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說說桂林的龍板路

2024-02-12收藏

圖①:清白玉透雕蟠螭龍首帶鉤 (桂林博物館藏品)

圖②:版畫【龍年大吉】 周重光 周松 駱亞男 作品

圖③:在西山景區隱山朝陽洞口,書聖王羲之後人王元仁在此揮毫寫下氣勢十足的「龍」字 (網路圖片)

圖④:圖為清雍正青花夔龍紋盤 (桂林博物館藏品)

在十二生肖裏,龍無疑是最特別的存在。其他生肖,諸如鼠、牛、虎、兔、馬、羊、猴、雞,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對應。唯獨這龍,幾乎沒有人目睹過它的真面目。典籍上記載,龍為鱗蟲之長,司掌風雨,出神入化,來去無影,威嚴祥瑞。如此神物,難怪葉公對其終日念念不忘。

東南亞崇龍,其中又以華夏為盛。在漫長的上下五千年中,電閃雷鳴、淹水災害頻發,無計可消除的古人便想象出一個可馳騁天地間並且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神獸。在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糅合各民族的圖騰形象,龍便有了雛形。

龍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中國人以龍為祖,唯龍是尊,我們自稱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山海經】【述異記】記載的虺、虬、螭、青龍、應龍、魚化龍、蜃龍、角龍、望龍、行龍、蛟、火龍、蟠龍、雲龍,都是龍的不同形態;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二十八星宿中的東方青龍「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因而民間有了「龍擡頭」的風俗節日。賽龍舟、舞龍燈、紮紙龍……龍文化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誕生了多姿多彩的特色民俗活動。

桂林的龍文化,可以追溯到南北朝。龍是漢族的民族圖騰,盡管桂林處在少數民族聚居的百越之地,龍文化仍舊在此紮根,並彰顯出了強大的影響力。雙龍戲珠紋梅瓶、木龍石塔、龍船坪、龍隱巖石刻、龍脊梯田、遇龍河、舞香龍、扒龍舟……與龍有關的文物、地名、風俗、節日,不勝列舉。山水與龍文化相得益彰,印證了那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新舊歲交替之際,記者以采寫到的幾個跟桂林有關的「龍板路」饗各位讀者,並在此祝願大家:龍行龘龘,前程朤朤!

文物上的龍

文物是會說話的歷史。在桂林博物館,兩件與龍有關的文物,吸引了記者的註意。

色如羊脂,光澤晶瑩,鉤為龍首,上雕蟠螭,這便是桂林博物館的館藏清白玉透雕蟠螭龍首帶鉤。

帶鉤,是古人用於鉤系束腰的腰帶頭,也就是相當於我們今日的皮帶扣。帶鉤的材質五花八門,有金、銀、銅、鐵、玉、琉璃等。鉤首花紋繁復,有龍、虎、螭、鳥等各種形狀,鉤體的正面還常飾有獸面紋、雲紋、幾何紋、神話動物等紋飾,可謂窮盡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

桂林博物館藏的這枚清白玉透雕蟠螭龍首帶鉤,從材料到制作工藝都相當精良。玉帶鉤上,蟠螭揚首擺身,與龍首互為呼應,匠人的小心思一覽無余。

我們對龍已經很熟悉了,蟠螭又是什麽動物呢?桂林博物館講解員李玫瑰介紹說,蟠螭是龍的一種。典籍裏對蟠螭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漢書·司馬相如傳】中有「赤螭,雌龍也」的註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它們的形態各異,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蟠螭生得虎形龍相,相傳是龍與虎的後代,具有龍的威武和虎的勇猛,因而在古代軍隊的軍旗、印章以及兵器上經常出現。此外,許多石碑碑首都以蟠螭紋裝飾,通常以雙數出現,且互相絞纏,而刻於建築、玉璧、銅鏡等物件上的蟠螭則多以單數出現。

而在另一件館藏文物清雍正年間的青花夔龍紋盤上,一條條草花龍正在祥雲中飛舞。畫家並未以寫實的手法來繪制龍的形象,而是將龍的身軀畫得像優美的草葉一般靈動,與漂浮的祥雲互相呼應,動感十足,畫面和諧。青花紋飾更讓這件作品呈現出深沈典雅的東方之美。

李玫瑰說,明清時期,人們將龍的形象與草葉相融合,其頭似龍,身軀細長盤曲,如藤蔓草葉一般。人們根據其形態特征,一般稱其為草龍紋或香草龍紋,也有人將其歸為「夔龍紋」一類。夔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又稱且角龍,似龍而僅有一足,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述:「夔,神魅也,如龍、一足。」也有記載說是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誌,夔龍廊廟珍。」後世用以喻指輔弼良臣。【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夔龍紋作為一種寓意祥瑞的紋飾,開始流行於商、西周的青銅器以及玉器上,後來逐漸發展到陶瓷、石雕和木雕等工藝領域。尤其是明清時期在景德鎮瓷器上的表現十分突出,逐漸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著皇權、權力和尊貴。

