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中山雅器 爐色香韻

2024-02-29收藏

「宮人寢室中,供有爐炭」

周禮·天官冢宰

「爐」之名最早記載於【周禮·天官冢宰】:「宮人寢室中,供有爐炭」。

香爐造物肇始於春秋,香文化的發源地則是春秋時期的楚國。蓋因楚地多潮濕,在室內熏香可以除晦、防黴、殺菌。

早期的薰爐只是一種高雅的生活器具和祭祀用具,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銅爐則是以取暖和燒烤食物為目的,以出香為目的的薰爐最早出現在漢代。

·

滿

香具隨著熏香的出現

其種類也日益豐富

不僅材質上涵蓋了

銅、瓷、玉等等

造型上更是異彩紛呈

無論是體現兩漢

受神仙方術影響的「博山爐」

還是魏晉玄風盛行之下

「熏衣剃面」所用的「托盤三足爐」

其實質都是不同時期

人們追求精致生活的表現

唐•三彩貼花三足爐

大明宣德鋪首簋式爐

銅香爐

銅香爐為銅制傳統工藝品,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銅香爐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熏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

千奇百態的爐形

香獸爐: 唐代為代表,極具美感,跳出傳統爐體。惟妙惟肖。

鼎式爐: 源自於商周時期的銅鼎。透過佛教文化傳播得到重生,凸顯了莊嚴氣度,象征著王權和神權的不可動搖。

簋式爐: 簋式香爐也是一種重要的祭祀和禮器的用具。體形圓潤、深腹圈足,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復古感和趣味性。

缽式爐: 興起於清初,受佛家文化影響的產物,因為缽是古時僧人的食器,通常都是矮形、圓腹、圈足、爐肩高挺、形制古樸、線條流暢。

沖天耳: 沖天耳爐也叫「朝天耳爐」,是宣德爐中比較常見的,且有名望的款式,一般都為乳足。有上達天聽、崇敬尊上意蘊。早期都是供皇室使用。進入市井後,一般置於大廳、書房中。

朝冠耳: 最為吉慶的爐形。是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戴官帽,後人把它引申為「加官晉爵、事業亨通」的吉意。

中山國與青銅器具

中山多美物。 中山國手工業生產發達,制銅工藝由來已久。中山國出土大量精美的藝術品,其中不乏構思奇巧,工藝精美的青銅器具。

中山王厝鐵足大銅鼎

中山三器,即中山王厝鐵足大銅鼎、夔龍飾刻銘銅方壺、子資銅刻銘銅圓壺。這三件青銅器均體型碩大,造型別致,器型古拙,沈渾蒼古,凝重而不失靈巧,樸雅而不失莊重。其中,中山王厝鐵足大銅鼎,在眾多文物中有著超然的地位,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頂級文物之一。這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戰國時期最大的銅鐵合鑄器,在它的外壁有469個篆字,是戰國時期青銅器中銘文數量最多的。

錯銀雙翼神獸

中山王厝墓出土的錯銀雙翼神獸,每一對的獸首扭轉方向相反,皆為周身裝飾有錯銀紋飾的青銅器。獸首高昂偏向一側,雙目圓睜,闊口微張,圓頸直揚,兩肋生翼,前胸寬闊低沈,後臀豐腴隆起,四肢弓曲,利爪抓地,似欲奔突而起,雄奇而靈秀。周身紋飾統一而又多樣,致微致精的刻畫,給神獸平添了富麗和神秘的氣息。錯銀紋飾和神獸造型結合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中山雅器 本次上新

特別推出精品手工銅香爐

采用傳統失蠟法鑄造

與您一同體味其中的 「爐色香韻」

鏤雕蝶戲蓮紋蓋爐

這款香爐為手爐。清•張劭【手爐】詩曰:「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松灰籠暖袖先知,說的就是放在袖子裏的手爐。蓋頂鈕為球形,圓潤可愛。蓋上采用鏤雕的蝴蝶戲蓮花紋。格調高雅,精美絕倫,形、藝、韻、意俱佳,堪稱工藝品中的珍品。

福祿龍龜瑞獸香爐擺件

龍龜背馱葫蘆的造型。這種異獸形爐在唐代比較多見,極具美感,跳出傳統爐體,惟妙惟肖。

蟠龍耳海龍紋三足爐

器型高大厚重,香爐頂蓋鏤空,鼓蓋設計,配合卷雲紋與浮雕龍形,香爐腹部刻畫了精細的海水龍紋,龍張口噴水形成簇簇浪花,寓意風調雨順,招吉納祥。

龍座仿博山爐

漢代最有代表性的薰爐即為博山爐。博山爐上蓋雕鏤山巒之形,上有瑞獸、羽人、朵雲等圖案,爐腹為半球形,下承以深盤,盤中註水,喻意海中仙山。這尊香爐仿照漢代博山爐而創新,博山之下的柄以盤軀龍形代替,具有很強的空間感,海晏龍興,十分祥瑞。

馬踏奇比擺件

甘肅的銅奔馬造型為原型。造型矯健精美,昂首嘶鳴、疾足奔馳。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越飛鳥,精確地把握了力學平衡,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

中山雅器,爐色香韻

- The End -

來源: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