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紫砂壺的前世今生,寫給渴望入門的你

2024-06-03收藏

宇宙間有一個法則:就是你要接近一個事物,必先了解這個事物,追求異性是如此,投資紫砂壺亦是如此。

紫砂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麽朝代呢?

江蘇宜興素有陶都美譽,有著兩千四百多年的制陶史,但關於紫砂壺具體創造在何時,在中國陶瓷史上,專家學者和文人一直在探討,眾說紛紜,懸而未決。

通常專家學者們認為,宜興紫砂壺的歷史悠久,它始於北宋,成熟於明清,鼎盛於當代。有些學者考慮到宜興當地茶文化的歷史和紫砂資源的客觀存在,增加一個前溯觀點:宜興紫砂壺發端於漢唐。

01 唐宋時期的紫砂壺

關於紫砂壺是否起於唐代,學者們的意見不一,但唐代宜興已是聞名遐邇的產茶基地,卻是不爭的事實。

唐代「茶仙」盧仝雲寫到: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在這句話中,陽羨是宜興的古稱,由此可見,在宜興很早就出現了用丁山和蜀山的土壤制作飲茶的紫砂壺。

到了宋代,紫砂壺在文人中已廣為使用,例如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蔡襄等大文豪,留下過一些詠壺、詠茶的名篇、名句。

歐陽修詩雲:

「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灑脫有余情。」

詩中的「紫甌」即紫砂壺。

蘇東坡也有詩雲: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這其中說的就是用活水、江流清水煎茶,味道就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香遠。

宋代後期到明代的宜興紫砂出產崛起,很快成為全國的紫砂器出產中心,直到今日,宜興紫砂始終引領中國紫砂壺的制作。

02 明代時期的紫砂壺

提及明代,就不得不提起「供春壺」,因為供春壺新穎精巧、文雅天然。吳明鼎在【陽羨瓷壺賦.序】中描述: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為壺,極古秀可愛,世所謂供春壺是也。」

這裏的童子供春究竟何許人呢?【宜興縣誌】記載,供春是明正德年間提學副使吳頤山隨帶的書童。供春也名「龔春」,少時為吳頤山的伴童。

吳頤山為了專心準備考試,帶著書童前往金山寺閉門讀書。供春在陪讀之余,常常陪著老和尚制壺,當時紫砂造價很高,於是供春從老和尚洗過手的缸裏撈出一些沈澱的陶土,經過反復的篩、洗、壓、碾,最終得到了紫砂。

一日,他在園中玩耍,見院內參天銀杏的樹瘤十分別致,於是就想照樣捏一把壺。他沒有工具,就用茶匙挖空壺體,於是就想照樣捏一把壺。

他沒有工具,就用茶匙挖空壺體,之後用手指按平胎面,成型的壺面上就留有「指螺紋隱起可按」的痕跡。這些指紋交錯重疊,甚是可愛,透著靈氣。整個壺身也渾然天成,造型惟妙惟肖,把銀杏樹的盤根錯節,樹瘤的多姿表現表現得淋漓盡致。

配之黝黑的紫砂,全壺盡顯古樸和高雅,據傳僧人看過之後喜出望外,收下供春為徒,傾囊相授,並命名其壺為「供春壺」,一是取供春神之意,二是取龔春的諧音。

就是因為供春的出現,將中國紫砂器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供春成為宜興紫砂制作的一代宗師後,他的作品當時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的美稱。從此,宜興紫砂器發展迅速,百品競新,名家輩出。

而真正讓紫砂壺從原本喝茶功能提升到賞玩境界的,就不得不提起時大彬,他是明萬歷至清順治年間人,著名紫砂「名壺四大家」之一時朋的兒子。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壺,並與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享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贊譽。

時大彬的壺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的創新,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方、書扁、瓜棱、八角等,其泥質溫潤凝重,造型沈穩,可謂壺藝之典範。

時大彬對紫砂壺的貢獻遠不止此,他將大壺改成了小壺,令小壺成為文人騷客可以把玩的藝術品,在成型技法上,他改進了供春「斬木為模」的方法,直接手工制模,將「打身筒」和「鑲身筒」結合,創造了紫砂傳統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難怪紫砂泰鬥顧景舟說:

