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一件景泰藍,抵十件官窯器」,古代奢侈品景泰藍到底貴在哪裏?

2024-03-26收藏

景泰藍是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品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藝和華麗的外觀,成為了眾多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的心頭好。

景泰藍的起源

古人在制作景泰藍的時候是在銅胎上掐絲。再用琺瑯釉料填充在圖案中,所以 景泰藍又叫「銅胎掐絲琺瑯」

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古老而又獨特的藝術形式,它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人類文明時期

人們在金屬表面上鑲嵌寶石,或者 使用玻璃質材料 進行塗燒,這些都是金屬胎琺瑯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不同型別的金屬胎琺瑯器相繼出現在世界各地。

歷史上,古羅馬帝國的存在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渠道。

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中國的使者就開始 出使羅馬帝國 ,兩國之間的交流也十分頻繁。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逐漸了解到一些關於羅馬帝國的資訊,並且開始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公元七世紀初期,阿拉伯帝國興起並取代了羅馬帝國的地位。隨後,唐朝將其轉譯成了 「大食」或「大食國」

根據史書的記載,大食使者多次存取中國,這也為中國帶來了許多有關羅馬帝國的新知識和技術。

對於金屬胎琺瑯器的發展歷程來說,最重要的可能是 在唐朝時期的一段記錄

據【宋史·外國列傳】記載,大食國是一個有著豐富技術和精湛工藝的地方。

在南宋時期的【負暄雜錄】中,則提到了一種名為 「黃金琉璃鈿背十二棱鏡」 的器物。

這件器物是由銅做成的胚子,然後在其 表面覆蓋了一層皮革 ,外面則是棱角分明的設計。

這件器物上的圖案非常精致,看起來像是用玻璃制成的,但是實際上它是由技藝高超的匠人手工繪制而成的。

雖然無法確定唐代有真正的金屬胎琺瑯器存在,但可以知道的是,這個時期的技術水平已經 足以制造出這樣的工藝品

並且可以在文獻資料中,看到很多有關這一話題的相關資訊。

【吳淵穎詩集】卷二中提到的「大食瓶」,也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金屬胎琺瑯器。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 從波斯來的瓶子 ,上面繪有一些奇特的圖案和花紋。詩人形容它像是一件藝術品,充滿了神秘的魅力。

景泰藍的悠久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是其在中國傳統工藝品中重要地位的來源。

它的歷史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但主流觀點認為,景泰藍 起源於元代並在明代發展起來

至於景泰藍這個名稱,雖然有多種說法,但普遍認同的是, 景泰藍制品中有大量的藍色使用 ,所以稱它為景泰藍。

這個詞的使用在清代就開始了,後來逐漸成為人們對這種工藝品的稱謂。

景泰藍的工藝 制作過程非常復雜 ,包括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打磨、鍍金等步驟。

明清兩代是景泰藍發展的鼎盛時期,尤其在清朝初期,景泰藍工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時的景泰藍制品不僅在數量上大大增多,而且在品質上也取得了顯著的提高。

這時期的景泰藍制品在原料上, 采用延展效能較強的純銅作材料

銅絲細薄均勻,掐絲技藝更是絲流暢婉,紋飾更靈活精巧。景泰藍的顏色又增加了粉、紫、黑、粉綠、草綠等色。

景泰藍的 套用範圍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除了明代常制作的宮廷寺廟祭器,還出現了鼻煙壺、香爐、圍屏、桌椅、茶幾、筷子、碗具、屏風等。

景泰藍的興起

唐代時,中國已透過絲綢之路與西域及更遠的地區有著頻繁的交流。隋唐對羅馬帝國及周邊地區的稱呼「拂菻」,正是 「琺瑯」的諧音

日本珍藏的一件銀胎琺瑯鏡,被認為可能是 西方國家制造

但其花形與唐代十分流行的「寶相花」極為相似,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其有可能是唐代制作。

