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從版刻形式辨識版本——明刻本

2023-12-06收藏

明代刻書多,刻書機構比唐五代、宋金元更多,刻書地點可說是遍地開花,難以詳舉,是中國出版事業和印刷技術發展的極盛時代。在版刻特點上,既有對元朝繼承的一面,又有所創新。

1.字型:明代刻書字型,前後期變化較大。大致可劃為三個時期,即明初、明中期和明晚期。

明初是指正德以前的一段時期。洪武至正德年間刻印的書,多是手寫上版的軟體字,個別人刻書雖有顏、柳、歐三家的余味,但仍以趙體字為主。其中宣德、正統刻本,形似宋體,如正統間所刻的【漢書】,好利者常將其書口割裂,重加裝飾,冒充宋本。但若仔細觀察,就會感到形似而神不似。景泰間有些刻本,大多承襲元末字型和刀法,頗似元本。成化、弘治以及正德,仍是寫刻軟體,橫豎撇捺皆不呆板。1977年12月我在山東省圖書館和博物館看到的一些明刻本,以及1978年4、5月間在江浙各圖書館參觀時所經眼的一些明刻本,無論是官刻、私刻和坊刻,由於趙孟的身世、地位和高超的書法造詣影響所致,從明初至正德前後,其書法多宗趙體。當然,版刻上的趙字,也只是就大體而言,至多也只能說是某些方面像。經廠內設有「中書房」,專司代寫書籍敕文。「中書房」的人員,都是從聰明穩重的太監中選出的。這些人必須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應職繕寫。他們寫字所臨摹宗法的,大都以趙孟為準。所以要看比較標準的趙體字,明代的經廠本是典範。

明中葉是指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前期。屈萬裏和昌彼得先生在【圖書版本學要略·鑒別篇】中說 :「正德中葉以後,復刻宋本之風漸盛。」關於明中葉時期的字型,我認為 :自正德開始,不論是復刻或者新雕,都極力仿南宋的浙本,改用歐體,但又和南宋的浙本不一樣。南宋浙本的歐體是書寫體,很逼真,從藝術上講似乎比嘉靖的方板整齊要美觀一些。今天印刷廠最常用的宋體字,就是從嘉靖本這種字型發展而來的。至於稍前的正德字型,一般地說來,比嘉靖本要厚重些。稍後的隆慶本則比嘉靖本更方整,從而向萬歷本字型過渡,個別的嘉靖本字型除方板整齊外,還用古體字,即把小篆楷寫,如許宗魯刻的【韻補】、【呂氏春秋】等。換句話說,凡舊刻本中用這種古體字的,一定是明嘉靖朝刻本。

明朝自朱元璋時起,就以四書五經為國子監的必修課程,並明令全國府州縣學及閭裏私塾,都要以孔子所定經書教導諸生。還規定八股取士制度,確定八股程式,並規定士子只能依朱熹的註釋加以闡述。這樣就把整個的學術思想桎梏在狹小的天地裏了。與此同時,在文學方面則由楊士奇、楊榮、楊溥為代表的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台閣體」,和以李東陽為代表的「茶陵詩派」統治文壇。他們的詩文雖然空洞無物,極其平庸,但對當時人們的影響極大。明朝前期刻書風格之所以百余年間變化不大,正是這種社會思想長期僵化的曲折反映。然而明代社會發展到弘治、正德時期,統治階級已十分腐朽,社會政治更趨腐敗,文化學術空氣更加沈悶,整個社會蘊育著一場變革的風暴。從文壇開始,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代表的「後七子」打出文學復古運動的旗幟,向統治文壇多年的「台閣體」和形式主義的八股文取士法展開了猛烈的沖擊,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社會潮流。這種文學上的復古運動,影響了整個社會風氣,反映在刻書風格上,也一洗前期舊式,全面復古。文學上的復古是復漢、唐之古,刻書風格上的復古是復宋之古。宋代是中國雕版印刷史上的黃金時代。宋代的刻書,保存著許多唐五代舊本的面貌,版刻刀法剔透,白口大字,端莊嚴肅,古樸大方,被歷來的版刻家尊為典範。明代正德以後,特別是嘉靖一朝,無論是官私雕刻,不但把宋元舊籍照樣翻刻,而且在版式風格、款式字型上亦全面仿宋。翻開嘉靖時期所刻的書,絕大多數都是橫輕豎重、方方正正的仿宋字,並且紙白墨黑,行格疏朗,白口,左右雙邊,頗有宋版遺韻。前後七子之後,雖有歸有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唐宋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等「公安派」,以及以鐘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先後起來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復古運動,但他們實質上卻是推崇宋代的一些大家,繼續給刻書上的全面復宋鳴鑼開道。故嘉靖至萬歷近百年間,刻書風格雖也時有不同,但從總的方面看卻都是白口仿宋字。字畫橫平豎直撇捺直挺,整齊嚴謹,起落頓筆有棱角,字形方正,成為真正的方塊字,但和真正的宋本相較,尚缺乏流利主動之態,只能說是相似,而神髓已經失去。此類刻本,可以正德間江陰朱承爵朱氏文房所刻【樊川詩集】,嘉靖間袁嘉趣堂所刻【世說新語】、顧起經奇字齋所刻【王右丞詩集】作為典型代表。

