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60余年來首次!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壓箱寶物開倉見客

2024-03-20收藏

賞青瓷釉色之美,品琢玉工藝之巧,觀青銅禮器,感文房雅事……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滄海擷珠——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上,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成立60余年來首次亮出「壓箱寶」。 161件(套)瓷器、玉器、銅器、書畫類展品分為「青花雅韻」「璞琢生煙」「吉金流彩」「京津丹青」「薪火相傳」五個單元,從紅山文化的遠古圖騰,到近現代藝術的不朽之作,邀觀眾近距離感受中華文明的千年積澱與輝煌。

走進展廳,明亮的色調讓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於古風美學空間。除了欣賞展櫃裏的文物,觀眾還可以動手「拼」瓷器,從墻面裏拉出畫軸來細讀,在互動桌面上揮毫潑墨。市文物交流中心展覽策劃部部長董琪說,展覽采用動靜結合方式,打造不同的敘事空間,充分調動觀眾的感官體驗,領略中華民族的古器之美。

五件青花纏枝蓮紋賞瓶「同框」亮相。

觀展·亮點

清代五朝青花賞瓶「同框」 像文物專家一樣鑒賞展品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青花瓷,本身就像一首流動的詩句,講述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的故事。 展覽入口,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天球瓶「鎮場」, 開啟一段富有水墨意味的東方審美之旅。

天球瓶。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青花雅韻」這一單元,可以看到很多「重復」的展品。這其實是策展人有意為之,打破了常規的展覽模式。「您再仔細瞧瞧,就能發現,它們是同一器型、相同紋飾、不同朝代的‘孿生兄弟’。」董琪揭秘,中國古代工匠把他們的智慧、巧思與匠心付諸於青花瓷上,融入山川河流、池塘野趣、花鳥走獸、生活寫照等生動圖景,在造型、釉色、裝飾、燒造技藝上不斷探索精進,因此, 不同朝代留存下來一系列珍品。「我們把這些瓷器擺放在一起展示,觀眾也可以化身文物鑒賞專家,比較各個年代的瓷器特點,品味細微變化中的時代風格。」

展廳中央,五件青花纏枝蓮紋賞瓶「同框」亮相,燒制年代分別為清乾隆、道光、同治、光緒、宣統,時間跨度近200年。這些賞瓶頸部輪廓秀美,腹部渾圓,胎體勻潤。通體自上而下以青花繪九層紋樣,口沿及肩頸部份別繪江崖海水紋、如意雲頭紋、蕉葉紋,自腹部起繪回紋一周,其下為纏枝花卉紋及如意雲頭紋,腹部主體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體蓮瓣紋,底足處繪卷草紋。

董琪介紹,賞瓶也叫「玉堂春瓶」,是清代傳統青花瓷器造型之一,初創於雍正,其作品存世罕少,乾隆時期大量燒造。紋飾多以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清廉」諧音,意在鼓勵被賞賜者「為政清廉」。因此類瓷瓶前後相襲,每朝必備,每歲必制,舊檔稱「歲例供瓷」。「賞瓶因其燒造的持續性與同質性,反映了清代歷朝青花瓷器的水平變化,為器物斷代及制瓷工藝變化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對比資料。」他說,不同朝代的器物特點,也和當時的國運和實力有關,「比如,第一件乾隆時期的賞瓶,造型挺拔秀美,胎質潔白細膩,釉面瑩潤光亮,青花色澤鮮艷明快,紋飾布局層次分明,可以稱得上是賞瓶的標準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青花瓷發展的鼎盛期,自乾隆以後,青花瓷逐漸走向衰落,瓷器紋飾的畫法就沒有這麽精細了。」

30件青銅器大多為首秀 破解3000年前的文化符號

鼎、簋(guǐ)、尊、爵、瓿(bù)……青銅器古稱「金」或「吉金」,走進「吉金流彩」展廳,說明牌上的一個個生僻詞,凸顯這些文物的「重量」。此次展覽共展出30件青銅器,主要以食器、酒器、水器、日常生活用器等為主,其中大多數均為首秀。

周代銅爵。

「這是文物交流中心第一次拿出‘壓箱底’的青銅器,它們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一輩文物工作者搶救回來的。」董琪介紹,當時社會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並不強,很多文物被「丟」掉了,受損嚴重,老一輩文物工作者們冒著酷暑嚴寒,騎著三輪車到廢品收購站、煉鋼廠等地搶救文物, 「我們甚至還能在個別青銅器上看到磕碰的痕跡,是老一輩文物工作者讓這些留存千余年的文物能夠保護、傳承下來。」