在明朝永樂年間,朱棣登基後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大量珍奇異寶進宮。其中外國貢品中就有一種名為 「拂郎」 的物品。

這表明景泰藍已初具雛形,有機會進入宮廷。根據皇帝的審美,禦前工匠對景泰藍的制作也逐漸加強。

景泰藍因大量采用藍色釉而得名, 顏色也日益豐富 ,套用範圍不斷擴大,一時間景泰藍頗受宮廷和上層社會追捧。

到了明朝中期,收藏玩賞精美工藝品成為新興風尚。

據文獻記載,當時已有 「景泰禦前作坊之琺瑯」 的說法。這表明景泰藍已經小有名氣,不少貴族競相購買。

一些商人甚至在廟會上開設古玩鋪經營「時玩」,景泰藍就是其中重要商品。

從某種程度上說, 景泰藍推動了古玩文化興起和發展 ,也因此本身得到反哺。這一時期可謂是景泰藍的第一個繁榮時期。

景泰藍的制作

制作景泰藍需要先制作胎骨,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 胎骨的品質 直接影響到最終成品的品質。

為了保證胎骨的品質,工匠們通常會選擇質地堅韌且 具有彈性的紫銅作為原材料 ,並透過反復錘擊將其打造成所需要的形狀。

制胎工序考驗的不僅是工匠們的技藝,也需要他們 根據設計圖紙 ,精心計算各部份的尺寸比例,使整個器皿的造型和比例達到完美無缺的境界。

接著便是最關鍵的一步——掐絲,這是決定景泰藍外觀的關鍵步驟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工匠們需要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將細如發絲的金屬線,一根根彎曲成所需的形狀,然後再逐一 固定在胎骨上

這一環節既考驗著工匠們的技藝,也體現了他們對於細節的把控。

為了使銅絲牢牢地粘附在胎骨上,工匠們會 使用一種叫白芨的中草藥粉末 ,它經過特殊處理後具有很強的黏性,可以將銅絲緊密地粘在胎骨表面。

在高溫燒制時,白芨還會與銅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將銅絲與胎骨牢牢焊接在一起。

接下來,是填充色彩的工作。工匠們會在已固定的金屬線上塗抹一層薄薄的顏色。

這些顏料是由 天然礦物質 提煉而成的,色彩鮮艷而又持久。

他們會再次放入烤箱內進行烘焙,讓顏色更加牢固地附著在金屬線上。

為了使顏色均勻地分布在金屬線間各個部位,工匠們會 使用專門制作的小鏟

一點一點將色釉填充進圖案空隙之間,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精細的技術。

在整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 如何處理熱膨脹的問題

由於景泰藍在加熱後會發生收縮現象,所以工匠們必須采用特殊的技巧來應對這個問題。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金屬線之間, 加入一些白色的膠質物質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熱膨脹對作品的影響。

工匠們還會在色釉燒制前,用鑷子將金屬絲掐制成 各種形狀的花紋圖案 ,既增加了景泰藍的美感,也起到了防止熱脹冷縮的作用。

最後是鍍金的部份,工匠們會使用 純黃金 覆蓋在已完成的作品表面,以增加其光澤感和質感。

這項工作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需要極高的技術水平胡耐心。

為了使鍍金層牢牢地覆蓋在景泰藍表面, 還需要反復拋光 ,直至金屬表面達到完美平整的效果。

制作景泰藍是一個極其繁復而細致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工匠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但正是這樣的嚴謹態度和技術水平,使得景泰藍能夠在千年的歷史沈澱下 依然保持著無比的光彩和魅力

結語

景泰藍制品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精湛的技藝而聞名,不僅 在國內被廣泛套用 ,也成為中國文化瑰寶向世界展示的重要視窗。

透過深入研究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工藝的精髓和文化的豐富多彩。

在閱讀此文後,煩請您 關註+評論 ,方便您及時觀看最新內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