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牧心齋古代文房精選鑒賞(四)

2023-12-15收藏

清乾隆 銅鎏金嵌寶白玉寶象書燈

年代清乾隆

尺寸15.3cm. (6 in.) high 重448克

書燈主體為銅雕象馱寶瓶樣式,鎏金、嵌寶,宮廷氣息濃郁。上以寶瓶造型為間隔,置白玉花形承盤大、小各一,花作七瓣,花瓣間回環起伏,鏤刻頗為工妙,玉質潤澤,富古味。中為寶象造型,象側身回首,四足敦壯,周身之紋飾極盡精美:瓔珞以浮雕繩紋結合嵌寶為之,鞍作蓮瓣台座樣式,鞍墊淺浮雕纏枝花卉,舒展自如。皮膚之褶皺栩栩如生,尾部線條之刻畫柔和而有力。下為覆蓮瓣台座,蓮瓣寬肥飽滿,凸起處嵌飾白玉,取材飽滿,台座上陰刻纏枝花卉。整器尺寸較小,通體鎏金厚重,富麗堂皇。 南宋陸遊所作【春晚村居】一詩有「太平有象無人識,南陌東阡搗輒香」之句,或為「太平有象」一詞之濫觴。元代畫作【太平有象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已出現象馱寶瓶之形象(圖1)。清宮敕撰的【皇朝禮器圖式】中錄「皇帝大駕鹵簿寶象」(圖2),系宮廷馴象背馱寶瓶以作為皇帝之儀仗。象馱寶瓶,寓意「太平有象」,亦稱「太平景象」「喜象升平」,清宮器物中多見以此為主題塑造寶象形象者,如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清中期)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圖3)、清宮舊藏(清)青金石嵌珠寶象(圖4),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太平有象瓷尊(圖5)等。其中,青金石嵌珠寶象須彌座嵌飾白玉作蓮瓣,與本件書燈底座裝飾手法略近。 在各地館藏清宮同類題材的器物中,材質取用精銅復施以鎏金工藝者,極為少見。北京東正2017年春季拍賣會中出現的(元)宮廷風格銅鎏金象燈(LOT 1542)(圖6)、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翦淞閣文房寶玩」專場中收錄的(明永樂)禦制鎏金寶瓶瑞象尊(LOT 2562)(圖7)分別為元、明時期以寶象為塑造主題的官作銅鎏金器物,與本件書燈相比形體皆略大,見粗獷雄渾之氣韻。本器則屬小巧、典雅一類,加之嵌寶工藝,承盤以玉為之,結合數種工藝、材質,風格獨特,其整體表達更趨於華麗、細膩。本器嵌飾工藝及所嵌諸種寶石,與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寶石朝冠耳爐蓋面(圖8)風格相近。香港蘇富比2022年秋季拍賣會「皇苑蘊珍——劉鑾雄藏禦瓷萃珍」收錄的(清乾隆)禦制白玉嵌北京銅胎畫琺瑯燭台(LOT 3503)(圖9),據考系奉乾隆四年(1739年)禦旨制成於五年(1740年),其取用白玉作燭台承盤,並結合銅鎏金工藝元素之風格,與本件書燈設計構思相近,可證彼時集多種材質、工藝於一體而凸顯皇家氣息的宮廷審美理念。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宮廷珍寶】(徐啟憲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2004年) 【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器編】(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年)

當代 徐秉方 荷花橫件

拍賣會中國嘉德2023年春季拍賣會

年代當代

尺寸33.5cm. (13 1/4 in.) long 7cm. (2 3/4 in.) wide

款:秉方刻 出版:1.【王世襄集:竹刻藝術】(王世襄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156頁 2.【竹刻鑒賞】(王世襄著,台灣先智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86頁 徐秉方,1945年生,江蘇常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計畫竹刻(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傳承人,刻竹名家徐素白之子。自幼受家庭熏陶,承家學,後主攻留青竹刻。徐秉方的作品從1992年開始進入佳士得、蘇富比拍賣。其作品【黃雀安在】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人物榮譽: 1977年,作品【荷塘清趣】入選「全國工藝美術展覽」。 1980年,作品【荷塘清趣】編入【竹刻藝術】一書,該作現藏於香港藝術館。 1985年,作品【啟元白畫山東臂擱】被王世襄收藏,與其他大家的作品一道被收錄在【自珍集:儷松居長物誌】中。 1986年,美國華美協進社特函請徐秉方為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制作竹刻留青肖像,用作特別榮譽獎授予貝聿銘。 1989年,中央電視台和美洲東方衛星等十八家華語電視台相繼播放了他的專題片【海內留青第一家】。 1992年開始,作品破例進入佳士得、蘇富比拍賣,其中拍品【黃雀安在】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1994年,被輕工業部國史辦編入【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群星譜】一書。 1996年,由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出版發行【徐秉方竹刻集】一書。 200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竹刻留青第一家:徐氏父女竹刻鑒賞】一書。 2003年,於上海浦東建立"徐氏竹刻藝術館"。 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徐秉方刻竹人生】一書,並已載入世界名人錄。 2009年,被文化部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留青竹刻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被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中國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成為當今中國工藝美術界二十八位核心成員之一。 2022年5月,在2021年度江蘇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評估活動中,以84.33專家評分獲合格等級,並予以公示(留青竹刻)。 臂擱竹制,全景橫式構圖,畫面左方首先出現一片殘荷,線條清晰,頗為靈動,葉片殘破之處的表現手法精細入微。葉片之後刻畫另一片殘荷以及一株芙蕖,荷葉向右延伸至畫面之外。整體畫面自左至右,構圖嚴謹且具有連續性,細節處如荷葉脈絡、花梗細節以及對於殘荷的表現均做了傳神的表達。 王世襄先生對徐秉方竹刻藝術頗多贊譽,其所著【自珍集:儷松居長物誌】中收錄有徐氏作品(圖1),書中,王世襄如此評價徐秉方: 「秉方繼承家學,專攻留青,四十以後,藝大進。巧用竹筠,有新的突破,不獨於見刀處見神采,更求在模糊朦朧不見刀處生變化。不然,對此彌漫滃郁,滿幅煙雲將不知如何措手矣。」 本件留青作品見載於竹刻理論巨著【竹刻藝術】中(圖2),王世襄在書中寫道: 「前人截竹多制成臂擱,書畫均為直幅。當代竹人或易直為橫,承以木架,可兼作案頭清供,而平置仍不妨用以擱腕。其可取尤在書畫皆為橫幅,為布局構圖廣開蹊徑,使竹刻面貌時見新意。 此簡刻荷葉兩柄,其高度與觀賞者視線平齊,一片橫出,所見不多,卻自然感覺到其縱向之深度。此畫稿者因橫簡而生巧思,決非直幅臂擱所能有,故彌覺清新可喜。對葉面、葉背之不同處理,秉方先生尤為擅長,克紹箕裘而有出藍之譽。」