如今,文物工作者們正在試圖破解青銅器上銘文和紋飾的秘密。展櫃裏,一件來自西周的銅饕餮紋簋,造型別致,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仔細看,簋口沿下兩獸首耳間置對稱突起的獸首,器身兩側飾饕餮紋,圈足飾一周夔( kuí)紋,腹內鑄有銘文。饕餮紋又稱獸面紋,是青銅器中最具特色的紋飾,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 大部份學者認為,當時的統治者用青銅器紋飾的「猙獰恐怖」來表達王權的神秘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銅爵是商代和西周青銅禮器中最常見和最基本的酒禮器,也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征。展覽展出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銅爵,有一對蘑菇形雙柱立於口沿處,其中一柱身側及其口沿下鑄有銘文,初步推測刻有「父已」二字。董琪解讀,「已」是西周時期的一位貴族,這件酒禮器是「已」的兒子為他打造的,「我們還發現了一個特殊的符號,像一個小人兒的形象,經過專家鑒定,推測這可能是當時的一種族徽。」

觀展·解碼

玉豬龍尚存「身世之謎」 象征古代先民的圖騰崇拜

觀眾還能一睹「中華第一龍」的風采。展覽中,紅山文化玉豬龍獨立展台。這件新石器時代的「龍」岫巖軟玉質地,口微張、肥首大耳、吻部平齊,整體呈「C」形,淺黃色的身體首尾相連,呈團狀卷曲,憨態可掬。仔細看,玉豬龍面部還刻畫出了眼圈、皺紋。

「在目前中國出土的紅山文化玉豬龍非常稀少,這件算是器型比較大的。」董琪說,這件玉豬龍曾是流散在民間的文物,是文物交流中心從一位收藏家手中收購回來的,「當時,我們的老專家一拿到這件文物,就覺得它背後肯定有故事,請教故宮和國家博物館的專家,經過多方研判,認定它是紅山文化的玉豬龍。」

目前,玉豬龍的「身世之謎」還未完全解開。 董琪介紹,玉豬龍也被稱為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但由於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這類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是熊。「無論是什麽形象,它都代表了古代先民對圖騰的一種崇拜,訴說著先民的信仰與祈盼。」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又名玉獸玦。

「玉獸」寓意美好 「如意」獨具匠心

玉豬龍領銜,一群「玉獸」悉數登場,展覽還展出了玉兔、玉象、玉麒麟、玉鳳、玉獅、玉鴛鴦等。在古人眼中,玉獸能帶來精神力量,引領人們邁向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在文化的融合和發展下,不同的動物也代表了不同的寓意:龍象征權力和威嚴;鳳凰象征吉祥和諧;麒麟象征善良和昌盛;象與「祥」諧音,也象征了力量與智慧;獅子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會繁榮;兔子象征機智敏捷;鴛鴦象征愛情、忠誠、平衡等等。

展覽中,還有一件清代的白玉如意,和玉豬龍享受同等「待遇」,獨享一個展台。董琪說,這件如意采用整塊玉料雕琢而成,且玉質精美、潔白無瑕、色澤瑩潤。如意頭飾以高浮雕蝙蝠,中間雕刻篆體「壽」字。柄正中浮雕佛手紋,下端飾石榴紋,與如意頭主題紋飾相對應,寓意福壽祥瑞,多子多福,紋飾線條流暢,雕工精湛。「這件如意保存得如此完好, 特別難得,我們考證是乾隆大慶的時候打造的。 工匠在雕琢時也是不惜工本、不惜力氣。我們選擇這件文物展出,也希望觀眾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工匠精神。」董琪說。

讓觀眾親近展覽 感受文物「可愛」

展覽最後一個部份,以活潑的形式再現老一輩文物工作者的心血。董琪介紹,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成立60余年來,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貢獻,文物工作者們以深厚紮實的專業素養、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堅守在文物保護一線,使眾多珍貴文物得到保護,同時為國家級博物館及相關研究機構提供了數萬件重要藏品和學術研究資料。

透過一系列多媒體互動展項,國家博物館的唐代【敦煌彩繪水月觀音像】,故宮博物院的北宋張先【十詠圖】、南宋馬和之的【小雅鹿鳴之什圖】,首都博物館的宋刻原石晉代王獻之書【洛神賦玉版十三行】、清乾隆外粉彩內青花鏤空花果紋六方套瓶、明宣德灑藍釉缽等重磅文物也「走進」展廳。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親近觀眾的展覽,展覽大綱經過40多次修改才最終定稿。」董琪說,呈現給觀眾的展覽,不僅普及文物知識,還要讓觀眾感受到文物的「可愛」。比如,觀眾可以上手轉動【洛神賦玉版十三行】,探究碑帖上的學問,還可以在互動屏上選窯、選器型,自己燒制一件青花瓷器。 展覽裏還有很多互動區域等待觀眾打卡,比如在「曲水流觴」的場景中,觀眾可以學習寫不同字型的書法,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

觀展·提示

地點: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三層第9展廳

時間:至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