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生於亂世的永歷通寶,背後錢文琪特,究竟在傳遞什麽?

2024-08-08收藏

明末清初,烽煙四起,雖處亂世,錢幣卻依舊綻放光彩。南明小朝廷曇花一現,卻也留下了不少知名錢幣品種,如今透過手中的錢幣,似乎也能感受到當年明代宗室們抗清的決心與復國的執念。

其中,永歷通寶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錢幣品種,它誕生於南明時期的亂世之中。到了現在,永歷通寶成了一個備受關註的收藏品種,受到越來越多藏友的喜愛,樂於去收藏它研究它。

不少朋友發現,有些永歷通寶的背面鑄有一些文字,看起來很特別。不同於其他錢幣,即使背面有文字,一般用來表示鑄造地的比較多,但永歷通寶背面的文字,卻非常豐富,多達十幾種,如定,粵,明,禦,督等。

這些文字顯然不是都表示各個鑄造地的名稱,我們不由地想要了解,這些文字究竟包含著怎樣的內在含義?難道是永歷皇帝當年想透過鑄錢傳遞給人們某種訊息嗎?

於是有人認為,這些字其實可以串聯起來,從而成為這樣一句話:禦勅部道都府,留粵輔明定國。這可以看作是永歷皇帝下達的一道禦令,而透過錢文來表達出來。

南明紹宗皇帝成為清軍的囚徒後絕食而死,永明王朱由榔在南明大臣的擁護下成為新帝,他就是永歷皇帝。永歷皇帝本來是在廣東的肇慶稱帝,但當他接過擔當南明皇帝之位的重任之時,已是內憂外患,形勢嚴峻。

清軍入關以後,實力日益壯大起來,對南明的威脅不可忽略。而南明內部,也是人心不齊,紹宗的弟弟朱聿粵計劃在廣東廣州建立自己的政權,與永歷皇帝一派起了沖突。清軍攻來之際,南明內部不能一致對外,給了清軍可乘之機,最終朱聿粵落得自縊的結局。

永歷皇帝也只得暫時離開廣東,進入廣西,躲避清軍的猛烈進攻。但廣東畢竟是自家的老根據地,不能輕易放棄。因此,他特意下達一道敕令,並將自己的禦令要求工匠們鑄造於錢幣之上,時刻提醒人們。他希望戶部、工部、各都府應該保存實力,不能讓廣東落入清軍之手,需要留在廣東繼續抗清,實作安定南明形勢的目標。

也有人不認同這種看法,他們覺得定國二字指的是永歷皇帝後期十分依靠的一個將軍的名字——李定國。李定國本來是明末起義軍首領西王張獻忠的一個義子,張獻忠成為清軍箭下亡魂之後,他繼續率領大西軍余部抗清,並且和永歷皇帝達成協作。他多次保護永歷政權,戰功赫赫,成為永歷皇帝的得力幹將,南明朝廷為數不多的將才。因此人們推測,這句話應該讀作「定國留粵輔明」。

然而,因為永歷皇帝堅持抗清十余年,永歷通寶的鑄造年限也比較長,這些背面帶有文字的永歷通寶並非出自較近的時間,甚至時間差極大,鑄造地點也各不相同。那麽認為錢幣背面的文字代表一道敕令的觀點,就顯得站不住腳了。已有相關資料表明,這些錢幣其實是各地支持南明的忠義之士所鑄造的,時間自然也是先後不一。比如,背留、背輔大約是在永歷元年之後瞿式耜駐守廣西桂林,與清軍抗爭時所鑄,背定、背國是永歷八年李定國在廣東高州時鑄造的。基本上這些文字型現著他們當時的處境,或是為了穩定人心,亮明身份。

永歷通寶講述著明末的風起雲湧,見證了南明誌士的胸懷與抱負。誕生於亂世之中的它,背後仍有許多故事等待我們繼續挖掘。朋友們,你認為永歷通寶背後的文字究竟代表什麽?歡迎在評論區發表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