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亂花漸欲迷人眼」:清代鹹豐時期錢幣亂象談

2024-10-26收藏

大錢,一般是指折五、當十以上的錢。小錢,一般是指小平錢,即一文的錢。比小錢還小的錢 ,就是鵝眼錢或榆莢錢了。 鹹豐年間,曾鑄造過鹹豐重寳當四錢。因為錢文帶有「重寳」名稱,所以,現在人們把這種當四錢也稱為大錢了。 在中國的貨幣史上,鹹豐之前的歷朝歷代,鑄幣最混亂的是王莽新朝時期。因為該朝的貨幣種類十分復雜,形制多樣,鑄量懸殊。因此,後世收藏者,欲集齊莽幣,是十分困難的。

清朝鹹豐時期的鑄幣,比王莽時期更加混亂。不但錢的等級繁雜,錢文的紀重、紀值也是五花八門。就是同值的錢,也是名稱不一。

亂花漸欲迷人眼。鹹豐時期的錢幣 ,令人眼花繚亂。普通的泉友,實在是難以記全鹹豐各錢的形制、等級和「面額」。

鹹豐錢的亂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鹹豐時期的鑄錢,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十進位和十六進位量制。中國歷朝歷代鑄造的大錢,一般以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為多。鹹豐時期的鑄錢,當然也鑄造了符合十進位制的小平、折二錢,鑄造了當五十、當百、當千的大錢。然而,一些錢局,卻一反常規,鑄造了當四 、當八、當四十、當八十的大錢。

二、通寳、重寳、元寳亂用或混用。

錢文中的「通寳」、「重寳」、「元寳」,盡管歷朝沒有嚴格的定義或規定,但都有約定俗成的規例。比如「通寳」這一名稱,自唐朝武德四年(621年)鑄造開元通寶之後,「通寳」的錢文,歷代沿襲使用,但一般是用於當五以下的錢 。「重寳」一詞用於錢文,始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該朝的乾元重寳問世後,以後的南漢、北宋都鑄有此錢文的錢。如南漢的乾亨重寳,北宋的崇寧重寶,等等。但「面額」最大的,也就是當十。而鹹豐大錢卻打破了這個慣例,即本來按「面值」應鑄為通寶的,卻鑄上了重寶的錢文,如當四、當五錢。至於「元寳」這一錢文,也是始於唐肅宗乾元元年。但肅宗期間鑄造的乾元元寳,也只是以一當十,即當十枚開元通寶使用。安史之亂期間,史思明在洛陽鑄造了得一元寳、順天元寳,以一枚虛值大錢當百枚開元通寳使用,開了元寳當百的先河。而在鹹豐大錢中,通寳、重寳、元寳三個名稱有時混亂使用。舉例如下:

其一、把「面值」相差很大的錢,卻鑄成了同一名稱。比如,當四的錢鑄名是重寳;當八十的,也是重寳。兩者「面額」相差十倍,名稱卻是相同的。

其二、「面值」名稱倒錯。有的鑄名為元寳的大錢,「面值」卻小於或等於重寳大錢;有的鑄名為通寳的大錢,「面值」卻大於或等於重寳大錢。

三、紀值、紀重混亂

有的大錢紀值,有的大錢紀重,有的大錢既紀值又紀值。而且,有的紀值、紀重在錢背肉內,有的在錢背外緣,還有的是在錢背的外緣紀值或紀重,而在錢背的錢肉上紀重或紀值。

鹹豐時期鑄錢混亂的原因,一是與當時大環境有關。鹹豐帝是個苦命的皇帝。在位期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侵入。內外交困,使得這個苦命天子整日焦頭爛額,無心也無暇多過問錢局的事情。二是鹹豐時期的鑄錢局過多,共有二十八個。中央政府的泉、源二局,難以對地方省局加以有效的管理,地方省局難免各行其是。這也是鹹豐大錢混亂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錢幣市場上 ,鹹豐大錢獨領清錢之風騷,成了泉友們競相入手的藏品。然而,錢幣市場和網路上售賣的鹹豐大錢,真假參半。泉友們如欲入手鹹豐大錢,尚須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