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凝結中華文明智慧的中國古代錢幣

2024-01-30收藏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錢幣的作用與影響一直綿延不斷,雖為方寸間的文物,卻是大歷史之產物,用金屬溶液鑄造錢幣,自春秋至清是中國主要的造錢方法;秦始皇統一全國錢幣後,外形為圓形方孔的金屬錢在中國持續了2000余年;西漢的五銖錢形制,一直使用到隋代;唐代始行開元通寶的寶貨制,沿用至清;北宋發明紙幣,其影響至今。錢幣的連續性凝結著文明的智慧,見證著繁榮與衰落,是了解中華文明的一扇窗,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物質載體。

錢幣創新影響世界

自春秋有鑄幣始,鑄造錢幣使用的模具叫作「範」,至西漢末,通常使用平板範澆鑄,成品數量受範的表面積制約,且其易於磨損,更新靠修模或重新雕刻,生產成本高;至新莽時有疊鑄範工藝,先鑄造正、反兩面金屬模,後用陶土於其中翻範,燒結後拼接,將多個合範疊落後澆鑄,加大單位體積內的成品數量,同樣成本之下,產出更多;至北魏太和年間,開始翻砂鑄錢,先雕刻完整的金屬錢模,用黃土和細砂摻和壓實成砂箱為範,將錢模正、反面印在砂面上,然後將砂箱合攏澆鑄。雖然成品數量受砂箱表面積影響,但砂本身低廉的成本,卻彌補了這個不足,並提高了成品的標準化率,此法鑄錢自此時一直沿用至清末。而翻砂工藝至今在世界範圍的鑄造行業內,仍然發揮其作用。

古代金屬錢幣的特質是數量小時方便找零,隨著經濟發展,大額交易不便搬運錢幣,又恐本地錢幣外流,造成錢荒,唐代商人在世界上首創飛錢這種匯券,利用商業信用,探索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至北宋的四川地區,地方政府在借鑒民間票券的基礎上,經中央批準,發明並推廣使用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隨後的南宋、金等並立政權,皆做了完善,並與金屬錢並列使用;紙幣在元朝,一段時間內成為唯一的法定錢幣。現今,紙幣已是世界的錢幣形式,極大豐富和推進了人類文明。2024年是紙幣誕生1000年,這是中華文明在自身發展創新過程中,給全世界作出的獨特貢獻。

追求統一是錢幣底色

在先秦時,錢幣多由一政權、一城市發行,甚者由某個市場發行,流通範圍窄,形制多樣,制約了文明進步。秦統一全國錢幣為半兩錢,中國錢幣有了形制統一的權威性;漢武帝將鑄錢活動收歸中央統一辦理,鑄造了形制、品質、重量高度標準化的「上林三官」五銖錢,完善了中國錢幣政治統一的權威性,促進了全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團結。自此,錢幣品質是否高度標準化,是衡量國家政治、經濟是否健康發展的要素之一。縱觀中國錢幣發展史,每當有新政權出現,總要先理清前代弊政,加強對錢幣的管理。

十六國時,並立政權成漢,首創在錢幣上鑄造政權年號,造了漢興錢,顯著區別於其他政權錢幣,強化了統一性,在社會流通中,不斷加深使用者的歸屬感,此法延續至清。唐德宗建中年間,由於河西走廊陷入戰亂,致使今天的新疆部份地區失去了同中央的溝通道路,幾成為「飛地」。那裏的邊民在極端條件下,仍然不忘統一,改中央鑄幣開元通寶形制,取當時唐朝年號,於當地鑄造流通了建中通寶,以表達「向內凝聚」的美好向往。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下的錢幣

中華文明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化解沖突,凝聚共識。北魏是較早由邊疆地區入主中原,建立起廣大疆土的並立政權之一,孝文帝發起改革,促使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其間鑄造了年號錢太和五銖,這是歷史上首次使用翻砂法鑄錢,對於不善手工業的遊牧文化而言,這顯然是與中原文明碰撞出的閃亮火花。

遼、西夏、金、元更是沿用秦時統一的圓形方孔形制鑄造各自的錢幣,並各具特色。遼雖廣泛通行唐、宋錢幣,但也用漢字為錢文,少量鑄造了自己的年號錢,如清寧通寶等;西夏用西夏文和漢文都鑄造了年號錢幣,如西夏文乾祐寶錢、漢文乾祐元寶;金鑄造錢幣,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將領後裔,金的科舉進士黨懷英,以漢字篆書書寫「泰和重寶」四字,鑄於錢上,文字美觀,被後世競相追捧收藏,而宋、金之間存在尖銳的對立沖突,黨氏後人卻成為金的社會精英,這是文化包容的結果;元初即用新發明的八思巴文和漢文同時鑄造了至元通寶,爾後長期沿用宋和金的方法,發行紙幣。

清從順治後期開始,漢文和滿文同在錢幣上出現,漢文標年號,滿文標產地。除此,「因俗而治」是清治理邊疆的一大特點,乾隆前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維護了國家統一,由於新疆南部普遍樂用紅銅鑄造的普爾錢,為了統一,又要兼顧當地風俗,於是用國家統一的錢幣形制,獨在南疆開局用紅銅鑄錢,如阿克蘇局、葉爾羌局等,史稱「新疆紅錢」,而新疆北部仍同內地用黃銅或青銅鑄錢,如寶伊局;乾隆後期,在兩次擊潰廓爾喀對西藏地區的入侵後,清政府對該地進行改革。在錢幣方面,由於當地樂用銀幣,便仿銅錢形制,錢文采用漢文、藏文對照閱讀,造了銀制乾隆寶藏錢,史稱「寶藏錢」。這些都是文化在匯聚融合過程中,化解沖突、凝聚共識、多元統一的代表。

平等交流互鑒,共同發展

溝通、交流是中華文明和平性的代表,在這個過程中,文明間共生並存,互相影響發展。絲綢之路上常見的東羅馬金幣、波斯銀幣等外國錢幣在中國境內的墓葬常有出土。其流傳至此的過程,經歷了與絲綢之路貿易有關的錢幣交換。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錢幣作為通貨使用。中國領海發現的南宋時期沈船「南海一號」出土上萬枚中國錢;境外發現的如印度尼西亞海域唐朝時期的勿裏洞沈船出土400余枚,五代時期的井裏汶沈船出土7000余枚,北韓半島沿岸元朝時期的新安沈船出土28噸。相對的是,地理大發現後,世界航海貿易得到大發展。西班牙銀幣在明末批次進入中國,至清,進入中國的外國銀幣種類更加豐富,康熙時期,閩粵沿海地區民間樂用國外銀元,乾隆末年,這種社會習慣已蔓延至長江流域的上海等地。

除此以外,中國古代錢幣深深影響著周邊文明的錢幣,如粟特人仿照開元通寶造錢,在同一個錢幣上同時使用漢文和粟特文;唐時雄踞中亞的突騎施汗國,仿中國錢幣圓方孔形制,用自己的文字鑄造了突騎施汗錢;晚一些的日本、越南、北韓等國也都按此形制鑄造自己的錢幣。無論外國流通中國錢幣,以及中國使用外國錢幣,還是中國錢幣影響了外國錢幣,均非中華文明或其他文明強加給對方的,而是平等交流互鑒的產物,是中華文明和平性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