晚明時期,神宗當政為時最久,在位48年,刻書多,傳本也多。從萬歷時起,字形變長,則完全脫離了宋浙本的風貌,稱為長宋體,顯得更加呆板。這種橫輕直重的長宋體可以【沈氏弋說】作為典型。現在印刷用的宋體字基本上在萬歷時已定型。另外萬歷時還出現了另一種新的刻書風格,即所謂的寫刻本。本來,雕刻印刷沒有哪一本不是寫了再刻的,但從嘉靖、萬歷時起,刻書字型日益整齊規範化,形成了一種與普通書寫不同的專用刻書字型,這時重新出現用普通書寫的字型來刻書,又成為一種新鮮事物,因此後人稱之為「寫刻」。凡寫刻的書稱為寫刻本。這種寫刻本的字型,仍然是趙體,不過不像明初的趙體那麽肥健,而是瘦削流利。有部份家刻本和坊刻本,特別是安徽、金陵、建陽所刻的民間通俗讀物,字多行書上版,婉轉秀麗,生動活潑,傑出的代表有陳仁錫刻的【陳白楊集】、【石田先生集】,趙均所刻【玉台新詠】,金陵世德堂刻本【西遊記】,董其昌刻的【王文恪集】,繼誌齋刻本【雷轟薦福碑】,杭州書坊胡文煥刻的【格致叢書】等。天啟以後,字形一般益覺拙笨,沒有什麽體式,俗稱匠體。可在杭州地區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方體字,它不像萬歷時的方體字那樣肥,而變為更長更瘦,使人一看有清朗顯目之感。可以堂策監本【先秦諸子】、沈鼎新花木齋【九子】、吳颳在南京刻的【孫樵集】、【劉蛻集】為代表。這種新的方體字一直流行到清代前期。

2.紙張 :明刻本用紙情況,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中說 :「凡印書,永豐綿紙上,常山柬紙次之,福建竹紙為下。綿貴其白且堅,柬貴其潤且厚。順昌堅不如綿,厚不如柬,直以價廉取稱。閩中紙短窄(同黧,音lí ,意色黑而黃)脆,刻又舛(chuǎn,差錯)訛,品最下而直(值)最廉。」「余他省各有產紙,余不能備知。大率閩、越、燕、吳所用刷書,不出此數者。燕中自有一種,理粗龐質臃腫而最弱,久則魚爛,尤在順昌下,惟燕中刷書則多用之。」「惟滇中紙最堅……其堅乃與絹素敵,而色理疏慢蒼雜,遠不如越中。」

胡應麟談的,僅就紙的產地而言,如就原料而言,則苦竹齋主在【書林談屑】中說:「明刻用紙,亦分黃白兩類,白紙復分白棉與白皮。白棉紙色純白,質堅而厚,表面不如開花之光滑。白皮紙白中微帶灰黃,頗似米色,不如白棉之細密,亮處照之,嘗見較粗之纖維,盤結於簾紋間。黃紙復分黃棉與竹紙。黃棉與白棉略同,而色帶灰黃。竹紙則類多脆薄易碎,故藏書家購求明版,必以白紙為貴。又有所謂黑棉紙者,余所見明馮天馭所刻【文獻通考】及嘉靖刻薛應 巖【四書人物考】兩書用之,其色灰白,似經熏染。蓋明人喜翻刻宋元舊槧 (qiàn ,書的刻本),書法版式,一仍其舊,黠估即將紙色熏染,冒充舊刻出售,非精於鑒別者,不易辨識也。」明初時候雖然還有少數黃白麻紙,但主要的還是用黃、白棉紙、竹紙、羅紋紙、毛邊紙、毛太紙。一般說來,官刻本、家刻本多用白棉紙。白棉紙顏色潔白,質細而柔,纖維多,韌性強。白棉紙在南方又稱皮紙,是嘉靖朝刻書用紙的一大特點。黃棉紙呈黑黃色,韌性稍差。嘉靖以前所產棉紙比較細薄,隆慶後就略顯粗而厚,用棉紙印書就大為減少。若按時期來分,明初多用白麻紙和黃麻紙,用竹紙的極少。明中葉多用白棉紙,間有用竹紙者。但明代竹紙,簾紋只一指寬,與宋元竹紙全不相同。晚明多用竹紙,且易脆易破,時間久了,一翻就掉小的片子。除竹紙外,間有用棉紙、毛邊、毛太紙者。陜西刻書晚明時期大多還用棉紙,這一點與其他各省皆不相同。明代仍和宋元時期一樣,偶爾也把錢糧冊子紙反折過來,利用空白的背面重新印書。

