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清代的錢幣是怎麽制造出來的?(上)

2024-06-12收藏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權,從努爾哈赤建國到宣統帝溥儀,共經十二帝。清代鑄錢制度沿襲明代,主要鑄小平錢。清代銅錢屬年號錢,種類繁多,正面以漢文表示年號,背面除去光背,更多的是用滿文或滿漢文表示鑄錢局,這成為清代銅錢的一大特點。

沿 革

清朝政權初期,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仿照明代幣制,鑄造「天命通寶」「天聰通寶」錢,有漢文和滿文兩種版本,滿文為「天命汗錢」「天聰汗錢」。

清「天命通寶」漢文

清「天命通寶」滿文

「天命通寶」由努爾哈赤稱帝後鑄造,因政權初定,戰亂初平,加之滿族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錢幣的冶煉鑄造技術不成熟,導致「天命通寶」鑄造工藝粗糙,錢幣不精良。「天命通寶」滿文版讀法為左右上下,區別於漢文版的直讀上下右左,在古錢幣中是一個較特殊的現象。「天命通寶」鑄量較少,加之滿族人主要將其作為裝飾品和護身符,導致其存量更少。「天聰汗錢」為皇太極仿照明代天啟大錢鑄造的當十滿文錢以及漢文版「天聰通寶」,鑄量不大,傳世更少。

順治通寶

順治登基以後,鑄造「順治通寶」,早期仍遺留明朝鑄式,後逐漸建立清錢自有風格,共推行正面漢文、背有五種不同式樣的銅錢政策,分別為光背、漢文紀局、一厘錢、滿漢文紀局和滿文紀局。早期鑄造局頗多,除官鑄外,私鑄泛濫,鑄造工藝不精,於是停用早期「順治通寶」並回收銷毀。順治十四年,鑄新錢,新錢正面漢字「順治通寶」,背面增加全滿文制,穿左滿文「寶」字,穿右滿文局、省地名,這是清代銅錢正面漢文、背面滿文的開端,奠定了清朝錢幣的制式基礎。

順治通寶背滿漢文「寧」

除去背面全滿文,還有滿漢文式,由地方鑄造局鑄造,分別用滿文和漢文標註鑄造局。

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的康乾盛世,將大清朝推向了頂峰。這個時期銅錢鑄造仍延續順治時期的錢幣制式規範,每一時期又有自己的鑄造特色。

康熙通寶羅漢錢

康熙即位第二年,下令停止鑄造「順治通寶」,改鑄「康熙通寶」,規定「此後凡是嗣位改元,皆按此例鑄錢」,規定了清朝錢幣的制式走向。「康熙通寶」背面文字同樣分為兩種:背滿文式和背滿漢文式,以此來標註鑄造局。

康熙通寶背滿漢文「原」

背滿文式是指由京局寶泉和寶源兩個鑄造局鑄造,以滿文書寫「寶泉」「寶源」,滿漢文式是指由地方局鑄造,背面用滿文和漢文標註鑄造局。「康熙通寶」多為小平錢,即古代銅錢的最小貨幣單位,實際是指銅錢的面值。因鑄錢成本和私鑄泛濫等原因,「康熙通寶」按照重量分為三種,分別為一錢四分、一錢、七分,實際都是一文錢。「康熙通寶」比較出名的一個版本為「羅漢錢」,由戶部鑄造,是為慶賀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而鑄造的祝壽錢,做工精良,顏色黃亮如金,為精鑄錢。

雍正通寶

雍正即位後,鑄造「雍正通寶」,仍延續清錢制式規範,僅發現有小錢,未發現有大錢。因其在位時間較短,錢幣鑄造量較少,在整個清朝錢幣中價值較高。

乾隆通寶正面

乾隆通寶背面

乾隆皇帝即位後鑄造「乾隆通寶」,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乾隆通寶」鑄造量大,流通時間長,價格不高。比較有特點的是乾隆時期由新疆鑄造局鑄造的錢因其采用自產紅銅,錢幣外觀呈紅色,被稱為「新疆紅錢」。乾隆年間的鑄錢品質已大不如以前,因在鑄幣原料中加配錫,稱「青錢」,區別於過去不含錫的「黃錢」。

嘉慶、道光以後,清王朝開始走向衰落,私鑄泛濫,材質粗劣,鑄工不良,因白銀外流而鑄大錢,名不符實。到了鹹豐時期,內憂外患局面更甚,國庫空虛,財政入不敷出。為了應對財政危機,此時除了鑄造小錢「通寶」外,還鑄行重寶、元寶等大錢。鹹豐錢幣是清代銅錢中最復雜的,按面值、錢局、質地劃分,品種有數千種之多,堪比王莽時期的寶貨制。重寶為當四到當五十,元寶為當五十到當千,紀值分十六個等級,重量上大小錯出,輕重倒置,材質上有銅、鐵、鉛,大量鑄錢導致通貨膨脹,幣值下跌。當時流通較廣的只有當十錢。經過鹹豐期,清代制錢制度走向衰落。

[參考資料]

【清代制錢研究】王文華

[編輯]

馮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