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文物之商大禾方鼎

2023-12-19收藏

今天我們講的商大禾方鼎是目前中國唯一以人面紋為飾的青銅鼎,1959年在湖南寧鄉市出土,是商代晚期銅器,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商大禾方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識、祭祀風俗,以及審美意識的重要資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1.文物特征

商大禾方鼎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重12.85千克。鼎呈暗綠色,鼎口略大於底。鼎身四周有棱飾,器壁四面裝飾高浮雕的人面紋飾,人面五官的形象十分準確,面寬而方,嘴型寬大,吻部突起,高顴骨,大鼻,眼睛上有兩道彎眉,粗大的雙耳分列於兩側,耳穿為圓拱形。雙耳的上側還飾有商代獸面紋常見的曲折角,下側有獸面紋的腿和足,整體以雲雷紋為地紋。鼎腹內壁鑄銘文兩字「大禾」。

2.流傳經過 1959年,商大禾方鼎在寧鄉黃材鎮勝溪村出土。其最初被一位農民賣給了廢品收購站。其後,器物的一塊殘片被湖南省博物館派駐到廢銅倉庫揀選文物的工作人員發現,並在調查追擊中找到了10多塊,經初步拼對與研究,發現缺一條腿與底部。器物運到湖南省博物館後,修復師傅張欣如對其進行了修復。事後二年,所缺一腿被發現並被接上原器物。

3.銘文

商大禾方鼎:腹內壁鑄銘文兩字「大禾」。

4.文字溯源

大字象人正面站立,雙臂下垂。本義是成年人。戰國文字以平直線條表現,仍不失為象形。篆文,最似金文之形,像有頭、雙手、身軀、雙腳,以跨立之形示義。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從甲骨文到篆文,都像穀類植物的穗、葉、莖、根之形,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字經隸書,形變作其葉以橫畫示之,稍失其形,而楷書即沿之而定體。

5.文物價值

2013年,國家文物局將商大禾方鼎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商大禾方鼎在裝飾上以人面為飾,是目前中國唯一以人面紋為飾的青銅鼎。人面的形象極其奇異,給觀者一種望而生畏、冷艷怪誕的感覺,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識、祭祀風俗,以及審美意識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