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玩市場蕭條,老物件無人問津,街上實體店更是生意慘淡!

2024-09-21收藏

「買買買」成了歷史?實體店門可羅雀,老板們直呼「活不下去了」!曾幾何時,古玩市場人頭攢動,商場裏人山人海,如今卻門庭冷落,冷清得讓人心酸。這是怎麽了?難道我們真的不需要實體店了嗎?

記得2014年前後,每天逛古玩市場各個攤位上都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老物件,有圓潤的玉石、精致的瓷器、厚重的銅錢,攤主們吆喝聲此起彼伏。

但是這兩天走進曾經熙熙攘攘的古玩街,仿佛進入了一座「鬼城」。店鋪大門緊閉,偶有開門營業的,店主也是百無聊賴地玩著手機。櫃台上的老物件積滿灰塵,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往日的繁華。

有幾家我熟悉經常把自己的物件寄賣的店鋪,老板唉聲嘆氣「現在的年輕人哪還懂這些老東西哦!」「以前一天能賣好幾件,現在一個月能賣出去一件就不錯了。租金、人工樣樣都漲,光是維持店面就要花不少錢。要不還有點老本,早就關門大吉了。」

不只是古玩,其他實體店也不好過

古玩市場的衰落只是實體店困境的一個縮影。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容易發現許多店鋪關門歇業。曾經繁華的商業街區如今冷冷清清,偌大的商場裏人影寥寥。服裝店、水果店、生鮮店、母嬰店,甚至連曾被認為「穩如泰山」的藥店、理發店都難逃厄運。

曾經車水馬龍的商業街區,如今冷冷清清,大型商場裏更是人影寥寥。這是怎麽回事?難道我們真的不再需要實體店了嗎?

我認識一個開服裝店的朋友,她最近也在為生意發愁。「以前周末顧客多的時候,一天能賣七八件衣服。現在好日子一天能賣出去兩三件就不錯了。租金水電加起來每月要八九千,再加上進貨成本,根本賺不到錢。」

人們不願意出門消費了

實體店生意難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宅在家裏,很多東西都在網上買。

自己的女兒也是一樣,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個快遞。衣服、生活用品、孩子的玩具,樣樣都從網上買。都說:「平時工作忙,哪有時間逛街啊!網購方便快捷,還能貨比三家,何樂而不為?」

不只是女人的,男人的消費習慣也在改變。我大侄子都已經38歲了還是單身,他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公司和宿舍。所有的日用品都是網購,周末宅在家裏打遊戲,連吃飯都是叫外賣。這樣的生活方式,實體店又怎麽可能有生意呢?

新興商業模式崛起

拼多多、直播帶貨、社群團購,這些新興商業模式的興起,無疑給傳統實體店帶來了致命一擊。價格便宜、種類繁多、送貨上門,這些優勢讓消費者紛紛投向了網購的懷抱。

外賣平台的興起也讓很多餐飲店受到沖擊。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很多人選擇在辦公室點外賣解決午餐。久而久之,周邊的小餐館生意也越來越差。

實體店就真的無藥可救了嗎?

擁抱互聯網,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唄!實體店可以嘗試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比如說,餐飲店可以透過外賣平台拓展業務,服裝店和書店也可以玩玩直播帶貨。反正不試白不試,說不定還能開辟一片新天地呢!

多元化經營,增加收入來源

書店賣書賺不到錢?那就加個咖啡區,再賣點文創產品。餐廳生意不好?不妨考慮賣賣特色食材。多條腿走路,總比坐以待斃強吧?

地方出台政策,扶持實體經濟

當然,光靠商家自己努力是不夠的。有關部門也應該伸出援手,比如降低租金、減免稅費、提供融資支持等。同時,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些都是有關部門應盡的責任。

結語

實體店的困境確實令人擔憂,但這就是市場經濟的殘酷現實。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那些無法適應新形勢的店鋪,可能終將成為歷史。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城市裏只剩下冰冷的快遞櫃和外賣櫃,那該是多麽可怕的景象?沒有了熙熙攘攘的商業街,沒有了充滿人情味的老字號,這樣的城市還有靈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