明代還生產一種防蠹紙,紙呈紅色,俗稱「萬年紅」。只要將該紙裝在圖書扉頁、封底等處,就能防蟲。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明崇禎四年(1631)刻的【夢溪筆談】,就是因為襯有這種防蠹紙,至今仍完好無失真。明代所謂的白綿、白皮、黃綿等皆屬於樹皮紙。明經廠本【道藏】所用的白連四紙,黃連四紙、藍毛邊紙、黃毛邊紙、白戶油紙,都屬於竹紙類。明代紙的品類雖然很多,不外乎就是樹皮紙和竹紙兩種,且價格差別也很大。

3.版式:【中國版刻圖錄】所載明本100種,從洪武三年內府刻本【元史】至成化二十年張習刻本【雁門集】均為黑口。下逮弘治,間出白口,始弘治十四年江陰塗禎刻本【鹽鐵論】。此後,白口黑口已無規律可尋,從這兩點可以看出 :第一,同一地區所刻之書,有黑口白口相間之例。第二,同一時期所刻之書,也有黑口、白口相間之例。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從洪武起,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等十一朝,圖書版本一般都是四周雙欄、粗黑口,少數為細黑口。經廠本行寬字大,開本也大,官刻本、私刻本皆仿效,所以經廠本也是粗黑口的楷模。從弘治、正德起風氣逐漸改變,以宋本為模範,黑口變為白口,個別書出現左右雙邊、上下單邊。版心上刻字數,下刻刊工,有時將書寫上版人的姓名也刻上,卷末書尾或序目後邊也多刻有牌記。葉德輝【書林余話】下謂:「大抵雙線白口多宋版,單線黑口南宋末麻沙本多有之。至元相沿成例。明初承元之舊,故成弘間刻書尚黑口。嘉靖間多從宋本翻雕,故尚白口,今日嘉靖本珍貴不亞宋元,蓋以此也。」言簡意賅,所言甚是,不僅對宋元版口進行了概括,也是對明初、明中葉版式黑口、白口的一次總結。萬歷以後,仍然是白口為多,黑口為少,單欄雙欄兩樣都有,無甚突出。最突出的是把書名刻在魚尾上,魚尾下則刻卷數。這種情況由嘉靖上至正德只偶爾為之,再往上,絕對不見。有時在卷首著者姓名標示的次行,刻上明×××校一行,這種情況在過去比如嘉靖時期雖已有,但到萬歷以後才大盛。並且這時還開始在古書上加刻小評點。除建陽坊刻本還保留書牌子而外,從萬歷後開始以內封面代替書牌,一般分三行,中間一行大字刻書名,右行頂格刻×××著或×××鑒定,左行下方刻×××堂藏版 之類。

4.墨色 :明代刻本同宋元本相比,用墨稍差,早期和中期刻本還好,萬歷以後,多用煤煙和面粉代替墨汁,成本倒低,但煤煙易於脫落,有時一個字、一行字或一段文字,要麽是一團黑,要麽是把字印得模糊難辨。故毛春翔先生在【古書版本常談·明刻本】中針對用墨的弊端大發感慨,這種代用墨水,煙煤易於脫落,書葉成為大花臉。明季刊本,往往見之醜惡異常,令人一見生厭。惟萬歷年徽版書,墨色有極精者,如所見【淮南鴻烈解】、程幼博【墨苑】、方於魯【墨譜】之類,真所謂墨色青純,可愛之至。

5.裝潢 :明初的刻本還有蝴蝶裝的,如洪武三年刻的【元史】即是。一般通行包背裝,內用紙撚釘之,封面好的用青綠綾面,普通則用青綠紙面。現在寧波天一閣藏書中多明代地方誌和登科錄,幾乎都是包背裝。若以時代而論,嘉靖以前多包背裝,至萬歷時才逐步變為線裝。線裝一般只打四個孔,叫「四眼針裝」,厚一點的書有時在上下角各多打一個孔,叫「六眼針裝」。明和清前期無論「四眼」或「六眼」,中間的三段總是長短平均的,清中期起,最中間的一段縮得比上下兩段短一些。近代則縮得更短。

6.諱字 :明朝前後七子掀起的文學復古運動,雖然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處,但就沖破文壇桎梏,活躍學術空氣,改變因循守舊等局面而言,是有積極意義的。至 李贄者出,則更打出離經叛道的旗號。與此同時,農民起義也此伏彼起,終於匯為不可抗拒的潮流。而統治階級對社會思想更加嚴格控制,對人民反抗鎮壓更加殘酷。明末三個皇帝興起避諱皇帝禦名、嫌名的舊習,正是加強思想鉗制和強化封建統治的具體反映,折射在刻書風格上,又出現了諱字。

總之,明代前期刻書的基本特點是黑口、趙字,一切承元之舊 ;中期是白口、方字仿宋;晚期則為白口長字,有諱。(藍洪峰)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