如今龍的形象不再是皇家專屬。尋常百姓家中,都能或多或少尋到龍的元素。唯一不變的是幾千年來「龍」所蘊含的祥瑞如意、自強不息、變革創新的寓意。它們成了「中國精神」的象征,深深地刻進了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基因裏。

石刻中的龍

「諸山無一處無摩崖」「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與桂林山水同樣甲天下的,還有藏在山水間的石刻。東晉以來1700余年中,無數文人墨客、士大夫慕名而來,登山臨水,優哉遊哉,將自己的感觸刻入山石。

在我市發現的2500余件石刻中,有不少與龍或者是「龍」字有關,在此挑選兩處石刻作為代表。

第一處是位於龍隱巖內的【龍圖梅公瘴說】。碑文作者是龍圖閣學士梅摯,宋景祐初年任昭州(今廣西平樂)知州。

遠離京城的五嶺以南,山林濕熱多瘴氣,因而病毒細菌滋生肆虐,生產力和產業相對滯後,常被作為官員流放地。廣西自古被稱為瘴癘之鄉,昭州則是當時瘴癘最肆虐的地方。中原的官員談瘴色變,更視嶺南為殺人的大法場。

宋景祐初年,勤政愛民、廉潔自律的梅摯被貶到瘴氣彌漫的昭州。向來體弱的他在毒瘴區生活多年,卻並未被瘴力侵入,由此他深感來自自然界的土瘴並不可怕。官場的急征暴斂、良惡不白、宴請無度、侵牟民利、盛揀姬妾之亂象,才是致人淪陷的瘴氣。所以,他借瘴氣抒發自己的感懷,抨擊官場之亂象,撰成【五瘴說】。直斥宦者租賦之瘴、刑獄之瘴、飲食之瘴、貨財之瘴、幃薄之瘴。梅摯直言:「有一於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者必殞,雖在轂下,亦不可免,何但遠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歸咎於土瘴,不亦謬乎!」

宋紹熙年間,廣西轉運判官朱晞顏以其深入「瘴鄉」的親身經歷,深感梅摯箴言,於是將【五瘴說】刻於石崖,以警後來者。

桂山漓水,政治清明。看來,從古至今,總有人為了這一抹青綠、一江清流而不懈努力。

要講的第二件石刻作品位於西山景區隱山朝陽洞口,乃王元仁所書「龍」字。西山乃藏「龍」之地,有「龍」的地方還真不少,如「九龍壁」「龍頭石林」以及朝陽洞外的碑刻「龍」。這「龍」字高4公尺、寬2公尺,一筆寫成,頗有氣勢。

王元仁何許人也?書聖王羲之的後人,清代道光年間任陽朔縣令。他擅長書寫擘窠大字,更為人所知的是他在陽朔漓江邊的碧蓮峰崖壁上所書的「帶」字。此字高5.72公尺、寬2.91公尺,是廣西現已發現最大的石刻文字。

說回這個飛舞飄逸的「龍」字。關於王元仁為何要在朝陽洞作此書,有這麽一個說法:古時候桂林頻發火災,當地老人說是因桂林地處南方,屬火的緣故。為官一方的王元仁愛民心切,想著怎麽減少火災發生。傳統文化中,龍能呼風喚雨,王元仁便在隱山這塊風水寶地上寫了「龍」字,希望龍王能夠護佑桂林百姓,消除火患。

古詩中的龍

唐大中元年三月初七,春寒料峭。因被視為前朝宰相李德裕的「李黨」人物,給事中鄭亞被貶離京,赴桂林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觀察使。

鄭亞是誰,如今知曉的人並不多。但他的幕僚,確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有著「小李杜」美譽的李商隱。兩人從鄧州(現今河南鄧州)出發,一路經襄州(現今湖北襄陽)、荊州(現今湖北江陵)、潭州(現今湖南長沙),輾轉了兩個月,才抵達地處嶺南的桂林。

桂林的風土人情與長安大不相同。李商隱對殊鄉異俗很感興趣,他剛到桂林,就目睹了一場盛大的龍舟祭祀。這段經歷,被他記錄在了【桂林】這首五言律詩中:「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在古代,嶺南風俗認為楓林中有鬼怪。據【南方草木狀】:「五嶺之間多楓木,歲久則生瘤癭,一夕遇暴雷驟雨,其樹贅暗長三五尺,謂之楓人,越巫取之作術,有通神之驗。」而位於桂林城北七十裏的白石湫,就是如今疊彩區大河鄉白石潭中,人們認為裏面藏著蛟龍。

曹學佺在【名勝誌】中,對這個故事有了進一步的補充:「蛟精塘昔藏妖蜃。南齊永明中始安內史裴昭明夢神女七人,自言為荊楚以南司禍福之神,此方為妖蜃所害,今當禁之於白石湫。先地湫水險惡,舟觸必敗,乃為建祠秩祀,水遂平。」由此可見,這便是李商隱「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兩句詩典故的來源。

