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非遺尋訪|國家級傳承人崔磊:攻玉三十載,深研海派玉雕

2024-06-19收藏

「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

晶瑩而又溫潤細膩的玉石,經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崔磊的巧手雕刻,成了栩栩如生的羅漢、頑童,或飛馬、鳥獸,這是中國首部展現玉雕藝術的紀錄電影【大工斬玉】中的鏡頭。

走近地處上海虹橋附近的崔磊工作室「青藤玉舍」,面對一系列玉雕代表作品,既可以感受到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玉雕創新的奇思,也可以感受到海派玉雕的傳承有序:崔磊師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玉雕大師洪新華,洪新華則是年已八旬的上海玉雕界泰鬥、知名畫家蕭海春的弟子。

崔磊

出生於1972年的崔磊生於天津,上海最年輕的玉雕大師,他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計畫代表性傳承人。他的作品在用料、施藝、立題、賦意等方面博采眾長,借鑒古今中外多種藝術形式,常常新徑獨辟、出人意料。尤其在獨創的「破形牌」上,結合深浮雕、高浮雕、透雕技藝,進行大膽嘗試。其代表作品【觀喜】在2008年的中國玉石雕刻「百花獎」即獲得金獎,2009年,作品【觀禮】獲中國·上海玉雕「神工獎」創新金獎,【駕馭】獲金獎,2010年,【天真】獲上海玉雕「神工獎」創新金獎……幾乎獲得過全國所有的工藝美術獎項。

其實,走上玉雕之路,對崔磊來說,是一種偶然,也有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崔磊的父母、哥哥從事的都是美術工作,從小耳濡目染,對美術既有天份,也十分喜愛。1992年從天津市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後,他進入天津市特種工藝品廠從事玉雕工作。其後,因緣際會來到上海發展,並幸運地投靠在了中國玉雕大師洪新華的門下,崔磊被洪新華那種寫實主義思想和手法迷倒,而他因為悟性強也深得師傅喜歡,在洪新華的指導下,崔磊的能力不斷提升,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洪新華的老師則是在1980年代即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知名畫家蕭海春。

說起這位玉雕界的晚輩,知名畫家、海上玉雕界泰鬥蕭海春總是掩飾不住的贊揚,「我其實經常贈一些書給崔磊,從事玉雕到了一定的程度其實不是技術性的,而是文化與思想性的,他的悟性高,而且,他對傳統藝術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海派玉雕繼承了中國玉雕的工藝傳統,既要繼承傳統,也要有創新意識,崔磊在這方面走出一條大路。」

知名畫家、海上玉雕界泰鬥蕭海春(中)與洪新華(左)、崔磊(右)

名師指點,天份加機遇,再加勤奮,崔磊也因此逐漸得到海派玉雕的真傳。1998年,崔磊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小天津白玉工作室」。2004年更名為青藤玉舍,同時擴大工作室規模,崔磊也因此進入了更加自由的創作狀態。「之所以取名為青藤玉舍,是因為我家院子裏就有一棵青藤,所以取名時就很自然地用這個名了。而青藤的生命力很強,也象征著事業蒸蒸日上。」崔磊說。

崔磊玉雕作品

崔磊玉雕作品

「海派對藝術流派一直是有容乃大,在海派玉雕團體裏邊,每個個體都有存在感。在這個地方想從事什麽樣的創作,做認為美的東西,包括各種創新,上海都會接受、包容,給你鼓掌。」崔磊說。

他認為,一個好的玉雕作品必須要有創作者的生活感悟,要有他的生活影子,「以我來說,我的不少人物題材作品,就或多或少有我生活中的身影在裏邊,它表現出了我身在上海打拼的歷程與特點,展示出我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生感悟和閱歷。」

從「認」玉、「雕」玉、「玩」玉再到「創」玉的經歷,崔磊有著極多的感悟。其代表作品【觀喜】在2008年的中國玉石雕刻「百花獎」獲得金獎,創作理念源於傳統的皮影戲和台灣的木偶形象。崔磊在節目中透露這件作品創作初期苦難重重,甚至與創作團隊發生爭執。該作品大膽的采用直線棱角造型,無論是形象還是創作手法都打破了傳統規範,得到了玩藝團嘉賓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觀喜】,玉色純凈,皮色艷麗,采用「雕皮不雕肉」的方法,在紅皮上做文章。運用了大量傳統民俗文化元素,但是整體線條卻帶有濃厚的當代簡約藝術風格,當代線條與傳統題材的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新風格。

【觀喜】在2008年的中國玉石雕刻「百花獎」獲得金獎

作品【太一】則講述了一個關於充滿人生哲理耐人尋味的故事。【妙相】是崔磊的大料作品,從立體雕往平面雕的轉換,玉雕中看到的剪影效果是對帶皮玉料的巧妙運用,而且吸收了版畫的藝術語言,呈現出黑白版畫的感覺。

玉雕【妙相】局部

在崔磊的玉雕中,傳統題材,雖然仍然延續,但更多的,卻是在傳統題材之上,故事性越來越強,古今中外堪可一用的元素越來越混搭,玉面之上的設計層次也越來越多如【乘我大宛馬】繼承了魏晉藝術中之神話傾向與誇張特點。馬身健壯圓碩,有龍形虎姿;奮而揚蹄,極盡其勇烈;不但鞍轡鹹具,且面覆戰盔。然而面盔之中,卻有玄機。

玉雕【乘我大宛馬】

他說:「一個高手十年時間就能將玉雕工具用得非常嫻熟了。當你達到一定高度以後,就應該著重追求藝術效果,這時的創作核心便是藝術設計了。假設有一天工具被消滅了,直接用電腦雕刻,你能否繼續偉大?我以為,只要有自己靈魂性的設計在,就可以。想超越匠人層面,就必須多看、多觀察、多思索,把一萬根線提煉成一根線,把你對人的精神面貌的理解準確地表達出來。而這些,是透過不斷地行走去獲得的。 以我自己來說,我發現自己對線條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對於什麽叫繁縟,什麽是簡約,還不太明了。那我會選擇去敦煌采風,在那裏靜靜地欣賞,獲取精神上的刺激,而不是簡單地將畫面攫取下來復制到自己的作品上。創作需要熱情與沖動,那是二十平方米的工作室給不了的,你必須到朗朗天地間去,吸收日月精華,在大俗中感受大雅,體會生活中的最底層和最高貴,獲得共鳴。因此,采風不是抄襲,而是尋找,是被動的接受刺激後的主動創造。」

崔磊玉雕作品局部

雕玉,小件雕刻精致但是承載內容少,大件、大局雕刻才是最為考驗人的耐心和功力。崔磊說:「玉雕是需要有一些重器的。」

琢玉三十載的崔磊近年還總結出了琢玉十六法,從理論與技法上梳理海派玉雕,讓更多的玉雕後學者受益。

紀錄電影【大工斬玉】中的崔磊

「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崔磊認為,玉雕藝術品的價值,不應該只是和田玉珍貴原料的價值,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在裏邊,「只有這樣,玉雕的創作者才能稱之為藝術家,而不是高級工匠。」

(本文部份文圖資料由青藤玉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