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常罡丨玉龜考據散記

2024-07-19收藏

庚子大疫,余避居舊金山東灣山中。山頂恰有一湖泊清幽處,古松環水,靜蔭倒影,因時往小坐。

一日周六,天氣晴和,遂攜書與瓶水,步向湖畔。途中,見路邊人家車庫門大開,一美國老婦人正整理家用舊物,鱗次擺放開來,兒孫輩鉆來跑去 ,標貼價碼,顯然是「車庫售賣」,於是戴好口罩,上前閑看。

多是衣物廚具器皿雜什之類,無足觀者。又有長桌,擺滿各種瓷木銅石玻璃制小動物。余掃見其中有一紅木方形座托,座口起線,冰盤沿,四足內斂再外撇,應是件「中國東西」,便問其上為何物。老婦聞言起身,遍尋不著,忽見攥在小孫女手中,便慈容揚聲:「琳達,你想要那個嗎?你可以留下。」女孩兒口罩上方大眼骨碌,搖頭,將物放下,徑又跑開玩耍。

乃一雕龜,挺胸昂首,四足叉立【圖1】【圖2】。

【圖1】【圖2】

老婦人雲:其夫在世時,曾是國際貨運公司飛行員,常飛香港東南亞一帶;性喜集藏小動物玩件,其本人雖常翺翔空中,最愛卻是水陸爬行動物如龜、蝸牛、蜥蜴之屬,所蓄猶多。

余上手摩挲,似是陳年舊物,然「鶴壽不知其紀也」,一時竟不辨年代,只覺形制如龜鈕印押;底座邊緣磕損,底面劃痕累累,並無玉石堅好之感,倉促間不敢定其為玉耶,抑皂石耶。唯於手中轉動角度之際,陽光映過,隱見龜背上花紋細密如蠅翅,燦然華美,非同凡響。乃思買下再作計較。因索值甚廉,難以為情,復選一墨西哥紅斑石青蛙及一藍玻璃花瓶並購之。

歸來急審其質料,雲絮浮綹,端是和闐玉,玉色不純,雕手借淡墨溏色而巧雕成一龜,四足以下,玉質漸白而偶見黑點雜斑。復察其砣跡刻痕,絕不能晚於明代,心始稍安。此後常出把玩,亦不忘搜尋佐據,蓋欲為之斷代也。

據生物學,龜類目下有科,科下有屬,凡三百余種。古人應物象形,不獨取象於水陸龜鱉乃至海龜玳瑁,且有出諸神話想象者如玄武、大鰲、貝赑、霸下等等,故中國古代藝術中龜之造型紋飾,叠朝累代,源遠流長,傳承之外,兼匠意獨出,名目繁極豐富。

靜心梳理之下,比照此玉龜神容細貌,覺其有如下三特點。

橢圓錐尖狀龜首,割一線為唇口,圓直粗頸,頸根深砣溝線以劃分胸與前肢,銳三角形垂龜尾,龜甲伏隆棱起,龜足省略爪趾刻劃等治藝特征,可分別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東漢白玉龜鈕「績平」印【圖3】,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漢墨玉龜鈕印(印文「機息」為宋元人後刻,印則為漢印)及兩方漢褐玉龜鈕印上【圖4】【圖5】【圖6】;其昂揚籲天之姿,則與上引東漢「績平」印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鷹揚將軍章」【圖7】、「平東將軍章」 【圖8】等魏晉銅龜鈕印意趣相同。然統望此玉龜之「氣」,卻不到漢魏古印蒼拙幽玄境界。故雲:有漢魏遺意,此其一也。

【圖3】

【圖4】【圖5】【圖6】

【圖7】 【圖8】

海水紋為此玉龜甲上紋飾之一。明萬歷三年武陵顧氏蕓閣刊羅王常編朱墨本【集古印譜】著錄當時人所見先秦至兩漢古印,其中有漢龜鈕印一式,背負海水紋【圖9】。漢印例項今未經見,卻有陜西西安何家村出土唐代金銀器中銀鎏金桃形盤一件,其盤心捶揲背刻海水紋之鎏金龜【圖10】,差可證是紋為龜甲之飾乃其來有自。故雲:留唐代韻痕,此其二也。

