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文玩界的罪與罰|犀牛角的離奇價格讓血腥彌漫全球

2024-09-26收藏

在文玩界,素有「一紅二黑三白」的說法。「紅」為鶴頂紅,「黒」為犀牛角,「白」為象牙。這三樣雕器,自古就被視為文玩珍品,深受玩家追捧。

鶴頂紅,是一種產自東南亞的盔犀鳥頭骨,由於太過珍稀,加之價格畸高,不為世人所熟知。人們常說的雕器,主要有「竹木牙角」,其中的「牙」就是指象牙,「角」指的就是犀角。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鶴頂紅,若興趣,不妨到我的主頁翻翻看。今天,咱們來聊一聊犀牛角。

犀牛,對於中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言其陌生,是因為犀牛在中國境內早就滅絕了,今天我們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體型龐大的食草動物。

白犀牛

但中國人對犀牛又非常熟悉,因為早在數千年前,犀牛也曾馳騁於中國的原野上,且數量較多,分布也較廣。

時至今日,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文獻記載中,仍然都可以找到犀牛的蹤跡。

比如,犀牛角在中醫用於解熱、涼血、解痙及解毒,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今天人們熟悉的救命神藥安宮牛黃丸中,就含有犀牛角,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救有奇效。

犀牛在古代被稱為「兕」,先秦文獻中有關「兕」的記載俯首皆是。

漢代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如【詩經·小雅·吉日】雲:「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禦賓客,且以酌醴。」意思是說,張弓搭箭,射死小野豬,再奮力獵獲「大兕」,也就是大犀牛,用來宴請賓客,共飲美酒。

又,【墨子·公輸】載:「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國語·楚語】亦載:「巴浦之犀薄象,其可盡乎。」

可見歷史上中國境內的犀牛還是很多的,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動物。

秦漢 · 石犀

在古人看來,犀牛不僅體形碩壯、力大無窮,其角還可以通天通靈,非常神奇,有「犀出九德」「南方之美者」「犀之精靈所聚」「犀角燃之有異香,可通靈」等說法,早在先秦時期就被稱為「物之真」,經常與夜光璧、明月珠相提並論,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戰國策·楚策】載:「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楚遣車百乘,獻駭雞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

其中的「駭雞之犀」,就是晚唐李商隱【無題】詩中所說的「靈犀」。

「心有靈犀」,本意是比喻戀愛雙方心心相印,現多也用來比喻雙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其典出自晚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中的「靈犀」,就是指一種叫「通天犀」的犀牛的角。

通天犀,是一種獨角犀牛,有學者認為就是爪哇犀。爪哇犀在先秦時期的中國境內是比較常見的,古代典籍中所謂的「獨角獸」有多種形態,其中之一便是爪哇犀。

犀牛

通天犀,又叫「駭雞犀」,西漢韓嬰【韓詩外傳】載:「太公使南宮適至義渠,得駭雞犀以獻紂。」意思是說,姜太公派一個叫南宮適的人到義渠國(都城在今甘肅寧縣),得到了駭雞犀,並把它獻給了商紂王。

為什麽叫「駭雞犀」呢?東晉葛洪【抱樸子·登涉】解釋說:「通天犀角,有一白理如綖,有自本徹末。以角盛米,置群雞中,雞欲啄之,未至數寸,即驚而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為駭雞犀。」

意思是說通天犀的角,有一道白色紋理如「綖」(xiàn,音義同「線」),貫通首尾,用角盛米放入雞群,雞就會受驚退卻,因此叫駭雞犀。

犀角 白理如綖

葛洪還說,想法弄到三寸以上的真通天犀角,把它刻成魚形,用嘴銜著進入水中,水就會避開,形成一個三尺見方的空間,人在水中就可以呼吸自如。

葛洪又說,把犀角插進毒藥湯中一攪,毒藥湯就會泛起白沫直往上湧,等一會兒之後,毒藥湯就沒毒了。要是被毒箭射中快死了,用犀角往瘡口裏一刺,瘡口隨即冒出毒沫,人也得以痊愈。

犀牛角原角特征

葛洪對道家的神仙、遁世思想非常著迷,一生大部份時間都在煉丹修行。道家那一套,總是神神叨叨的,而犀角在道教文化中一直被視作是辟邪、通天的靈物,因此,葛洪把犀角的功效說得天花亂墜、雲山霧罩的,其實也是道教文化的一種表現,當個樂子聽聽就行了,不必較真。

有一個成語,今天我們不太常用,但其典故非常神奇,叫「犀角燭怪」。

【晉書·溫嶠傳】載:「嶠旋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怪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

溫嶠,東晉名將,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性聰敏,有識量,博學能屬文」「風儀秀整,美於談論,見者皆愛悅之」。

西漢 ·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晉書】中說,溫嶠自京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返回武昌的途中,船行至牛渚磯(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邊),見水深不可測,傳說水中有許多怪物,溫嶠便點燃犀牛角來照看,看見水下燈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狀,有乘馬車的,有穿紅衣的。

當夜,溫嶠夢到一個人非常憤怒地對他說「我和你幽明有別,各不相擾,為什麽要來照我們呢?」

接下來的事情相當詭異:「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時年四十二。」溫嶠的牙本來有點問題,到達江州(今江西九江)之後,就找人把牙拔了,卻中了風,沒過十天就死了,年僅四十二歲。

