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它是佛教七寶之一,千年之後依舊流光溢彩

2024-07-17收藏

2000年初去北京出差,遊覽故宮時進入一個門店,店內櫃台琳瑯滿目擺滿流光溢彩的鑰匙扣,小掛墜等等。詢問得知正是琉璃。雖然器物小,色彩不算豐富,但外地沒見過實物,很是稀罕,就買了幾枚回去饋贈友人。獲贈琉璃的朋友都很高興,均珍重地掛在鑰匙串上,示以人看。

而後沒幾年,琉璃所制的工藝品已隨處可見,街邊小攤上也有之,造型甚至更加精美。然後大家都感嘆,琉璃不過是古法制作的玻璃而已,不足為奇了。當初購回的琉璃鑰匙扣也就變為平凡之物,自留的幾枚更是經歷數次搬家不知所蹤。

琉璃就是玻璃嗎?古人視為奢華珍寶的物品今天已然平平無奇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

琉璃收藏,依舊是當今古玩收藏的一個門類。或許有人曾經以為,玻璃和塑膠一樣是近現代才發明制造的一種時新材料,量大管夠,不具備收藏價值。

實則不然。首先玻璃並不是近現代才發明出來的,它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發明時間甚至遠在數千年前,介於青銅器和鐵器產生的年代之間。現存最早的玻璃制品發現於四千余年的兩河流域,而中國境內的玻璃制品出現也已距今約二千五百年。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玻璃制品為赫赫有名的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劍劍上飾物。世人往往驚奇於這把劍的鑄造技術,卻很少了解劍身上的兩塊小小藍色玻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真正玻璃。

其次,琉璃可不是廉價收藏品。誠然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玻璃是最為常見的普通材料,是隨處可見的普通之物。而當時間回溯到千年前,玻璃在歷史上曾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直到吹制法發明之後,玻璃才逐步成為制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在此前的二三千年的長久歲月裏,玻璃一直是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王公顯貴才能享用。

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河間王元琛為當時豪首,「常會宗室,陳諸寶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缽、瑪瑙、琉璃碗、赤玉巵數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無,皆從西域而來。」可見西方進口的玻璃碗於皇室宗親是可以用來鬥富之物。

為什麽古人早早就發明了玻璃,制作玻璃的材料也容易尋到,玻璃制品卻這麽稀少奢華呢?因為制作玻璃的石英砂熔點為1750℃,這樣高的溫度在古代是無法達到的。因此古代工匠只有透過在原料中添加助熔劑的方式來降低石英砂的熔制溫度,通常的助熔劑為自然純堿、草木灰或鉛丹,此外還需要加進一些石灰石作為穩定劑。有了石英砂、助熔劑和穩定劑,經過一定的技術工藝,才能制造出簡單的玻璃。三國吳萬震所撰【南州異物誌】中記:「琉離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

真正古老的琉璃均屬於價值不菲的藝術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藝相當復雜;其二,琉璃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而我們民間收藏者所能接觸到的琉璃器物中,最多見的應該是俗稱為「蜻蜓眼」的鑲嵌玻璃珠。公元前10世紀,一種獨特的鑲嵌玻璃「蜻蜓眼」經遊牧民族帶入中國後,受到了王公貴族的追捧。蜻蜓眼個體小且有一定存世數量,所以有的收藏者早幾年也有幸收集得到幾枚。除此之外,那些古老的琉璃器物較少能流落到民間收藏者的手中。

我們收藏愛好者今天能夠收集到的琉璃美物,多為古法制作的藝術品。采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技術,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精修細磨凝聚成的琉璃也是現代收藏的熱門類別。我們看到制作琉璃工藝品的過程中,工匠需要將多種不同的顏料與礦物質燒制過後,才能形成獨特的色彩與質感效果。現代琉璃的立體感與極致的細節表現力在藝術品中別具一格。

在古代,不少達官顯貴、文人墨客收集琉璃器以示其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在現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傳統文化藝術品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因此,琉璃工藝品的收藏價值也呈現出越來越大的潛力。歷經數千年時光,琉璃璀璨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