而自元起,白石潭建村,潭中有蛟龍的傳說也代代流傳下來。圍繞著「龍」衍生出的各種民俗活動,如祭祀龍王、走龍親、龍船歌、龍船競技也長盛不衰。作為漓江上遊龍船聚會的第一個重要碼頭,每逢端午扒龍舟,漓江上遊的鸕鶿塘、上秦、下秦等村,對面的大面圩,下遊的南洲村、董家巷、東窯、莫家地、蔡家渡、大河、下梁江、泗洲灣直到六獅洲、上關等村都會來白石灘村行香拜廟,紀念先祖。

大中二年三月至四月間,李商隱辭別桂林,踏上北歸之途。在桂林的一年時間裏,他寫下了32首詩歌,五言律詩的造詣已經日臻成熟。物是人非,文字永存。借助著詩歌,我們能一窺千年前桂林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也為桂林悠久的龍文化找到了文字的佐證。

地名中的龍

地名,是各個時代歷史人文和城市發展的「留聲機」、記錄簿。如今的我們,可以從一個地名開始,抽絲剝繭去揭開歷史的面紗。

翻開桂林地圖,帶「龍」字的地名比比皆是,它們或起源於民間傳說,或因有與龍形狀相似的自然資源,如山、石、潭、樹而得名。在一眾與龍有關的地名裏,久負盛名的當數龍勝各族自治縣和龍脊梯田。以山為龍脊,田為龍鱗,龍勝的龍脊梯田享譽世界。此外,還有全州縣的龍水鎮、永福縣的龍江鄉、荔浦市的龍懷鄉、恭城瑤族自治縣的龍虎古鎮,市區內的龍隱路、龍船坪路、龍珠路,洲島河流如伏龍洲、遇龍河、龍虎峽,等等。

南溪山內的白龍洞,故事值得一說。南宋劉希旦有詩雲:「人說洞中有白龍,至今一變已遺蹤。凜凜金蓮橋下水,融融瑞日嶺南松。油然能至行雲盛,沛矣尤來布雨濃。乘風直上青霄後,留得浮煙斂碧峰。」

南溪山的白龍洞,洞口高20公尺、寬13公尺,洞身曲折,洞壁潔白,洞內有一石極似龍頭,因此人們將洞命名為白龍洞。也有傳說有雲,此地曾有一條白龍幽居,畢竟在許多民間傳說中,幽深的巖洞和水潭常常被認為是龍的住所。

根據史料記載,南溪山最早於唐寶歷二年由當時的桂管觀察使李渤開發。南溪山、白龍洞包括當時附近的金蓮港,因風景秀美、洞奇水清、蓮花盛開,成為文人墨客遊覽的勝地。遊山玩水後,文人墨客欣然題詩,整個南溪山摩崖石刻多達145件,其中大部份分布在白龍洞、劉仙巖、元巖等。其中,李渤的【留別南溪】、李時亮的【白龍洞題詩】、呂願忠的【白龍洞詩】均在白龍洞中可尋。

白龍洞不僅留住了詩情畫意,更見證了一段烽火血淚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躲避敵機轟炸,江浙等地工商企業向西南各省遷移。有商業交易,就需要貨幣。因桂林是廣西當時的省會,又處於西南交通樞紐,當時的財政部中央造幣廠決定在桂林設定分廠。西近桂荔公路、東臨漓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山洞甚多的南溪山成為分廠落腳的最佳選擇。

據記載,分廠以白龍洞作為鑄造工廠,洞口還新建了兩層小樓,作為會計室、稽核室、化驗室等。因山洞在山坡上,人沿石階上山容易,裝置運送就成了難題。於是,工人們靠著滾板、鋼索,加上人力搬運,硬是將重達幾十噸的裝置運送到了洞中。

1939年1月18日,中央造幣廠桂林分廠宣告開工。當年,桂林分廠就生產了三種面值鎳幣30811628枚、銅幣12040000枚,折合面值3464920.70元。隨後的4年中,桂林分廠承擔了大量的鑄造貨幣的任務,為國家和人民生活的運轉默默貢獻著力量。

1944年初,湖南戰事吃緊,8月衡陽徹底淪陷。桂林分廠加緊轉移,9月12日全部撤離了桂林。烽煙散,石不語。如今走進白龍洞,只有刻在洞口的「中央造幣廠桂林分廠」幾個字,提示著這座城市和那一代人跌宕起伏的經歷。越深入歷史,越明白「國泰民安、物阜民豐」美好祝願背後的分量。

新歲序開,時乃日新。願我們的祖國,如「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的騰龍一般,乘風破浪,撼震四方,讓世界看到「中國龍」的勢不可擋;願百姓的生活,「生龍活虎、龍騰虎躍」,城市煙火氣升騰,幸福指數向上拉滿;願為美好明天奮鬥的你,每一滴汗水都看到報酬,每一步路都走得算數,迎來自己的「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