雕刻要求精、要求美、要求藝術性,要適合當代人的審美意識,要有硯的傳統風格,也要有個人的藝術風格。因此,硯的制作不是普通工業品的生產,所需要的是百花齊放的多樣性,而不是同一模子的復制品。新中國成立後,硯的藝術風格呈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除了繼承傳統風格,仿古硯雕琢的線條圓潤,硯池弧度適宜,同時吸取了西方藝術中的精華,擴大了雕琢的範圍,出現了適合當今時代審美特點的藝術硯台,作品雖然不夠成熟、不夠完美,但它在探索寫實或抽象手法與大自然相結合的方面獲得了突破的發展。對於硯雕初學者來說,學習硯雕需要耐心,不僅需要有對硯雕和藝術的愛好,還要提高自己在雕刻、繪畫和書法等方面的修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悟性是一點點產生的,對於老師所教的知識要理解,經過實踐和再實踐,悟出道理、悟出靈感。對於不理解的地方,要勇於挑戰,用靈感悟出精彩。初學的過程和學習太極拳一樣,即「跟樣學樣」,但一招一式的精華,全靠自己去領悟,慢慢做到無論用筆和用刀都能靈活雕刻。學會在傳統硯雕的基礎上,大膽的想象與嘗試,突破原有的框框限制,改革小而全的固有格式,革新原有的用途形式,創出新穎的形式和內容。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達到適合時代發展要求,人們喜聞樂見,觀之賞心悅目,用之即時應勢的目的。如果不改革創新,端硯這麽古老的雕刻技藝就會停止不前,被認可的人就會越來越少。發揚和傳承這門技藝就會成為空話。

硯雕藝術是刀在石頭上跳舞,難度極高。抓緊培養既懂民族傳統文化又喜愛西方藝術的青年硯雕藝人,鼓勵他們大膽的吸收西方藝術的精華,大膽的實踐與創新,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優秀民族遺產得以保護和繼承,創造出適應時代發展的端硯,讓走過漫長艱辛道路的端硯,繼續譜寫新的輝煌。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與筆、墨、紙一起,必然累積了它的歷史價值,甚至創造了它的歷史輝煌。我從事硯雕創作四十多年來,從藝時間越久,感觸越多、心得越多。硯雕的優劣不在於雕刻題材的選擇,也不在於雕刻風格的運用,而在於雕刻整體是否出新、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瑕疵掩蓋是否巧妙、紋色運用是否得體,是否讓其在天然美的基礎上,達到「天人合一」的形象和意境。萬物的始基自於對自我的把握,成功之路在何方,在於自我的判斷以及不斷的摸索最終領悟的過程。作者:謝榮 端州區端寶名硯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