【圖9】

【圖10】

玉龜之眼, 真所謂豆粒小眼,陷地隱起,再踩刻一圓圈,使之分外醒目【圖11】。

【圖11】

此作法於傳世漢唐龜形器物中,僅於金屬制品中偶爾一見,如徐州藏西漢龜鈕銀印「君侯之印」【圖12】,湖南安鄉文物管理所藏龜鈕金印「鎮南將軍印」【圖13】。

【圖12】【圖13】

而玉器工藝之陷地隱起作法,較金屬工藝更為費工費時,所見漢魏龜鈕玉印例項,龜眼只是或刻、或以管具打一圓圈、或點鉆一點即罷。自晚唐以降至兩宋遼金,龜眼隱起卻成常見匠作手法。不惟玉器,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玉雙龜荷遊洗【圖14】、四川廣漢市文物管理所藏南宋龜遊玉件【圖15】等,暨石龜如泰山岱廟中北宋祥符碑、大觀碑、宣和碑乃至「大金重修東嶽廟之碑」諸碑龜趺及浙江諸暨市博物館藏南宋石雕龜鈕水註,龜眼均伏凸如豆。【圖16】【圖17】【圖18】【圖19】

【圖14】【圖15】

【圖16】【圖17】【圖18】【圖19】

且並不囿限於龜類,如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玉鵝目睛作法,兩相比照,簡直如出一手【圖20】。再觀此玉龜鼻孔,乃輕鉆兩小洞,作法亦同於前引宋代玉器與諸碑龜砆。而玉龜「頸根深砣溝線以區分胸與前肢」作法,雖漢玉已見,卻恰被宋元玉工推臻極致,每以深峻之線條表現胸頸肢體之輪廓與肌肉質感。

若依上述諸般推斷,玉龜年代之大致上限,當又近晚一步而至宋也。

【圖20】

玉龜背甲紋飾,除脊棱骨上一串雙環紋之外,即為主紋飾:海水紋與漩渦紋之組合【圖21】。

【圖21】

此三種紋飾均極古老,可上溯至新石器時期齊家、馬家窯、良渚諸文化。然海水紋與漩渦紋交織摻用,目前傳世實物中可見之最早例項,乃元代青花瓷器。如1964年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之元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現為河北博物館鎮館之寶,龍紋騰舞,下有海水漩渦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圖22】。

【圖22】

此一組合迨至明代永樂朝,仍於青花器上時可見到,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永樂青花纏枝紋雙糸扁平大壺與紐約佳士得2002年拍出之永樂青花纏枝瓜紋大盤【圖23】【圖24】,但已降次為無關主題之邊飾矣。

【圖23】

【圖24】

元代,實為中國古代龜鱉造型重要分界期。【圖25】若曰金仍宋制,則自元而入明,寫實之龜鱉卻漸行讓位於想象之龍子,龜形龍化已儼然風行,此從明初南京明孝陵與北京明長陵兩神功聖德碑之龜趺鰲座可知。嘗聞今之藝史家有言:蒙元秉刀馬得天下之豪捷爽疾,必心惡龜鱉之縮瑟怠惰,遂以致此。據余忖度:此乃「想當然」耳!蒙古人入主中原,一承金人,於華夏文明,實並無毀改,只求速速融入,如何偏恨龜鱉?漢文人士大夫,明代文人猶甚,多閑思、頗好事,以今日語雲,即「愛搞事情」。所謂龍生九子之說即由如李東陽【懷麓堂集】、楊慎【升庵外集】、謝肇制【五雜組】、董斯張【廣博物誌】等撮集演義而成,有交配母源,有面貌形象,有性情職守,說來頭頭是道。而雕藝無論為鈕為趺為座為鎮,貴重其血統,崇飾繁縟其觀,正為莊嚴其相也。既然此玉龜造型,仍屬寫實一類,則可據之為其制作年代劃一大致下限而止於元也。故雲:具宋元時風,此其三也。

【圖25】

上限宋而下限元之論,另得一佐證:玉龜之形制尺寸,恰與上海博物館所藏宋代龍紐玉押一件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元代龍紐玉押一件相仿佛【圖26】【圖27】。其底座邊角底面之老傷舊損,蓋問世千年間必曾遭粗忽對待,而底面或曾有押字但被砣去亦未可知也。

【圖26】

【圖27】

至此,可為此器鄭重其名曰:宋-元墨白玉俏作龜鈕押。而上距購得此龜之日,不覺已三年有余。

後亦曾再過老婦人門前,但見庭廊廡窗油漆一新,不復舊觀。詢其鄰,報道售宅易主,琳達一家久已遷居他方矣。

常罡

責編 劉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