清 盧葵生制漆砂束腰香幾

年代清

尺寸27cm. (10 5/8 in.) diam 19.8cm. (7 3/4 in.) high

款:盧葵生制 香幾為木胎大漆制成,圓幾面,高束腰,束腰下的托腮寬厚,絳環板鎪鑿近似橢圓形的透孔。下接壸門牙子,牙子與腿子成鼓腿彭牙。腿部彎曲有力,線條靈動,外翻足,承圓形托泥。整體造型穩重而秀氣。香幾底內髹黑漆,並鈐「盧葵生制」紅漆篆書印章。 盧葵生,名棟,字葵生,江蘇揚州人,清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的髹漆工藝匠師,精於百寶嵌之藝,善制漆砂硯等,作品多見硯匣之類。【橋西雜記】載:「漆砂硯以揚州盧葵生家所制為最精,葵生世其傳,一時業此者甚眾……凡文玩諸事,無不以漆為之,制造既良,雕刻山水花鳥之文悉臻妍巧。」錢泳【履園叢話】中講百寶嵌時說:「乾隆中有王國琛、盧映之輩精於此技。今映之孫葵生亦能之。」 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清道光)百寶嵌魚藻紋漆砂硯盒(圖1),通體髹褐色漆為地,盒內及底髹黑漆,底中央有「盧葵生制」篆書印章款,該硯盒系盧葵生的傳世佳作之一;另,故宮博物院藏(清道光)百寶嵌三雞圖漆砂硯盒,通體漆砂地,外底亦鈐朱漆「盧葵生制」篆書印章款(圖2)。本器所鈐章款與上述兩者無異,細細比對,則與清宮舊藏漆砂硯盒款識一致。 香幾所塗八寶灰大漆,系將一種色屑如牙屑、骨屑、珊瑚屑、綠松石屑等拌入漆灰磨顯,色屑硬度宜相近,方能磨面平整。有學者認為八寶灰在清代揚州流行的原因,乃其灰黑的漆底正應了文人階層求樸求雅的情懷,而閃爍的色點又打破了漆底的沈悶感,帶給人些許清新愉悅。該香幾附有日本舊木箱,箱蓋內有1936年題識,落款為「昭和丙子六月廿一日,鐘山生。」鈐印「研雲室主」。

清 英州石『透月』(附舊配硬木座)

年代清

尺寸45.5cm. (17 7/8 in.) high

英石作立峰狀,色灰白,質地堅潤,形體頗大。通體褶皺遍布,或呈疊嶂式,溝壑千尋,或作孤崖竦峙,峻拔挺秀,有陰陽向背,四面可觀。重心沈穩,有欹側之動勢。有孔穴,可實中見虛。與【素園石譜】所錄「透月巖」(圖1)之狀相仿佛,故名。承舊配硬木座,氣象具足。 成書於明萬歷年間的【素園石譜】,采錄宣和以後典籍中所載名石百數種。作者林有麟,自雲「檢閱古今圖籍」,凡「奇峰怪石有會於心者,轍寫其形,題詠綴後」。此書包羅宏大,對後世賞石文化影響深遠。除上述「透月巖」外,本座立峰兼具其所刊「穿心石」(圖2)之形態。 英石產於英州(今廣東英德),古時石工或「就水中度竒巧處鏨取之」(【雲林石譜】),或「入山……鑿之以歸」(【清稗類鈔】)。宋人對英石頗為推崇,或因開采不易,在當時文獻的記述中,英石規格無巨大者。優質英石在明代曾一度匱乏,晚明竟出現「曩產佳石一山,聞已濯濯矣」(【粵劍編】)的境況,而彼時流行於肆間的多為「色青而不潤,理粗而不堅,即峰巒不乏,易於損壞」者。清代英石的開采方稍具規模,大者裝點園囿,小者則作文房賞石、研山。以本座立峰之色潤質堅,取材匪易,承以木座,置幾案間,與筆硯為伍,可作巨峰大嶽之玄想,可得莊周「齊物」之妙旨。

圖片來源於網路、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