唐 · 獻陵石犀

後來,人們把點燃燭火明察事物、洞察奸邪叫「燃犀」或「犀照」。郭沫若曾經寫過一篇短文,叫【魯迅詩稿序】,開篇第一句話就是:「魯迅先生無心做詩人,偶有所作,每臻絕唱,或則犀角燭怪,或則肝膽照人。」形容魯迅的詩寫得很好很深刻,能夠揭露黑暗現實,讓社會上的妖魔鬼怪都現出了原形。

還有一個成語,流傳二千多年了,至今仍在使用。這個成語雖然沒有「犀」字,但跟犀角有很大關聯,叫「萬壽無疆」,其典出自【詩經·豳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意思是說,舉起犀角酒杯,祝福大家萬壽無疆。詩中的「兕觥」,讀作sì gōng(音四宮),就是指犀牛角做成的酒杯。

犀角雕獸面紋爵杯 清中期

兕,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如野牛而青」,有人據此認為兕是野牛,但學術界大多數人都認為「兕」就是犀牛。

除了正經史料的記載中大量出現犀牛身影,一些古典小說裏也常出現關於犀牛的文字。

如,【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到第九十二回,唐僧師徒四人行至天竺國東界金平府,在元宵佳節觀賞花燈的時候,青龍山玄英洞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塵大王三個犀牛精化為佛像將唐僧抓了去,悟空打不過犀牛怪,只好請四木禽星下界才將其收降。

犀牛

犀牛是一種極古老的動物,在地球上有500萬年的生存歷史。先秦時期的中國境內,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犀牛數量還是比較多的。

由於犀皮很厚,刀槍不入,弓矢不進,人們便用來制成鎧甲、盾牌等軍事用品,同時又將犀角雕刻成各種飲器,或用於治療疾病,導致犀牛被大量捕殺。到了兩漢時期,犀牛在中原地區已經沒有了。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木犀牛角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大批犀角,但這些犀角是用木頭制作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等級是相當高的,卻用木制犀角作隨葬品,說明在這一時期,在長江中下遊一帶,犀牛也想當稀少了,不得不用木頭作替代物。

宋遼時期,中國部份地區尚有一定的犀牛存量。如【遼史·卷六】記載:「二年春正月戊午朔,南唐遣使奉蠟丸書及進犀兕甲萬屬。」

白犀牛

南唐疆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大的,包括今天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大部份地區,遼穆宗天祿二年(948)春正月初一,南唐派遣使者鄉遼國奉上蠟丸書信,又進獻犀甲、兕甲一萬種。

至明清時期,偌大的中國也僅僅只有雲南地區有極少量犀牛,在其他地區,人們很難有機會看到野生犀牛。

到上世紀初,中國本土的3種犀牛,即蘇門犀、印度犀、爪哇犀在1916~1922年間相繼滅絕。從此,中國境內再也看不到野生犀牛的蹤影了。

印度犀

迄今為止,墓葬中尚未出土過犀角制品,傳世的犀角器大多為明清兩代所制,此時犀角的需求基本上依靠從非洲、西亞、南亞及東南亞進口。

物以「犀」為貴。古今中外,都把犀牛看作是珍獸,犀角更是奇貨可居。在歐美被用於收藏展示,在西非被制成劍柄,在東亞被奉為靈丹妙藥,用來治療頭疼、發燒、抽搐、風濕,甚至用來壯陽補腎、治療癌癥。

世界各地對犀角的大量需求,導致價格曾經一路飆升至每公斤6.5萬美元,比黃金、可卡因的價格還高。

南非動物保護人員與犀牛

這意味著,只要能獲得一只犀牛角,幾十萬美元就可以拿到手,後半生也就衣食無憂了。在暴利的驅使下,催生了一大批專門的捕獵者。自1970年至1992年,非洲的黑犀牛數量一度由6.5萬頭銳減至2500頭,瀕臨滅絕。

近年來,盜獵犀牛之風愈演愈烈,國際犯罪團伙的介入,讓盜獵手段也越來越軍事化,他們裝備精良,擁有直升機、夜視儀、大火力獵槍、新型麻醉槍,盜獵活動極其猖獗。

受救助的小犀牛孤兒

據南非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提供的數據,僅從2007年至2012年,就有超過1000頭南非犀牛被獵殺。

目前,全球只剩下1萬多頭犀牛。非洲黑犀牛曾經是犀牛類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但是目前已有90%被獵殺,只剩下大約4000頭左右。

保護犀牛

在亞洲,印度犀也只有1000頭左右,蘇門答臘犀僅剩不到200只,爪哇犀則更加稀少,估計總數為50只左右,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內。生活在越南境內的爪哇犀,幸存的個體不超過8只。

由於各種犀牛的數量都在急劇下降,因此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所有犀牛種類都被列入附錄一,嚴禁任何犀牛制品交易。

被盜獵者殺害的犀牛

中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員國之一,始終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違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情節嚴重者最高可被處以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財產。

盡管國際社會采取種種防範措施,但對犀牛的盜獵和買賣活動一直沒有停止。

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犀牛角只有長在犀牛頭上才有用。不盤帶血的文玩,呼籲大家都不去購買、消費犀角相關制品,這便是積德行善。(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