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漢代玉器之瑰寶,三大玉田與域外奇珍共繪盛世華彩!

2024-07-08收藏

玉文化作為早期人類文明中的共通瑰寶,在經歷歲月長河後,在國外多數地區似乎隨著時光的流轉而逐漸淡出,唯獨在中華大地上,它不僅未曾消逝,反而愈發璀璨,持續繁榮興盛。

自古以來,在堯舜禹時代直至周朝,國內對玉石的開采熱情達到了近乎狂熱的地步。【山海經】與【穆天子傳】等古籍中,詳盡記載了國內諸多玉石的豐富產地,尤其是廣袤的西部地區,自賀蘭山脈蜿蜒向西,直至新疆之境,皆是優質玉石的搖籃。其中,鐘山所產之玉,更被視為國之重器,珍貴非凡。 當時光流轉至漢代,這些曾遍布大地的瑰寶,大多已難覓蹤跡,幾近絕跡。

在漢代,隨著張騫出使西域的壯舉,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懷抱,玉石資源的版圖迎來了新的拓展。源自玉龍喀什河的珍稀玉石,以及西域各國其他流域的瑰寶,紛紛踏上了通往中原的旅程。這些來自遠方的玉石,極大地豐富了漢朝玉文化的內涵,提升了其藝術品位。特別是和田玉,更是成為了宮廷禦用玉器的重要來源之一,其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在西漢前期,這些珍貴的玉石大多被嚴格控制在宮廷之內,鮮少流入民間,更添其神秘與珍稀之感。

盡管來自和田的玉石極為珍貴,其數量仍難以滿足宮廷與民間的巨大需求。因此,自夏商周時期起便為人所知的。玉田,依舊在持續不斷地被開采利用。這些歷史悠久的玉田,主要包括(如藍田、獨山等),它們共同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玉石的深厚情感與悠久歷史,為漢朝乃至後世的玉文化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材料支持。

一、提及荊山玉,其源頭可追溯至長安之南,那裏矗立著雄偉的秦嶺山脈,而荊山便是這壯麗山脈中的一隅。據傳,黃帝曾親臨此地,探尋並開采黃金,彰顯其非凡的氣魄與智慧。更令人矚目的是,舉世聞名的和氏璧,便是出自這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山脈之中。隨著時光的流轉也帶走了荊山的輝煌,從秦朝起,山中的玉石資源便逐漸顯現枯竭之態,到漢朝時,更是幾乎被開采殆盡,留下了無盡的遐想與追憶。

二、藍田玉是中國四大玉礦之一的瑰寶,在漢代玉石市場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開采歷史源遠流長,見證了無數歲月的更叠與變遷。藍田所產的玉石,品質上乘,晶瑩剔透,自古以來便深受皇室貴族的青睞。眾多宮廷禦用的精美玉器,以及達官顯貴們手中的珍稀玉飾,都源自這片富饒的玉田,進一步彰顯了藍田玉在中國玉文化中的卓越地位與不朽價值。

三、中原腹地的獨山玉,是在漢代迎來了開采的鼎盛時期。獨山是屹立於秦嶺東隅的靈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緊鄰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活動的核心區域北方,使得其玉田資源得以早期被發現與利用。獨山玉之美,在於其色彩斑斕,宛如自然界的調色盤,據現代科學研究,其色彩之豐富竟可細分為77種之多,實為罕見。正因如此,獨山玉在裝飾藝術領域大放異彩,被廣泛用於制作各類精美玉器,無論是宮廷的華麗裝飾,還是民間的高雅配飾,都可見其獨特魅力與不凡身價。

荊山玉、藍田玉與獨山玉,這三者均源自秦嶺山脈,共同構成了秦嶺玉石的璀璨篇章。而將目光轉向西域,以和田玉為核心,則匯聚了昆侖山系的玉石精華,如皮山、子合等地均盛產美玉。在漢朝時期,玉石資源的開采範圍已悄然擴充套件,不限於昆侖山系,更將天山山系的玉石資源納入其中。在【漢書·西域傳】的悠悠記載中,我們得以窺見鄯善國出產玉石的輝煌歷史,鄯善國正是坐落於天山山系之中,為漢朝的玉石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賀蘭山系的玉石也偶有發掘,為漢朝的玉石資源庫增添了新的色彩,成為其不可或缺的補充。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玉石來源,則是透過外交渠道獲得的——來自周邊國家的進貢。在【漢書】與【後漢書】的豐富記載中,我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場景:來自西北、西南的域外諸侯,在進貢之時,常常將珍貴的玉石作為貢品獻上,這些來自遠方的禮物,不僅豐富了漢朝的寶藏,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綜上所述,漢朝時期的玉器制作,其原料主要源自三大山系:秦嶺、昆侖山及天山,而賀蘭山系乃至域外諸侯的進貢玉石,則作為了不可或缺的補充資源。同時,漢朝的玉雕藝術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尤以「漢八刀」技法著稱,其風格簡潔而精致,對後世玉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玉文化發展歷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