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在短視訊平台上,我刷到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知名鑒寶大師」,正在給藏友們鑒定寶貝,那場面真是讓人記憶猶新。
一位年輕藏友亮出了一枚骨印,說是戰國到漢代的東西。結果這位大師對著螢幕左瞧右看,搖頭擺尾地說:「這是骨印,但上面卻有青銅沁色,不對勁,肯定是仿制品。」
結果藏友一番頭頭是道的反駁,直接讓這位大師顏面掃地......
藏友解釋道:「骨印原本不該有青銅沁色,但這枚骨印出自東漢墓葬,墓葬早期滲水,把骨印和青銅器泡在了一起。隨著水位上漲,骨印表面才沁上了一層淡淡的青銅綠,這在考古界可是常識,專家怎麽連這都不懂?」
場面一度尷尬至極,原來這位二十五六歲的藏友是考古專業出身,還是位民間收藏家。他用自己的真才實學狠狠打了偽專家的臉,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從這件小事就能看出,民間收藏的隊伍裏,正湧現出一批真正有眼光、有經驗、有獨立見解的藏家。他們將會引領民間收藏走向一個新的輝煌時期!
以前的民間收藏,長期處於「失聲」狀態,專家說啥是啥,藏友們大多跟風,誰名氣大就信誰,毫無主見,只能任人擺布。無論遇到什麽陷阱,都是兩眼一抹黑,全憑運氣。
附庸風雅看似美好,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吵吵嚷嚷,卻又說不出個門道來。脾氣暴躁點的,急了就開始扣帽子、道德綁架;性葛文和點的,就成了「應聲蟲」,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偽專家、假拍賣、假貨販子,讓多少藏友吃了大虧。而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因為仍有很多藏友迷迷糊糊、隨波逐流,張口閉口就是買賣,卻對行情一無所知,鑒賞知識更是毫無基礎。
所以,我們需要民間收藏的精英們挺身而出,起到引領作用,把遺失了幾十年的「鑒定話語權」奪回來。這需要啥?打鐵還需自身硬,收藏、鑒賞、考證、學習、研究,樣樣都不能落下!
收藏,精髓就在於那個「藏」字。古董文物原本是「死物」,可怎麽讓它們「活」起來呢?這就需要咱們有真本事和一顆淡定的心,既要能說服別人,也要能說服自己!
你瞧瞧那些古玩交流平台,一群人吵得不可開交,你說你的藏品都是真的,他說你的都是假的,更極端的,還說所有拍賣行、博物館裏的藏品都是假的,只有自己花幾百塊「撿漏」來的才是真寶貝......可你要他們拿出個讓人信服的說法,嘿,啥也沒有,就剩下一堆陰謀論、發泄情緒和瞎編亂造!
真正的行家其實挺孤單的,能聊到一塊兒去的人沒幾個。但民間的行家們可別仗著自己有兩下子就目中無人,得放下架子,帶著更多藏友一起以藏養藏,走上正道。說實話,要是整個環境變好了,願意接手精品古玩的人多了,群眾基礎大了,對古玩的流通那絕對是好事兒。
拍賣行這些年發展得挺快,中國都成了全球第一大藝術品交易市場了。可你看看上拍的那些藏品,永遠都是那麽幾件有名的,高價拍下藏品的收藏家,也總是那麽幾位老面孔。賣家是誰?嘿,知道的人可不多。
不過這幾年我發現了,有些高價拍出的藏品,來源寫的可是民間的某某藏家,這可是個好兆頭,說明拍賣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能接受民間藏品的。
但得提醒一句,這些民間的藏品啊,背後都是有團隊在操作的,像溫州幫、莆田幫這些商人團隊,大量資金入市,培養藝術人才,等他們獲得了市場認可,後面的事兒就順暢了。
而那些沒資金團隊支持,但眼光毒辣的民間藏友們,也在給自己找出路呢。他們從小圈子開始玩起,精品民窯、珠寶玉石、文玩雜項,啥都搞。還弄起了自媒體、直播、微拍,一邊吸粉,一邊讓更多藏友了解真實行情。這樣一來,他們自己也慢慢積累了人脈和資源。
我曾親眼見證,一位坐擁百萬粉絲的大主播,在雙十一那天,僅憑文玩錢幣的交易,日流水就輕松破千萬。
再看看微拍、閑魚上那些經營多年的商家和藏家,店鋪粉絲數輕輕松松破萬。瞅瞅他們的成交記錄,月流水少說也有百萬級別。
越來越多的精英收藏家,在新媒體這股大潮中,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等他們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入手高端藏品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不過,我也見過不少商家和藏友,為了那點蠅頭小利,不惜賣假貨、騙藏友、出爾反爾。一旦被揭穿,就惱羞成怒,開始造謠誹謗,甚至背後放「冷箭」。結果呢?名聲臭了,店鋪關了,再也沒人信他們了。
民藏正在朝著精英化、專業化和細膩化的方向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但殘酷的現實是,那些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老藏家,遲早會被淘汰。
藏品是硬體,藏識和藏德才是更高的軟體。在這個新的黃金時代,房地產不景氣,大量資金湧入藝術品市場。要想抓住這個風口,成為下一個「時代寵兒」,那就得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