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元和他收藏的谷倉印。
一塊厚實的方形實木,圓潤的四角泛著被摩挲後呈現的光澤,背面是一個小把手,正面刻著一個端正古樸的「谷」字。這是廈門歷史影像研究會副會長、收藏家陳亞元最近從廈門一家古玩城「淘」來的紅木質谷倉印。目前,他收藏的谷倉印已有近30個。
陳亞元收藏的谷倉印多為材質較優的硬木雕刻而成,如紅豆杉、楠木、褚木等,刻有「春」「登」「米」等字樣。
陳亞元收藏谷倉印始於2014年。當年,他在一處舊貨市場地攤上看到了谷倉印,起初被木頭上飄逸的字型吸引,以為是篆刻作品,打聽後才知道是谷倉印。自那後,他開始收藏各類谷倉印。他收藏的谷倉印主要為閩南一帶所用,年代從清代到民國時期。
陳亞元認為,谷倉印除了實用價值,還寄托了農家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的期待,一個個谷倉印,既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智慧結晶的深刻體現,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目前,他出借了部份谷倉印,用於相關展覽和學生研學活動。
據悉,多年來,陳亞元收藏了許多糧食系列藏品,包括1萬多種閩台糧戶執照,並主編出版了【閩台糧戶執照組譯】(影印,全9冊);20多個大大小小的糧鬥,以及近20個用於印糧戶執照的木印版。
連結
器型多種多樣 字型靈活多變
陳亞元介紹,自古以來,老百姓大多以家中糧食的多少作為財富的象征。秋收過後,稻谷進倉,面對豐收的稻谷,人們喜上眉梢,會將谷堆打抹平整,蓋上谷倉印,同時起到防偷盜、防鼠害的作用。如果谷倉印不再完好,要查清楚是有人偷稻谷,還是老鼠破壞。
谷倉印的正面雕刻陽文,多為單字成印,但也有兩字合篆,上下文案交匯處筆畫共用的情況。谷倉印刻上主人家的姓氏很常見,有的還會刻上主人的堂號、商號,不過一般農戶刻的最多的是豐、滿、福、祿、壽、稻、谷、香等有吉祥意義的字。字型靈活多變,沒有固定形式,正、草、隸、篆各具特色,隨持有者的喜好選用。器型也多種多樣,有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
(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實習生 姚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