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說郵票講故事(十一)

2024-05-11收藏

大家好,本期為您介紹的郵票是紀33

紀33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

紀33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

為了反映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歷史,以及古代科學家的卓越成就,激發現代人趕超世界先進科學水平的信心,1955年8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紀念郵票。

紀33 4-1 張衡

紀33 4-2 祖沖之

全套共4枚,分別是古代天文學家張衡的畫像(黑棕色)、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畫像(深藍色)、古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的畫像(黑紫色)和古代醫學與藥物學家李時珍的畫像(紫紅色)。

紀33 4-3 僧一行

紀33 4-4 李時珍

郵票人物面部刻畫層次豐富,既有國畫的筆調,又有版畫的傳統風格,形象栩栩如生,達到了神似的境界。圖案統一未加邊框裝飾,顯得開闊而深遠。底襯采用古樸的棕黃色,能夠使人油然而生一種炎黃子孫的驕傲之情。說明文字集中地、有秩序地排列在肖像下方,猶如雕像的基座一樣,使畫面具有一種立體感。

本期為您講述的是小型張的故事

剛涉足郵票收藏領域的小夥伴一定對小型張有所耳聞,小型張是指一套郵票之外,誌號相同,而圖案另外設計的小型整張郵票。也有單獨設計的,帶有較寬的紙邊,邊紙上印有花紋及相關文字,極為精美,面值比普通郵票要高。小型張可以和同題材的郵票一起發行,也可以單獨進行發行。和郵票一樣,小型張也是郵政部門認可的郵資憑證。也就是說小型張也可以貼敷於信封之上進行實寄。由於小型張設計精美,版面比單張郵票大,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所以很少有人將小型張拿來充當郵資,多數進行收藏或當做禮品贈送。

在新中國郵票發行史上,幾乎所有的小型張郵票都是一套1枚,唯獨紀33M【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是由4枚小型張分別組成的。【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於1956年1月1日發行,分別由張衡、祖沖之、僧一行和李時珍4枚組成,這也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小型張,采用雕刻版形式,設計新穎,畫像逼真,印刷精美,背後無膠。原畫作者是著名畫家蔣兆和,設計者孫傳哲,無齒孔,面值均為8分。

紀33M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

這套小型張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喜愛。據業內人士估計,該郵票的發行量約為25萬套左右,這在紀特小型張和小全張的發行量中是屬於比較高的。至今,該套郵票已有50多年的歷史,售價從發行之初的0.32元,一路攀升到幾百元。

在這裏需要再普及一下誌號的基礎知識,普通郵票的誌號後面加上字母M是用來區分小型張與郵票的。例如,誌號是紀33,它表示的是一套郵票,而紀33M則表示與紀33郵票一起發行的小型張。

紀94M 梅蘭芳舞台藝術

這張梅蘭芳小型張(紀94M)於1962年9月15日發行,圖案為京劇【貴妃醉酒】,背面刷有糊精膠,面值3元,發行量為2萬枚。這套小型張發行後,國內外集郵者對其好評如潮、積極求購,以當時的物價和國民的收入水平,能購得一套該小型張者在當時國內集郵界也算是大手筆了。

紀94 梅蘭芳舞台藝術

但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間,中國的集郵活動被全面否定,郵電部軍管會將梅蘭芳套票及小型張定性為「宣傳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反對江青領導的戲曲革命」,命令將所有庫存的梅蘭芳套票及小型張全部銷毀。不但大量官方庫存郵票被銷毀,而且民間集郵者的藏品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失,紅衛兵在民間抄家時被破壞損毀的梅蘭芳郵票小型張和無齒票就不計其數。現如今留存下來的品相上等的真票只能用稀少來形容。

新中國小型張的印刷量在逐年增大。在五六十年代時小型張品種比較少,印量一般在3萬至4萬枚之間,到八十年代前大約在10萬至20萬枚之間。從1981年的81萬枚到1990年的962萬枚,年平均增長約100萬枚。而到1992年開始發行量大振幅上漲,造成了許多品種以面值以下拋售的局面。

T28M 奔馬

T41M 從小愛科學

T54M 荷花

小型張郵票憑借其獨特的藝術性、稀缺性、投資內容以及在收藏文化、禮品市場上的地位,繼續保持著顯著的市場價值。盡管郵票市場會受到宏觀經濟、收藏趨勢、科技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但只要人們對歷史、藝術、文化的熱愛與追求不變,小型張郵票作為承載這些元素的獨特品種,其市場價值將繼續得到認可與體現。

好啦,本期就和大家聊到這裏,下期我們繼續講述郵票的故事,歡迎大家關註點贊和留言評論,謝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