「自時大彬開始,制作紫砂陶的一套傳統技法,已在大體上建立,並傳承給後代的各代藝人,這應是時大彬的最大貢獻。」

03 清代的紫砂

清代有一位大師,掀起了中國紫砂壺藝術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他就是繼供春、時大彬之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陳鳴遠。

與時大彬一樣,陳鳴遠也出身紫砂世家,他的造壺風格承上啟下,既有明代的樸雅之風,又開啟了寫實主義仿生技巧的先河。在紫砂壺發展史上,陳鳴遠是一位技術嫻熟而全面的大師。

陳鳴遠的作品與其說是一把紫砂壺,不如說是一件雕塑,他取材於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等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陳鳴遠對紫砂壺的貢獻還遠不止這些,他發明了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這在當時是第一人。他的壺身題款更別具一格,頗有晉唐筆氣。在清康熙年間,許多文人請陳鳴遠客製紫砂壺,並繪畫、題詩或落款,且紛紛以此作為幸事。

到了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紫砂壺大師有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又號老曼、夾谷亭長、胥溪漁隱、恭壽、曼公、曼龔、種榆仙客、種榆道人和翼,請乾隆、嘉慶年間人。他是「西泠八家」之一,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

陳鴻壽提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世人皆知的「曼生壺」,是由陳鴻壽在任溧陽縣縣令時,由他繪圖稿十八式,由楊彭年等制壺,然後由他及幕僚銘刻書畫,使造型、文學、繪畫和篆刻融於一爐。

現在我們見到嘉慶年間制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制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造型有「橫雲」「井欄」「合歡」「卻月」等,「字依壺傳,壺隨字貴」,歷來為鑒賞家所珍藏。

陳鴻壽對於紫砂壺的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是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特別是「曼生壺」,是中國紫砂壺制作歷史中的又一個裏程碑。

楊彭年,字二泉,號大鵬,清嘉慶至道光年間人,他首創捏嘴新工藝,不用模子,信手拈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可是,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創作陷入了低谷期,但也湧現了一批堅持匠心精神的藝人——邵大亨、邵友蘭、邵友庭、蔣德林、黃玉麟、程壽珍等人。

在清同治年間,有一位制壺大師——黃玉麟,與當時的書法家、金石收藏家交往甚密切,例如:吳大徵,他們兩人珠簾合璧,集紫砂、篆刻於一體,且金石韻味濃厚。

04 民國紫砂

民國的紫砂壺遠不如清朝,但有一位紫砂壺泰鬥——顧景舟,就不得不被提及。顧景舟生來和紫砂壺有緣,他生於宜興,18歲師從祖母學藝,憑借他極高的悟性和對紫砂深深地熱愛,僅僅用了兩年,他便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從早年的仿制,到中年的自創,直至晚年的改變,顧景舟結合自己一生的經歷,認為壺藝創作要兼有形、神、氣三點,並強調「如果沒有輪廓、線條、體積、比例的學問,沒有基本功紮實而又靈巧的雙手,再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

05 新中國紫砂

當代的紫砂大師,有朱可心、裴石民、吳雲根等。

吳雲根,字芝萊,現代著名制壺藝人。擅長紫砂塑器造型,藝術風格樸實穩重,尤善以竹為題材。其大型竹提壺、竹段壺等實用美觀,深受紫砂愛好者好評。

裴石民,又名德民,早年從事紫砂業,藝成後在上海專門研究和仿制紫砂古器,頗負盛名,有「陳鳴遠第二」之稱。

朱可心,字凱長、開長,著名紫砂藝人,擅長紫砂塑器造型,刻意求新,風格獨特。尤善以龍、雲、松、竹、梅為題材的創作,他的許多作品為博物院和知名人士所珍藏。

寫在最後

從供春到顧景舟,再到當代一批群星燦爛的紫砂壺藝術家,歷經數百年,紫砂壺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在這過程中,無論是對技術的改進,還是對內涵的傾註,都表現了藝術家成長的軌跡。

任何一款紫砂壺,承載的都是藝人對自然、對生命的理解。壺藝風格的差別,也是人品內涵的差別。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壺也是在做人,賞壺不僅是賞藝術,更是賞藝術家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