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砌在墻裏的硯

2023-12-16收藏

在一個小村裏閑走,七拐八繞地撞進一條小巷子裏,一低頭便看到了一塊硯。確切地說,是一角硯。這塊硯被當做院墻石基的一部份,牢牢地砌在墻裏。

硯台露出的一角正巧有兩只石眼,瞪著人看。俯下身用袖角略微擦拭幹凈,一對鴝鵒眼,黑睛朗朗,碧暈重重。人惟至靈,乃生雙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如此珍品,是什麽時候,又被什麽人砌到墻裏?

繞到房屋的前門,準備找主人一探究竟。院門卻落了鎖,門上積灰,應是久無人居了。幾番打探,果然,鄰居都說是此戶進城定居了,很少回來。

心情就更著急。轉到小巷前面雜貨店買了兩瓶水,回來蹲在墻角仔細浸潤清洗。認出雕刻的溪山訪友。銘文一側卻大半砌入墻中,難於辨識。

天色近晚,思索良久,古之愛石人遇之如何?米芾?奪之而走。東坡?題壁待主。

不甘心,再去找鄰居探聽屋主聯系方式,未果。小心捏硯台一角輕搖抽動,奈何嵌得牢實,紋絲不動。悻悻回返。

而後數日,往返多次,終究不見屋主人。

硯雖砌在墻裏,也是有主之物,不能妄奪。愛之以德,取之有道,歷史上不乏其例。

端硯產地肇慶鄰近海上有一島,名硯洲。傳說乃包拯擲硯所化。

宋康定元年,包拯任嶺南端州知郡事,整治貪汙,加強教化,使這處蠻荒之地,百姓安居樂業。

當時,端州官場流行以硯送人,以硯牟利。只有包拯,堅決不肯要一方。

三年後,包拯進京任職。臨行,端州百姓到碼頭相送。一位老者拿出一個包袱,偷偷交給包興,道:「這是包大人寄存之物,你帶上,船離端州,才可交給包大人。」包興答應了,船離端州,包興呈上包袱。包拯開啟,內有一硯。老人留信說,為了感謝包大人清正廉明,特送上祖上名硯一方。包拯很感動,向端州方向膜拜:「父老鄉親心意我領了,但硯卻不敢收,有違本人誌願,也玷汙了名硯。」然後,將硯台扔進江裏,化為硯洲。

蘇軾,也棄過硯。蘇軾有一好友,叫杜君懿。杜君懿有一名硯,做工和石料都是上乘。杜君懿經常賞玩,而且在蘇面前誇示,蘇軾羨慕不已。杜君懿道:「我家沒有其它好東西,這硯,可算一寶。我死後,你給我做墓誌銘,這硯台就做潤筆。」杜君懿死,蘇軾理所當然地為老友做墓誌銘。杜君懿兒子拿出此硯做酬,蘇軾一笑了之,沒有接受硯台。原來蘇軾知道,這是唐朝奸佞許敬宗的硯台。事後,蘇軾在文中嘆息:「余哀此硯不幸,一為敬宗所辱,四百余年矣,而汙垢不磨。」

硯台在文人們的眼中,已經不是硯台了,它是文化載體,有靈性,和文人們息息相通了。

砌在墻裏的硯,翻著一對石眼視人,它的回憶裏是否有高僧抄經,是否有紅袖添香,是否硯池裏的墨寫出了你我吟詠過的天下華章?

墻裏有硯取不得,不知道這是對硯的磨煉,還是對我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