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先發僅見的五代十國罕珍【乾封泉寶背潭】暨賞考

2024-08-19收藏

背潭一品馬殷鑄 乾封泉寶又一珍

封泉寶,歷史上有兩鑄,一是,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間(公元666年)鑄幣;二是,五代十國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楚馬殷所鑄。其中前者為小平形制,有一定量遺存。而後者形制大,類折五以上,鑄體厚重,背有「天」、「天策」等,即背有文字是其突出特點,材質銅(多為鐵母)、鐵兼行,泉譜所載鐵錢居多,銅質皆為珍泉。

馬殷,五代時期楚國的建立者,俗稱其楚馬殷。其在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溫封其為楚王,定都潭州(今長沙)。四年加天策上將軍、尚書令。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獲封楚國王。這裏的「潭州」,作為一級行政單位,在古代不僅代表長沙,也代表大部份湖南地區。

自唐開始,因鑄錢局增多,故開始在錢背鑄錢局地名,是為記地,後此習得以傳承直至清末。而我們知道,楚馬殷所鑄錢幣,無論是天策府寶、乾封泉寶、乾元重寶等,凡有背文者,也有記地紀名者,「天策」等。

以上簡要概述楚馬殷及其鑄錢背景,旨在為愚所藏這枚迄今為止僅見的一枚錢幣作鋪墊。此錢即為「乾封泉寶背潭」,廣為檢索,未見任何泉譜所載,亦未見公展披露。從背「潭」字來看,此錢當為記地,此地即為「潭州」。而作為其時楚國都城的潭州,作為鑄錢所在地,乃屬當然。

此錢,長期在手而一直未予披露,在於其十分的珍罕,時機亦未到。時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將其帳中點選出列,拍照亮相,先發公展鑒賞於此,以告泉界,以饗泉好矣。

首識書相。 不難辨析,本品面文「乾封泉寶」四字,直讀,背穿上一個「潭」字,書體隸楷兼具。復觀其字,雖然銹重有所覆蓋,然仍能辨出其筆劃莽壯,橫直豎立,書寫自然,書意率真, 具備鮮明的楚馬殷錢之書意風格。 而其背「潭」字,雖然銹覆,然仍能辨其字形,實為「潭」字無疑。如前所述,該「潭」字為記地「潭州」,乃是楚馬殷鑄於潭州之記。藉此,無需再表,品文識書,本品書相應為楚馬殷官爐所鑄,其門得開,難有二話。

次觀鑄相。 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其直徑約為35.17公釐,重量24.31克,鑄體厚實,類後世折五形制大小,與譜載一枚「乾封泉寶八分書僅見小樣」大小相類。續可見,其制式為中寬緣,粗穿廓,凸顯莽壯。其鑄體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輪皆為幹凈。復觀字廓,輪廓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藉此,無需贅述,觀鑄識體,本品鑄相不僅符合五代十國錢之基本風格(鑄體厚重),也符合楚馬殷鑄幣之基本風格,是故,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再察銹相。 展目本品,可見其老生坑銹相,發現並出坑於上世紀末。其渾身銹痂裹縛,綠銹紅斑,鮮明典型。可見其銹已然結成皮殼,疊嶂附著,深淺相間,自然天成。測其銹痂皮殼,附著緊實,堅硬而不糟,可抗刃擊,耄耋老銹,無異無邪,天下賊偽蓋不可得矣。再察其材質,青銅質地無疑,特色彰顯老舊。至此,辯銹識漿,無需多言,本品銹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其大門洞開,不在話下矣。

如是,一番鑒賞審視,此枚「乾封泉寶背潭」銅錢,三相一材,廉頗黃忠,過關斬將,開門見山,真實到代之品,毋容置疑。如前所述,其背「潭」字,雖無典籍記載,然根據實物可考可證,合乎邏輯和時代背景,而這種情況在古代遺存器物中又何其之多,因此,只要邏輯順,道理通,則其可信矣。此錢的存世,對於研究楚馬殷鑄錢,再添實物,意義不小,而由於其存世異常珍稀,故而具有相對更高的收藏價值,值得我們倍加珍惜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